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骆双丽 《出版科学》2015,23(1):81-84
以书库型手机电子书App为研究对象,探索与手机电子书App相关的美学类型.在探索手机阅读美学新概念的基础上,从视觉美学、内容美学和审美体验入手分析手机电子书App的美学特征,最后为手机电子书App基于美学的改进和完善提供可行性建议,使之更符合受众审美体验和受众审美期待.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新闻学和美学的内涵分析,揭示出新闻美学是新闻学与美学规律的完美结合,是美的规律在新闻实践中的运用和体现,从而进一步论证了如何在新闻采编中实现新闻美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魏硕 《采.写.编》2022,(3):127-128
20世纪80年代,中国掀起了一股"美学热",一些学者借此将美学引入同样属于新兴学科的编辑出版学,于是"出版美学"一词应运而生.出版美学是出版学和美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出版活动中的美学蕴涵,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结合,编辑出版活动就是美学与实践的外在表现.在人民精神文化水平普遍提高,数字化产品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本文浅析出版...  相似文献   

4.
王慧 《新闻爱好者》2012,(11):20-22
新闻传播活动遵循着"美的规律",从审美表现上看,新闻传播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必然贯穿着美学的原则,具有美学的特质:外在形式美学特质与内在美学特质。而新闻的美学特质对新闻传播活动最重要的启示是,我们的新闻记者要具有美学素养,加强美学思维,才能报道出有着真、善、美灵魂的好新闻来。  相似文献   

5.
生命美学是20世纪90年代初在中国崛起的新的美学思潮,在美学研究陷入理论困境的时候,为美学的理论突破开辟的新 的思路。虽然国内美学界对生命美学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但是却忽视了生命美学价值的真正意义。事实上生命美学的主要贡献在于其对 整个美学理论背景的整合及其方法论的创新,而这正是我国美学研究长期误入歧途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6.
王慧 《新闻爱好者》2012,(22):20-22
新闻传播活动遵循着"美的规律",从审美表现上看,新闻传播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必然贯穿着美学的原则,具有美学的特质:外在形式美学特质与内在美学特质。而新闻的美学特质对新闻传播活动最重要的启示是,我们的新闻记者要具有美学素养,加强美学思维,才能报道出有着真、善、美灵魂的好新闻来。  相似文献   

7.
科技期刊的审美标准和编辑的美学修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真理和其他一切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但人们通常在评价时,还要依照逻辑准则和经验准则,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还要加上美学准则。科学期刊的美学准则,概括起来就是四点,即新奇,简单,和谐,和统一。在编辑美的创造中,编辑是主体,这就要求编辑人员具有一定的美学修养。编辑的美学修养应包括专业学科基础,广博的知识面,丰富的编辑经验,和美学、心理学知识,并有意识地致力于美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基于美学视角的实体书店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实体书店目前面临的境况出发,从美学视角提出实体书店作为提供精神文化食粮的场所,应该进行高品位的设计和体贴入微的美学策划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指出实体书店的美学设计应有3个步骤:对实体书店店面的美学空间营造;改变传统单一书店经营模式的美学营销;在前二者基础上,精炼升华而成的排他性的具有书店个体鲜明特点的美学营魂.最后,指出实体书店长久发展需要具有自己的美学营魂.  相似文献   

9.
以实践观点和唯物史观的二位一体为理论基础的实践美学学派,在我国众多的美学学派中可谓“显学”。也正因其“显学”地位,在近年来受到不少的质疑、批评和责难。正常的学术争鸣有助于学术的发展,实践美学的理论体系也就是在不断争鸣的过程中丰富、发展、完善起来的。最近,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李丕显的《实践美学论辩》,作者站在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理论高度,开掘实践美学的理论要旨和底蕴,剖析其他美学学派的异同与优劣,并反思后实践美学的诸多驳论与立论,从而在“论辩”中发展和完善了实践美学的理论体系,并将实践美学推向了一…  相似文献   

10.
跨文化美学研究以"求同"为主体诉求,在充分承认和尊重各国家和民族美学的特殊性、差异性的基础上,通过沟通和对话使美学具备更强的普遍性和人类性。然而每一种美学理论知识都难以彻底摆脱其具体文化属性,并且都承担着一定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图书馆建筑、环境和服务三个方面的美学具体现象的阐述,体现了图书馆在中国文化史和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诠释了图书馆在文化艺术领域的美学现象,从而揭示了图书馆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刘杰 《大观周刊》2013,(1):21-21
国内外关于胡适的美学论文至今理论方面不多,而且大多论述也不够深刻,贵州大学黄贵娥的论文《在平民经验中建构审美的屋宇—胡适平民化美学思想研究》是其中优秀的一篇。胡适的哲学思想,尤其是一直被人忽略的美学思想,所以笔者准备深入研究胡适的美学思想,特别是诗学美学思想。虽然胡适没有在众多著作中直接涉及有关美学的问题,但在笔者看来,正是胡适所着重对于美学原理用于实际生活的分析,才给美学问题的讨论留下了哲学层面的空阅和视角。依据笔者对胡适美学的分析,胡适指出有效审美首要的特性即自由,自由意味着重视个体的全面发展。正是这个层面,笔者肯定了胡适在某种程度上探讨了有关美学的问题。美学如果不能很好的与具体的体裁结合起来,那么就会流于空泛。现在我们提到中国的美学,很多人会自然的联想到王国维、梁启超、蔡元培、朱光潜等等。这些人注重引进西方现代美学思想,美学产生有史以来的最大重视。胡适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两大旗手之一,振臂一呼“少年成则中国成,少年兴则中国兴”,更是将自身关于审美教育的感受和经验融入到自己的著作和演讲集当中,使其美学思想有深入发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从广州方所书店的启示出发,指出在社会消费和审美空前泛化的双重语境中,由于客体—消费空间和主体—消费方式的高度审美化,实体书店的设计和经营必须考虑将消费美学的原则引介进来,使其担当起一种重要的救赎功能。消费美学的救赎方案作为一般模式可以分为"美学营造"、"美学营销"和"美学营魂"三个方面。只有根据有利条件,将这紧密相关的"三营"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最终实现实体书店"美学营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虽然都冠之以现代,但是相比较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国现代美学研究似乎不那么吸引人,也不如西方美学研究那么热闹。总的说来,中国现代美学的研究在学术日显繁荣的今天,就显得有些冷寂。事实上,中国现代美学研究的冷寂和中国现代美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学说在中国美学史、思想史中的影响与地位是不相称的。  相似文献   

15.
考量当代美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整体成就,一个重要的对象和指标就是高校美学教材.据不完全统计,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美学原理为基本骨架内容的各类美学教材论著至少在300本以上,其中不乏国家级优秀教材和高质量的学术著述.对高校美学课程的教学来说,如何从这些林林总总的教材中选择最能体现新时期中国美学发展进程而且又能够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和思考的专业教材,常成为施教者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刘杰 《大观周刊》2013,(1):24-24
国内外关于胡适的美学论文至今理论方面不多,而且大多论述也不够深刻,贵州大学黄贵娥的论文《在平民经验中建构审美的屋宇—胡适平民化美学思想研究》是其中优秀的一篇。胡适的哲学思想,尤其是一直被人忽略的美学思想,所以笔者准备深入研究胡适的美学思想,特别是诗学美学思想。虽然胡适没有在众多著作中直接涉及有关美学的问题,但在笔者看来,正是胡适所着重对于美学原理用于实际生活的分析,才给美学问题的讨论留下了哲学层面的空间和视角。依据笔者对胡适美学的分析,胡适指出有效审美首要的特性即自由,自由意味着重视个体的全面发展。正是这个层面,笔者肯定了胡适在某种程度上探讨了有关美学的问题。美学如果不能很好的与具体的体裁结合起来,那么就会流于空泛。现在我们提到中国的美学,很多人会自然的联想到王国维、梁启超、蔡元培、朱光潜等等。这些人注重引进西方现代美学思想,美学产生有史以来的最大重视。胡适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两大旗手之一,振臂一呼“少年成则中国成,少年兴则中国兴”,更是将自身关于审美教育的感受和经验融入到自己的著作和演讲集当中。使其美学思想有深入发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刘杰 《大观周刊》2013,(2):22-22
国内外关于胡适的美学论文至今理论方面不多,而且太多论述也不够深刻,贵州大学黄贵娥的论文《在平民经验中建构审美的屋宇一胡适平民化美学思想研究》是其中优秀的一篇。胡适的哲学思想,尤其是一直被人,忽略的美学思想.所以笔者准备深入研究胡适的美学思想,特别是诗学美学思想。虽然胡适没有在众多著作中直接涉及有关美学的问题.但在笔者看来.正是胡适所着重对于美学原理用于实际生活的分析。才给美学问题的讨论留下了哲学层面的空间和视角。依据笔者对胡适美学的分析.胡适指出有效审美首要的特性即自由。自由意味着重视个体的全面发展。正是这个层面.笔者肯定了胡适在某种程度上探讨了有关美学的问题。美学如果不能很好的与具体的体裁结合起来。那么就会流于空泛。现在我们提到中国的美学.很多人会自然的联想到王国维、粱启超、蔡元培、朱光潜等等。这些人注重引进西方现代美学思想.美学产生有史以来的最炎重视。胡适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两大旗手之一,振臂一呼“少年成则中国成,少年兴则中国兴”,更是将自身关于审美教育的感受和经验融入到自己的著作和演讲集当中,使其美学思想有深入发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社会上尤其是在年轻同志中间,兴起了谈美学、学美学的“美学热”。报刊上也发表了不少美学文章,书店里还出售着很多美学著作。然而对于初学美学的人,究竟适合先读哪些书呢?现在介绍一些美学书籍,以供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和一定自学能力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世纪神学美学不仅是我国美学研究领域的一大盲区,而且由于受长期以来我们对唯心主义和宗教所持的简单化批判态度的影响,常常对它怀有种种偏见,以致我们在接受西方美学遗产的时候,所着眼的仅仅是古希腊、罗马和近现代这些领域,很少关注中世纪神学美学,这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人们不断将实用美学分化,随之诞生了一种合乎逻辑理论追求作为实践的新闻美学。在新闻采编过程中,新闻的美学价值大多数都体现到了意境以及思想深度等诸多方面。新闻的美学价值将美学以及新闻学这二者精华进行了很好地结合,在新闻采编过程中,人们普遍应用美学价值,对于新闻不断发展具有很大推动作用,使得在新闻实践过程中,美学能够得到很好体现。基于此,探讨新闻采编中新闻美学价值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