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李金正 《编辑之友》2011,(10):94+99
美国著名的哲学教授罗伯特·保罗·伍尔芙(Robert Paul Wolff)所编著的《哲学是什么》是一部大学哲学通识教材,这本书问世30多年来已被翻译成12种语言,再版10次,销量超过75万册,足见其价值之巨,流传之广,受欢迎之甚。通读全书发现,这本书备受追捧的背后,确实潜藏着一些特殊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作为"艺术生产"过程的图书编辑活动、作为作品创生环节的图书编辑活动、作为审美化日常生活构成元素的图书编辑活动等三个方面对图书编辑活动进行了美学考察,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当前的语境中图书编辑美学体系框架及构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立足于语言与历史的双重演化逻辑,系统考察了“工匠”“匠人”精神以及编辑“匠心”的失落与复归,旨在为这些引起广泛关注的议题发掘深层次的理论根基.在词源学/语义学层次上, “工匠”和“编辑”都起源于社会底层的手工技艺性活动,其行业精神和“匠心”天然具足,只是随着社会历史的进展其本真内涵被逐渐淡化、遮蔽,乃至于沦为次要甚或贬义义项,直到德里达的“语言学革命”才为其“正名”;在历史层面上,工匠和编辑活动作为手工业时代的重要代表,伴随着福特主义和商品经济的到来迅速衰落,又伴随着后福特主义的盛行而重新回归,而且后者与理论界所谓的后现代主义、消费社会和“审美资本主义”的来临同步演进.  相似文献   
5.
6.
文章从哲学角度探讨了编辑活动的一般特点.编辑活动既不是传统意义上所理解的编辑主体对现成文本客体的单向度的操作加工,也不是一种自我封闭的静态的结构系统,而是一种主体交互性、动态生成性和符号创造性的活动,它具有向未来无限开放的价值取向.对编辑活动的这种理解既矫正了静止化、片面化的现成论认识观,又避免了编辑主客体及其存在语境之间的封闭对立,同时还强调了编辑活动的创造性、审美性特点,能够更加深刻和系统地反映编辑活动的客观情状.  相似文献   
7.
面对当前编辑主体性的困境,非常有必要建构一种契合于当前语境的编辑主体性理论。文章尝试从哲学的角度来建构编辑的主体性,强调编辑的主体性构成包括三个方面的矛盾统一,即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市场意识和审美意识的统一、个体主体和交互主体的统一。这三重对立、六个方面不仅是对既有编辑主体性特点的有机整合,也是对当前编辑主体性困境的一种系统的理论回应,具有整体关联性和现实针对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李金正 《中国教师》2009,(Z1):29-29
在媒体多元化的当代语境中,研究生媒体以其独特的价值内涵、传播方式和接受规律成为一种有别于普及大众媒体的异质媒体。研究生媒体的弱商业性或非商业性剔除了大众媒体中的消极趣味,一方面它促成了研究生媒体精品化的文化取向;另一方面,又赋予它人文关怀的价值品格。研究生媒体的引导性、实用性和趣味性是"管理关怀"、"知识关怀"和"价值关怀"的具体体现,综而言之就是一种人文关怀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随着算法推荐、人工智能和后人类时代的来临,融媒体实践发展到全新阶段,编辑活动中人和“非人”的区分进一步模糊化,编辑主体间性问题亟待重新阐明和厘定。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ANT)所构建的平行本体论能够有效规避此前编辑理论研究尤其主体间性研究中残留的二元论倾向以及实在论、自我归闭性和自明性假设,同时能够很好地兼顾智慧融媒体时代意识主体与“准客体”的身份平衡问题,从而避免人们对编辑实践工作的误识和对各类编辑产品出版发行的误判。ANT中人和非人的“广义(超)对称性”原则实质上走向了“超主体间性”,它能够从理论逻辑上确保各类编辑“行动者”结成统一的实践共同体,进而通过“转译”和“间性”协作达到“必经之点”。ANT倡导的“追踪行动者”的知识人类学取径与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高度契合,编辑学研究需要更多地走向“田野”,实现人类学转向,才能更好地走进马克思的思想内核。  相似文献   
10.
文化批评类图书跨越了专业和通俗两个读者市场,这对选题策划既是巨大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对此必须要综合采取具体的应对措施,包括从策划编辑自身入手,练足内功;充分调动出版社的人力资源,努力沟通协调学术界和出版界之间的关系;深入调研读者市场,积极开发本土选题;根据具体文本作出判断,打通两个市场,尽可能不要偏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