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中小学生比较普遍地存在着情感脆弱、抗挫能力差、不善交际、爱好单调等许多不良的心理问题,其中大多数学生过于自卑或者盲目自信就是让许多教师最头疼的问题。有的学生依仗自己“一时辉煌”,就在心底里认为自己生来就应该是“鲜花”,从而盲目自信,表现浮躁,甚至目中无人;有的学生一看自己“技不如人”,就会视己为“草芥”,开始变得缺乏自信,疑虑重重,甚至自暴自弃……如果一旦让学生的心灵上滋生了这样的“花草之锈”,不仅会降低教育效果,还会严重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浇花浇根,教人教心。”现在实施的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注意…  相似文献   

2.
马荣 《绥化学院学报》2004,24(2):167-168
一、日常体育教学训练中发生运动创伤的主要原因 (一)思想麻痹大意,教学训练过程中盲目自信,对发生运动创伤的严重性认识不到位。在日常的教学训练过程中,许多运动创伤的发生,都与体育教师、教练员或青少年学生自身对运动创伤认识不足,意识本到位有很大关系。他们大多盲目自信,存在着片面的认识,受错误思想的影响,如“运动创伤在所难免”、“运动创伤不过是些小伤小病,无伤大雅”、“预防  相似文献   

3.
作文指导由审题指导、写作方法指导和编拟写作提纲指导三个环节组成。在作文指导中如何把住这三个环节呢? 一教师把作文题写在黑板上,有的学生衔着笔头茫然不知从何落笔,有的学生提笔就写,实则胸无成竹,胡乱涂鸦。教师把住审题指导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学会审题,尽量减少盲目状况。审题,包括审题定体和审题立意两个内容。题目要求从理论上作出回答,则要写成议论文。写《自负与自信》,须阐明“自负”与“自信”有什么本  相似文献   

4.
王秀贤 《师道》2005,(7):58-58
观摩了许多新课程的研讨课,在课堂上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幕:学生在争取发言时,高高举起的手就像伸长了的鹅脖子。他们有的单腿跪在椅子上举手,有的干脆就站直了身体举手,嘴里还不时嚷嚷着:“我来,我来!”当一个学生被叫起来发言,教室里随即会响起其他学生失望的叹气声。当发言的学生站在讲台边或在自己的位置上“表现”自己的时候,坐在下面的同学一点儿也不“老实”,有的不假思索就和同桌“交流切磋”,有的学生思维的闸门突然打开,情不自禁地讨论起来。  相似文献   

5.
小白鼠     
老舍 《辅导员》2010,(1):8-8
自信是一种美好的品质,是我们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可是,如果不能认识自己,不加思考分析,盲目自信,那就会变成自负与自满。前面的“做一个最好的你”已经向大家展示了自信的魅力,下面再给大家讲一个小白鼠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范丰梅 《家长》2013,(11):31-32
作为父母,大都了解“自信”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于是常常害怕自己的孩子不够自信,便给予无休止的鼓励和夸奖。可纵观身边的孩子们,我发现对自己不自信的孩子很少,相反,大多数孩子并不是缺乏自信,而是对自己的能力缺乏正确的判断,盲目自信,甚至于自负。  相似文献   

7.
我所教的一些职高学生,由于在初中阶段学习状况普遍不佳,常常受到其他学校学生、社会甚至自已家长的冷落、歧视,心灵蒙受创伤,自信心遭到打击,因而更容易丧失拥有梦想和希望的勇气。这些不同程度自我否定的孩子们,往往不相信自己身上存在“获得成功”的可能性,看不到“我能学好,我能成功”的激情与自信。如何来教会这些孩子们热爱学习,相信自己跟其他孩子一样“我能行”呢?笔者认为,帮助学生设定一个能刺激到自己内心的远大目标,并通过这个目标去激活他们的内心的激情、恢复学习的自信至关重要。一、设定目标一些学生的写作能力很差,通常布置他们写作文,有的只能写几十个字、一两百个字,再多就写不下去了;有的学生开口就说:  相似文献   

8.
观摩了许多新课程的研讨课,在课堂上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幕:学生在争取发言时,高高举起的手就像伸长了的鹅脖子。他们有的单腿跪在椅子上举手,有的干脆就站直了身体举手,嘴里还不时嚷嚷着:“我来,我来!”当一个学生被叫起来发言,教室里随即会响起其他学生失望的叹气声。当发言的学生站在讲台边或在自己的位置上“表现”自己的时  相似文献   

9.
师语九忌     
一忌病语。教师使用不规范的语言,会导致学生用语混乱,思维混乱,贻害无穷。二忌冷语。有的教师对学生的一些言行举止看不惯,觉得不合自己的心意,就对学生讽刺、挖苦、嘲弄,什么“小聪明”“大美人”等,这样会使学生受到不应有的刺激,使稚嫩的童心受到伤害。三忌脏语。有的教师不能正确对待有缺点或缺欠的学生,对他们使用鄙视、侮辱性的语言,什么“丑小丫”“笨猪猡”“榆木疙瘩”等,这样会在学生的心里播下自卑的种子,给学生造成相当严重的心理负担。四忌咒语。有的教师会对班里的个别学生使用揭短和盲目定论式的语言,如“天生的坏”“从小就熊”  相似文献   

10.
智然老师,您好!十分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回答我们的问题。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会有许多就业心理障碍,诸如盲目自信、自卑、依赖等,这些心理障碍的存在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的文章对这些心理障碍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有的文章对它们进行了分类,当然也有的文章给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然而这些解决办法对许多存在着心理障碍的大学生来说是空洞的,空泛的,他们需要的是有针对性、有可操作性的心理调试方法。因此,我提的问题就可能比较细碎了。请问:一、如何克服、调适盲目自信心理?二、如何克服、调适自卑的心理?三、如何…  相似文献   

11.
一、针对学生存在盲目硬套公式的缺点,加强审题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学生解综合题时,盲目乱套公式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只见只言片语就动手列式,有的对题设不作任何分析就“想当然”地使用某某公式。他们认为这样才快!结果,欲速则不达。针对这种情况,很有必要让学生懂得“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很有必要培养他们审题的习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创新,一个时代的话题,一个时尚的话题。虽然。我国的基础教育扎实,但这是我们的优点,也是我们的缺点。一句话,我们绝大多数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浓、创新精神不够、创新能力不强。许多教育专家、学从各个角度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论和实践:有的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姑且称之为“教学创新”;也有的从学生解题的角度对创新能力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姑且称之为“解题创新”。笔觉得,就培养创新能力而言。“命题创新”是一个重要条件,命题创新值得研究,请专家、学指教。  相似文献   

13.
有一天,儿子放学回来对我说:“明天学校要开‘优秀家长’评选会,因为名额只给我班两名,评选前,每个同学都要演讲,介绍自己的家长的情况。”我抚摩着儿子的小脸,微笑着对他说:“根据爸的情况,你敢去竞争吗?”“怎么不敢?”儿子的脸上显出十分自信的稚气。他从书包里拿出一张《家长道德规范》递给我。我看后说:“按上边的标准,我怕不够吧?”“你够!你够!”儿子看来不示弱,很自信,我心里暗暗高兴。自信是竞争的先决条件,没有自信,也就不会有勇气。可是,我又想到,孩子对自己的家长往往有一种盲目的崇拜心理,由此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各种媒体关于大学生缺少诚信意识的报道呈上升趋势。大学生诚信意识的缺失,表现在许多方面:有的学生平常不好好学习,不要求上进,到毕业做推荐材料时往里“注水”,或者私自改考试成绩,或者将别人的获奖证书“加工”成自己的证书,将自己包装成“优秀”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以此来“推销”自己;有的学生平时不上课,到考试时作弊,某些人竞在四、六级英语考试或硕士研究生考试中找枪手代考。更有甚者,在考试作弊受到学校的相关处理后(有的被开除学籍,有的被取消了学位证书),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理念的“个性化学习”、“个性化阅读”让语文课堂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我们的课堂热闹许多,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张扬,他们在课堂上搜肠刮肚地寻找有自我创新的观点,有的学生甚至提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口号。但在这热闹繁华的背后,有些隐患是不可忽视的,那就是对个性化阅读的过度追求。有的教师盲目追求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6.
创新,一个时代的话题,一个时尚的话题。虽然,我国的基础教育扎实,但这是我们的优点,也是我们的缺点。一句话,我们绝大多数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浓、创新精神不够、创新能力不强。许多教育专家、学者从各个角度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论和实践:有的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姑且称之为“教学创新”;也有的从学生解题的角度对创新能力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姑且称之为“解题创新”。笔者觉得,就培养创新能力而言,“命题创新”是一个重要条件,命题创新值得研究,请专家、学者指教。命题创新是培养…  相似文献   

17.
学生考试成绩该不该公布,近些年出现了争议。国内外许多教育家从保护尊重学生自尊心和人格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学习成绩属于个人隐私,应当保密”的观点。据说,在日本中小学,学生的考试成绩被输入电脑,除了学生、家长、老师外,任何人不得而知,打听别人的分数,就等于打听别人的隐私。与上述做法大相径庭的是我国目前许多中小学的做法。没有选拔职能的考试也回回排队,次次张榜“示众”,分数常常精确到0.5。我不知这种精确度是如何统计出来的,当老师的难道对自己的评判就自信到如此地步?张榜公布分数,把“隐私”暴露在大庭广众面…  相似文献   

18.
有的父母喜欢埋怨自己的孩子,责怪声不断,总之一句话:“这孩子不行!”孩子经常受到批评后就会失去自信,对自己感到失望,有的孩子就会靠攻击他人才能体会到自己是一个强者,来抚平自己的失望情绪,摆脱“我不行”的念头。因为自己的自信在父母的指责下已经丧失殆尽,所以害怕面对自己的人生。这样的孩子看见他人获得成功便会乏味地说:“那种事真没有意思!”这样的孩子如果在情绪上还没有成熟,就常常会和自卑的人混迹,一起指责他人。他们更强烈地希望拥有能同病相怜的伙伴。有的孩子则相反,不会去指责他人,但情绪更低落,内心里充…  相似文献   

19.
怎样做一个真正聪明能干的音乐教师,是许多音乐教师时常在思考的问题。许多音乐教师,有的为“想引进现代化音乐教育设备或者学生用的小乐器,但是校长不肯掏腰包”而烦恼;有的为“学生讨厌音乐课本上的东西,音乐课太难上”而求教;有的为“寻找能够出人头地的音乐教育创新课题”而煞费脑筋;有的为“自己是什么什么专业的,却要忍痛放弃本专业,面对浅薄无比五花八门的孩子们”而苦恼;还有更多的音乐教师为“音乐是小三门,学校根本不重视,所以出不了成绩”而抱怨。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好多,在此,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一、热爱自…  相似文献   

20.
自信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获得成功。读书的希望成绩优秀,演戏的希望观众喝彩,做工的希望超额完成任务,经商的希望挣钱,从政的希望政绩显赫……成功要具备诸多因素,自信就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所以爱迪生在认真总结了自己的一生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自信,是成功第一秘诀。”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其实自信就是一个人建筑在他对自己前途充满必胜信念基础上的最优秀的心理素质,它不是盲目自大,乱拍胸脯,而是一个人走向成功所具备的智慧与才能的结晶。固然,盲目的自信是自大,要不得;而妄自菲薄,过度自卑也要不得。试想,每当去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