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考查方向纵观近三年的高考命题,虽然文言文试题的选文材料都来自课外,但所考实词绝大部分为新课程六套教材文言课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常用实词,并且考查的重点锁定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知识点上,有的年份也会偶尔涉及偏义复词和单音词的考查。为了帮助同学们增加知识储备,培养思维品质,提升判别能力,我从2013年全国18套高考语文试卷中搜集出极具代表性的考题,以说明高考命题专家在文言实词释义题设题考查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2006年文言实词的考查与2005年相比,有一点小小的变化:2005年全部试卷中有两套(全国卷Ⅰ与全国卷Ⅲ)没有将文言实词单独设题考查,而2006年所有试卷全部单独设题(除上海卷外,其余都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查文言实词。这说明高考命题者对文言实词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测试的第一题往往都是让考生判断"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这是全国各省市高考对文言实词词义考查的常规题型,也是考生失分较多的一个考点。为此.归纳高考文言实词考查设误类型.揭示文言实词命题规律,有利于考生明确复习备考方向.更有利于提高考生对文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更好地帮助考生解答高考文言实词题,提高学生该题型的得分率,笔者根据几年的高三语文教学经验,结合近3年各地高考(以2014年高考为主)对文言实词的考查,重点介绍六种行之有效的途径,以使广大考生解答此题能准确而快捷:一、联系教材中学教材中的文言文多是选用名篇名章,多读课内古文有利于发现陌生文段与教材的内在联系。在高考中,命题者许多时候会选择课内文言实词来设题。考生只要能及时联系,很容易做出正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5.
冯慧敏 《语文天地》2011,(10):15-18
《考试大纲》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它是历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必考内容。笔者在品析了2011年全国及各省市18套高考语文试卷后发现,此考点所涉及的考查内容最为广泛,涵盖了整个文言文考查内容,既有单独的实词选择题,又有涉及重要实词的主观翻译题。对实词含义的理解,其考查知识点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等,其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更为命题者青睐,成为2011年高考文言实词考查的热点与重点。  相似文献   

6.
张清 《广东教育》2014,(11):11-12
一、2008—2014年考题回顾总结 回顾近七年来的广东高考命题,选句翻译是必考点。题型一直没有变化,均为主观题样式。相对于客观选择题,这种命题形式更容易考查考生的实际文言阅读水平。2012年之前赋分均为2题6分,2012年因整体题型有所变动,改为3题10分。这二年又回归为2题,但赋分增加至7分。从具体的评分分点设置来看,明显侧重重点实词的准确解读,还有文言特殊句式的考查,同时也兼顾到虚词考查。  相似文献   

7.
一、考点解读研读近五年来广东高考文言实词试题,我们发现其命题有以下三个特点:其一,命题不拘泥于《考试大纲》中规定的120个常用实词,而是更愿意将考查重点放在中学教材尤其是高中文言课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常用实词上。其二,文言实词考查的重点锁定在一词多义、词类活用这两个方面,其中侧重考查多义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相似文献   

8.
戴黎红 《考试》2008,(12):15-16
[考点阐释]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文言学习的重点、难点,也是高考考查的热点。近两年,高考命题多采用两种形式:一是选择题,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要求选出不正确或正确的一项;二是翻译题,把文言  相似文献   

9.
高娟 《快乐阅读》2011,(5):121-121
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关键是读懂原文、准确把握文意。文言语句组成的要素就是实词。实词的数量较多,且用法较灵活,并且实词在文言文阅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就需要学生具有推断实词意思的能力。近几年来,高考文言文命题第一题多是对文言实词进行考查:一是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要求选出正确或错  相似文献   

10.
2006年部分分省命题的高考语文试卷在考查文言实词时存在着忽视解释语与被解释语同一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文言文是历年高考语文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较长一个时期以来,文言文考查的题料和题型都相对比较固定,选题大多出自二十四史里的人物传记,题型一般以三个选择题和两个文言句子翻译的形式出现。2014年高考语文课标卷的命题打破了这一惯例,虽然考查文体没有变,但在题型上出现了新变化:除了文言实词的考查由单音节词转向双音节词之外,较大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帮助考生解答高考文言实词题,笔者根据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经验,结合2011、2012、2013年高考广东卷对文言实词的考查,重点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最新《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在高考中既是文言实词考查题的首选词汇.也是文言文翻译题的首选采分点.其考查地位可谓举足轻重。为了让考生在训练中夯实知识储备。培养思维品质,提升判别能力,作者搜集了2009年以来全国各大市400余份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从中遴选出了120个典型例句.时这120个常见文言实词进行了逐一迁移考查。在编排体例上.本套训练题有如下四个特点:①义项的诠释:以最权威的商务印书馆的《古代汉语词典》为准。②选项的设定:以“命题点击率最高,考生出错率最高”作为遴选标准。③例句的选择:回避所有高考陈题,追求最大押题概率。④排列的顺序:按照120个文言实词的音序排列。  相似文献   

14.
高考文音文阅读,近年来已基本形成了同定的考查模式,考查题量一般是4题,山东卷、江西卷为5题(上海卷为两大题10-11小题);考查题型除翻译题,多以选择题呈现(上海卷例外);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主要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最新《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在高考中既是文言实词考查题的首选词汇,也是文言文翻译题的首选采分点,其考查地位可谓举足轻重。为了让考生在训练中夯实知识储备,培养思维品质,提升判别能力,作者搜集了2009年以来全国各大市400余份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从中遴选出了120个典型例句,对这120个常见文言实词进行了逐一迁移考查。在编排体例上,本套训练题有如下四个特点:①义项的诠释:以最权威的商务印书馆的《古代汉语词典》为准。②选项的设定:以命题点击率最高,考生出错率最高作为遴选标准。③例句的选择:回避所有高考陈题,追求最大押题概率。④排列的顺序:按照120个文言实词的音序排列。  相似文献   

16.
<正>【考点点击】文言实词是高考语文卷中的一道必考题,其考查形式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即提供四个选项,选出释义不正确的一项。综观近几年来的文言文实词考查,发现绝大多数文言实词,都是我们在课本中反复学习过的,且大多数文言实词,要么属于活用词、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要么属于通假字、偏义复词等。命题者大多会在这几类文言实词范围内,设计考查题。我们分清了类别,作答起来就容易多了。下面,我们以高考真题为例,来进行一番分析、讲解。  相似文献   

17.
从以上选取的部分考区2013年文言文阅读题考查情况来看,呈现这样几个特点:1.所有试卷都考查了实词的用法,以单音节实词为主(仅安徽卷考查了"亲戚""反覆"),其中一词多义是考查的重点,也涉及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所考查的词多是在课本中出现过的。2.有多套试卷设题考查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其中"而""以"是考查的重点。文言虚词着重考查考生对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的辨析能力。命题时注重把考生在中学学过的知识与现在需要掌握的新知识  相似文献   

18.
2011年全国17套高考语文试卷,有11套卷专门设题考查了文言虚词,而重庆卷和湖北卷则是实词和虚词混合考查的,上海卷和湖南卷则是放在翻译题中考查重点虚词“以”和“之”。今年所考虚词基本来自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  相似文献   

19.
高考对文言词语的考查主要包括两个考点:“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在此,笔者针对考点谈谈对文言实词复习的一点建议。首先,要扣紧课本,牢固掌握课本上的文言词语。这些文言词语包括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等。虽然考试没有直接考课本上的原题,但答案在课内,要想考出好成绩,一定要牢固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全国高考命题秘书长张伟在文章《语文高考和教学改革》中指出:“在文言文测试方面,文言虚词和实词的考查与课文联系非常密切。考察文言虚词和实词实际上是对知识内容的…  相似文献   

20.
“虚词通文气,实词主文义”,正确理解文言实词是阅读古文的关键.也是高考文言阅读题的第一大考点。 作为考查重点,《考纲》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其明确了高考备考指向:一要过关120个常用实词和课本中出现频率高的词,而非生僻难懂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