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山东宋江武校、滨州武校散打教学中武德教育具体的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现代武校对武德教育情况不够重视,教练员本身的业务水平较低,在教学中倾向于技术教学忽视了学生时武德的修养,导致学生思想品质和对武术习武的认识出现扭曲,从而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更制约了武术人才培养和武术事业的发展.现代武术教学应该重视散打教学中的武德教育,武术学校要力戒重武轻德、重技能轻修养的倾向,加强对教练员的培训,在武术教育活动中加强德育培养.  相似文献   

2.
武德是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精神本质属性,是武术的灵魂所在。当前的武术传承中习武者的武德修养被忽视,使得武术成为失去灵魂的躯壳,最终导致武术运动失去其原有的魅力。文章聚焦于武德的传承与发展,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的角度提出了武德教育的相关对策。建议通过设置武德教育理论课、建立武德规范体系、在武术技术教学和训练中贯穿武术文化内涵的介绍以及在武术技术教学和训练中渗透武德教育等措施,实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武德教育。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武术在漫长的发展岁月中逐步形成了一套与之密切相关的武德体系,并闪烁出夺目的光芒。文章分析了中国传统武术中武德的内涵、武德传播对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积极作用并提出相关策略,努力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4.
武德教育是武术在几千年的实践和发展中,习武者不断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和智慧,逐步形成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通过理论结合教学实践,对武术教学中的"传统武德教育"及"现代武德教育",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旨在加强大学生武德修养,培育人文精神,树立健身强体振兴民族的习武目的,培养武德高尚、武风正派、武礼谦和、武技精湛的大学生,促进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使他们成为优秀的栋梁之材。  相似文献   

5.
武德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原则和内容。封建社会,武德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忠君、门户之见、唯我独尊等保守落后思想。社会主义条件下形成的现代武德,成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针对习武者在习武过程中对于武德修养以及武德在现社会主义社会中所充当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武德文化和武德教育相关内容进行了阐述,明确武德教育在中小学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武术意识的培养、武术技术教学、武术理论知识教学、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教学环境的改变,对体育课中的武术教学进行武德教育渗透.  相似文献   

7.
高校武术专业学生的武德教育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武术运动和高校武术专业教学的特点,对高校武术专业学生的武德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对武术教育工作有所帮助,使武德教育切实贯穿于高校武术专业的教学中去,加强学生的武德修养,培育人文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根据我国武术运动的特点和高校武术专业教学的特点,笔者对高校武术专业学生的武德教育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武术教育工作有所帮助,使武德教育切实贯穿于高校武术专业的教学中去,加强学生的武德修养,培育人文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需要对传统的武德教育加以改革,才能有利于武德教育的持续发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访谈法、和综合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武德教育进行了探讨。认为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开展武德教育工作是对武德教育的深化和改革,它有利于武德教育同和谐社会接轨,实现全社会的协调、和谐的发展,有利于武德教育的丰富和发展;寓武德教育于教学、训练之中,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达到技德双修的目的,有利于武术的继承和发展;将武德教育与学校德育教育相结合,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将武德教育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研究武德传承,对于武德文化未来的发展更具有积极和现实的意义。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武德内涵,继承其理性、优秀的内容,并引入更多的时代信息,进一步丰富武德的概念和外延,这是弘扬武术这支中华文化文明中的奇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荀子作为先秦儒家的总结者与法家之师,其武德思想介于儒法之间。一方面,荀子继承了孔子武德思想的基本原则,他认同孔子"先教后刑"的基本治民原则,重视礼仪礼制对于社会治理以及"智"与"勇"的约束作用;另一方面,荀子融入工具理性的成分,对儒家武德做出了新发展。正视武力的现实作用,将其纳入社会治理的整体体系中加以考量,从而为儒家重新介入现实政治找到了突破口。荀子武德思想,是理想性与操作性的结合,对于当今社会管理与文化建设仍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武德是武术教育理论中的核心内容,武德教育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部分.在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大力推行公民道德教育、提倡"八荣八耻",武德教育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文章从武德与社会主义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人格塑造和爱国精神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探讨,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莫黎群 《教师》2011,(27):124-126
武德——随中国武术之产生,在中国古老而独特的伦理道德思想的熏陶与规范下,逐渐形成了武术之人应当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文章围绕着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对武德与和谐社会建设诸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展现武德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价值,着重阐述了武德对人与自然和谐的作用、促进人的身心协调发展作用、对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并通过武德对武术人才的导向作用来反映其在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以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和建设。  相似文献   

14.
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武德修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武德与和谐社会建设诸因素的分析,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武术教学要充分挖掘武德的内涵,使弘扬武德文化与和谐社会构建紧密联系起来,同弘扬祖国先进文化联系起来,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及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持。  相似文献   

15.
李小兵 《考试周刊》2010,(36):154-155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在中国文化的创造发展过程中,武术文化作为其中的瑰宝之一闪烁出耀眼的光芒。它不仅具有体育、军事、娱乐等多方面的功能,而且具有一种超越武术本身的博大精深的精神——武德。一方面,几千年来武德一直指导着武术实践的发展,并从优秀的民族文化中吸取智慧和力量,形成了中华独特的武术文化。另一方面,传统武德对传统文化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中华传统武德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主流是积极的,但也有一些消极的影响,本文对其作了客观、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武德——随中国武术之产生,在中国古老而独特的伦理道德思想的熏陶与规范下,逐渐形成了武术之人应当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文章围绕着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对武德与和谐社会建设诸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展现武德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价值,着重阐述了武德对人与自然和谐的作用、促进人的身心协调发展作用、对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并通过武德对武术人才的导向作用来反映其在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以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和建设。  相似文献   

17.
寸若标 《考试周刊》2008,(16):131-132
在全国武德工作研讨会及全国武术工作会议上,都强调要抢救武德,要把武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贯彻到武术传承过程中,培养出德艺双修、文武双全的新一代武术爱好者.本文以"古为今用"、破除迷信愚痴与封建伦理为原则,辩证分析了传统武德学说中蕴涵的传统伦理,辨别了侠义英雄主义与个人英雄主义、爱国主义与江湖义气的区别,提出重构新时期的武德模式,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必须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要倡导继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尊师重道、重义轻利、自强不息等传统武德伦理,发扬和继承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提倡习武着重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融和,树立爱国、爱家、爱岗、敬业的良好道德风尚.  相似文献   

18.
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建设的重要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儒家和谐思想植根于中国文化之中,武术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深受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熏陶,表现出"贵和""中庸"的和谐思想.武德是中华武术的核心,因此,武德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60位非武术专业的学生的调查,分析了高校武术散打练习者损伤的现状、特点以及致伤因素等。并结合调查数据与结论,提出提高散打认知水平、注重配套治疗措施以及充分做好准备运动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论高等学校武术教学中的武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高等学校在武术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武德教育,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武德。对武德进行价值转换,通过武礼武技的传授、武术教师的表率和良好的德育环境,加强对学生高尚武德的灌输和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