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者》封面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自1981年创刊至今,发行量由起步时的每月3万册,到2004年已发展到405万册,居亚洲第一,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排第四位,一度创造了“读传奇”。《读》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封面设计当然是功不可没的。  相似文献   

2.
彭长城 《新闻世界》2004,(10):25-26
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读》杂志,自1981年3月创刊时的月发行量3万册.到2004年5月发行量858万册,跃居中国期刊排名第一,亚洲期刊排名第一,世界综合性期刊排名第四。从创办至今,《读》始终以高雅化、人关怀为主调,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追求高质量、高品位、高水准.形成了高雅、清新、隽永的风格,赢得了海内外广大读的赞誉。这里,《读》的现任主编彭长城和我们讲述了《读》20多年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3.
郑瑜 《当代传播》2003,(1):52-53
《读者》(原名《读者文摘》)是由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一份综合性文摘杂志:1981年4月创刊,初期发行量5万册。2002年10月,其发行已达到606.8万册。经世界期刊联盟(FIPP)确认,《读者》发行量居世界综合类期刊第4位,在中国则稳坐期刊头把交椅。2002年,在第二届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中名列“读者最喜爱的杂志”的首位。  相似文献   

4.
顾力 《出版广角》2012,(11):82-84
美国的《读者文摘》曾以每期1000万册的发行量成为美国本土发行量最大的月刊,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杂志之一;中国的《读者》杂志则是中国文摘期刊市场的第一品牌.本文将对《读者文摘》的发展模式和轨迹进行探讨,并将其与以《读者》为代表的中国大众类文摘期刊作比较,旨在为我国期刊市场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市报人》2006,(11):F0003-F0003
《岳阳晚报》是岳阳市委机关报,创办于1986年,创办时为四开黑白小报,现已变为对开彩印大报;一报变为了两报(2000年创办了子报《长江信息报》);自办了彩色印刷厂。正式员工119人,《岳阳晚报》年发行量5万份,《长江信息报》年发行量3万份以上。至目前止,报社拥有固定资产4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6.
作为康特纳斯公司旗下的一份杂志--《魅力》(Glamour)于上世纪90年代初先后创办于美国和意大利,在当时来讲,并不算十分成功.然而2000年时,康特纳斯公司在英国出版的《魅力》杂志却取得巨大成功,目前月发行量已达60.9万册,成为英国期刊市场发行量最大的女性月刊,并居欧洲女性月刊销量排行榜榜首,这在人口只有6000万的英国期刊史上几乎成了神话.神话是怎样创造的?  相似文献   

7.
杨慧霞 《新闻前哨》2003,(11):23-24
前不久,《楚天都市报》(以下简称《楚》)以日发行量121.3万份的惊人业绩,位居全国第7位,全球第37位,进入了全球报业50强。《楚》1997年创办到2003年短短6年的时间取得这样骄人的成绩,这与它“贴近市民、贴近生活”的定位是分不开的。 一般来说,每份报纸都讲求服务,因为报纸的基本  相似文献   

8.
《读者》杂志原名《读者文摘》,创办于1981年4月,她是综合性的文摘杂志,主要刊登其他报刊、书籍已发表的精彩文章,其刊登的文章涉及文学、艺术、评论、故事,联系生活的科普小品、心理咨询等,以思想性、文化性及浓郁的人情味见长。经过27年的发展,月发行量由最初的3万册,达到目前的900万册,  相似文献   

9.
《出版参考》2005,(5S):23-23
《健康娃娃》创刊至今已经走过7年的风雨历程,杂志始终围绕“健康”二字做文章,并已成功地在0~6岁儿童家长这一读者群体中树立了权威品牌形象。2004年获年度“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科技期刊”。7年来杂志的发行量逐年上升,到2005年,发行量已经达到20多万册。  相似文献   

10.
《读者文摘》杂志自1922年创办以来,曾经创造了世界发行量第一的奇迹.本文回顾《读者文摘》从华莱士创刊至2009年宣布破产的87年办刊历史,总结了它从“保守的创新”到“创新的保守”的历程.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30年来,许多期刊以骄人的发行业绩,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并且在中国传媒发展进程中留下了重要的印记。这当中,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创办、曾经创下月发行量1003万册的文摘类期刊《读者》,以及月发行量超过450万份的情感故事类期制《知音》。  相似文献   

12.
周莹 《新闻大学》2005,(2):92-95
2000年元月,《读者·乡村版》作为《读者》的一个子刊正式创办,它的创办是近年来中国期刊市场细分化和集团化的产物,也是《读者》近年来为了应对危机、谋求发展而进行的子刊扩张的一系列动作中的一个环节。一、创刊的背景和动机《读者·乡村版》的母刊《读者》是现在国内知名度较高,并被读者所津津乐道的综合性文摘期刊之一。自1981年3月创刊时的月发行量3万册,20世纪90年代在发行上有了一个新的突破,曾被媒体称之为“《读者》现象”,到20014年5月月发行量858  相似文献   

13.
李骏 《新闻实践》2014,(3):72-74
《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是1889年7月8日在纽约创刊的,一家以财经报道为特色的综合性报纸.1976年在香港创办亚洲版,1983年在布鲁塞尔创办欧洲版,进一步扩大了全球国际影响力,其媒介内容足以影响每天的诸多国际经济活动.2009年第三季度,《华尔街日报》发行量已达202万份,超过《今日美国》成为全美发行量最大的日报,2013年的发行量更高达240万份.在网络媒体迅猛崛起的数字化时代,《华尔街日报》之所以能雄踞榜首,除了高品质的内容之外,走媒介融合的多元化战略转型是其制胜的根本原由.  相似文献   

14.
《时务报》和《国闻报》均为维新时期维新派的舆论重镇。1896年在上海创刊的《时务报》,在维新派所办报刊中销量最多、影响最大。次年在天津创办的《国闻报》,则是当时维新派在北方最重要的舆论阵地。两家报刊分主南北之局势,成为维新派鼓吹变法的南北两"喉舌"。不过,就其发行量来说,两家报刊不可同日而语。《时务报》创刊伊始,发行量就达3000多份,一年后达到了12000多份,最高峰时达到17000多份,创下了当时报刊发行量的新纪录。《国闻报》的发行量则颇不尽如人意,创刊数月后,发行量约每天1500份,旬刊《国闻汇编》则每期仅能售出五六百份。  相似文献   

15.
《华商报》是陕西乃至西部地区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是中国侨联系统国内外发行的对开、出版16-40版,甚至偶或达到60版的报纸,日发行量已经达到50万份,仅次于日发行量80万份的《华西都市报》。报社创办14年来,由原来的勉强维持职工工资,甚至连年亏损,发展成为已拥有《新文化报》(沈阳)、《重庆时报》(重庆)等多家子报,下辖供奶站等多个以黄马甲为标志的私营企业的华商报业集团。  相似文献   

16.
《文艺学习》的创刊与停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5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文艺学习》(月刊)是与《人民文学》《文艺报》以及50年代后期《诗刊》等刊物齐名的一份重要的文学刊物,在文学爱好者和青年中曾产生过极大的影响。1954年创刊首期印数即超过十万,最高发行量竟达三十余万册。然而,它仅仅“存活”了三年半!本文就此先做些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红尘 《编辑学刊》2007,(2):73-76
一、美国《大都会》杂志概述 美国《大都会》杂志(Cosmopolitan)创办于1886年,目前是全球发行量最大的女性杂志,据美国发行审计局(ABC)的统计数据,《大都会》杂志光在美国的月发行量就达到300万册.拥有《大都会》杂志的赫斯特出版公司(Hearst Crop.)在2004年的年收入是18亿美元,排名全世界出版公司的第三名.在语言和全球化这方面,我检测了《大都会》杂志2006年7月发行的32种语言、44种国际化版本,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女性生活的两个主要方面:工作与性爱,并通过不同的版本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文心 《编辑之友》2004,(6):16-21
《读者》(原名《读者文摘》,为了叙述方便,本文一律称其为《读者》)杂志的发行量在国内排名第一,2004年11月份月发行量达874万。正因为树大,所以招风,正因为引人注目,所以有各种各样的议论。《读者》杂志的发行量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排名第四,有广泛的国际影响,所以她不仅仅属于甘肃人民出版社,也不仅仅属于甘肃省,而属于中国。所以,人们对《读者》的期望值就越来越高:这些议论是否正确,这些期望是否切合实际,为弄清真相,笔者在中国编辑学会第九届年会在兰州召开期间同《读者》现任主编彭长城交谈了整整一个上午,并一口气读完了他赠送给我的师永刚著的《读者时代》,同  相似文献   

19.
《新闻采编》2006,(2):45
在《读者》创刊25周年之际,该刊4月的发行量超过1000万册达到了1003万册,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期刊发行创下的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20.
林泉 《传媒》2002,(11):18-20
申江服务导报(以下简称《申》报)从 1998年 1月 18 日正式创刊至今近五年来,发行量从试刊时的7.2万份一路飚升,到2001年底已达45万。在经济效益方面,《申》报创办当年不但收回了投资,而且创利400多万,2001年税前利润达4800万,数年的成长业绩足以同一些上市公司媲美。据上海团市委组织的“传媒力量与当代青年”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