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丁肇中教授曾说过:“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这是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必要性的最有力的诠释,而且也不断地激励着教育工作者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其实,自学能力就是一个人独立学习并获取知识的能力,甚至是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学论认为 :“教学不单是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的实质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我国杰出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明确指出 :“教师的责任不在教 ,而在于教学 ,在于教会学生学。”“教会学生学习”的核心问题就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无数事实证明 ,授人以“鱼”只能管一阵子 ,授人以“渔”却管用一辈子。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收到较好的效果。一、抓好学生的预习指导。预习是学习的首要环节 ,它对培养学生的自学…  相似文献   

3.
李彦 《宁夏教育》2009,(11):35-35
叶圣陶先生认为:“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的目的在于不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的教学过程,就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独立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过程,也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社会发展之需要,也是人终身教育之需要。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  相似文献   

4.
林秀乐 《考试周刊》2011,(20):146-147
自学能力是指能独立获取知识、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让学生明白在学校不仅要学习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学会怎样学习。教师教学生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不教",而让学生能独立学习。本文通过六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日常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英语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5.
钟常梅 《新疆教育》2013,(7):157-157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不单是传授知识,更重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的实质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我国杰出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明确指出:“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在于教会学生学。”“教会学生学习”的核心问题就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如果教师能够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使之逐渐具有自学的能力,不但能学好数学,而且会终身受益。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让学生获得自学的方法、技巧,养成自学的习惯,逐步提高自学能力,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语文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提高他们自学能力、进行独立学习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教会学生学习”是现代教学理论普遍关注的一个研究课题。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有道是:授人以鱼,一餐之需;而教人以渔,终身受益。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更要让学生“会学”数学,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具备继续发展的潜能。数学教学也只有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技巧并具备独立获取知识和  相似文献   

8.
<正>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获得新知识的方法。我们"教是为了不教","不教"是为了激发学生潜在的自学能力。学生一旦具备了自学能力,就能够在学习中独立自主地学习,就会不断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就能吸收消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如果把它用到习作教学中,同样会让学生受益匪浅。笔者就近几年来在习作教学中做的一些尝试,摸索出的一些方法。一、小学习作教学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能力乃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尤其是自学能力的培养,已引起了国内外教育界的高度重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古代哲学家、教育家孟子也曾说过”,授人于鱼,不若授人于渔”。所以,在教学中不但要教给学生文化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方法。这也就是培养学生形成自学能力。 所谓自学能力就是指学生按照学习规律,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组织自身的学习活动的特殊本领。怎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做法。  相似文献   

10.
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性 当今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单靠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许多知识要靠自己去学习,这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未来的文盲将不是不会阅读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因此,培养自学能力不仅是终身教育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古人云:“授之以鱼,只解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注重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也是现代教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在聋校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聋校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充分调动聋生的感知,因材施教,去开发聋哑学生的智力。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从而培养聋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2.
自学能力就是自己独立学习的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就能起到"教"为了"不教"的目的.在培养自学能力中,要教会学生阅读教材,整理知识;还要把新课内容当作新信息的思想,培养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应用新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教会学生学习,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学习者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有效地撷取新知识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为达到“教是为了不教”,我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而给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国内外许多学者也一致认为:“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自己不会钻研问胚和没有预习能力的人。”因此。数学教学不应仅仅停留于向学生灌输现成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数学的方法,培养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是数学课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下面笔者浅谈学法指导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5.
自学能力是指学生独立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责任.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要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入手,加强实验教学,指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使学生对生物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真正做到授之以渔,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我们都知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教会学生知识很重要,但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脱离老师的指导下也能继续学习更加重要,这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中学语文的学习也是如此,现在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老师的教学任务也很繁重,很多老师为了节约时间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教学的过程中倾向于讲解大量的知识点,而不是留给学生自己学习和想象的空间,长期下来就会使学生失去自主学习的能力,完全依赖老师的讲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学生语文的学习以及今后的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阅读一些课外读物等方式来增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语文知识。  相似文献   

17.
《学周刊C版》2016,(20):93-94
众所周知,高中阶段的学生有着较强的独立意识与自我意识,开始自己探索分析周围事物,并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了。所以,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多鼓励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是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要充分将学生的自学潜力挖掘出来,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作为物理教师,要传授给学生一些好的自学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不断丰富知识,增长才干。  相似文献   

18.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具有更重要的教育价值。因此,教学的目的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具有自主选择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9.
蒋翠花 《考试周刊》2011,(85):52-5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当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就要求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自觉探索知识的能力,良好的阅读是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学会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主要渠道,是语文教学的课外延伸和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了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的信息,老师应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  相似文献   

20.
自学能力就是自己独立学习的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就能起到“教”为了“不教”的目的。在培养自学能力中,要教会学生阅读教材,整理知识;还要把新课内容当作新信息的思想,培养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应用新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