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说到小学生的作文,内容不具体恐怕是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了,尽管老师和家长想了许多办法,可孩子们还是觉得挺困难的。前几天,在新华书店买了《女儿不是天才》这本书,书是讲一位作家如何培养自己女儿的一些经历,其中有不少篇幅谈到了教女儿写作文的心得。这位作家妈妈叫张世君,她的女儿叫蒙蒙,和我们年龄差不多。10岁的小蒙蒙已经写了两本书,一本是《告诉你,我不笨》,另一本是《告诉你,我不是丑小鸭》,读到这儿,你是不是特羡慕,其实,蒙蒙的妈妈在书里告诉我们,蒙蒙是一个很普通的孩子,并不是所谓的天才,作文写得那么棒,是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得…  相似文献   

2.
化难为易     
绘丹 《师道》2003,(6):59
现在想出版一本书太难,除非你有比较多的钱,自费出版圆“出书梦”。忽惊闻友人家6岁的孩子出了一本书,我自叹不如,飞速赶往朋友家探个究竟。问明我的来意后,孩子的妈妈满脸喜色,掩饰不住骄傲的神情。她拉我进门,热情地倒茶让座,然后向我娓娓讲述了孩子出书的始末。2月25日是孩子6岁的生日。那天,妈妈问孩子:“今天你想不想画一幅美丽的画?”孩子说:“想是想,就是怕画不好,怕妈妈笑我!”妈妈鼓励说:“没关系,你想画什么就画什么。”“那好吧。”孩子说完,用稚嫩的小手握笔在雪白的纸上画了两个椭圆形,一大一小,随即…  相似文献   

3.
胆小的妹妹     
我最怕什么?当然是我那胆小的妹妹了,一想起她,我就会毛骨悚然,每次见她,我就会“掉一地”的鸡皮疙瘩。每次她到我们家,打开门,听到她说的第一句话准是:“吓死我了!告诉你呀!我刚才在上楼的时候看到了一个长着绿色的大爪子的‘僵尸’从楼上鬼鬼祟祟地往下跳着走,好可怕哟!我还看见……”她就是这样,每次到我家来,都会告诉我一堆她在路上的“所见所闻”,都是什么僵尸呀、鬼呀一类的。有一次,我们俩在书房翻书,突然,她把《聊斋志异》给翻出来了,我笑着说:“你最好别看这本书了,小心里面冲出个鬼来!把你给吃了!”她虽然…  相似文献   

4.
年轻的朋友:你好!你来信问我,《赵丽宏自选集》什么时候能出版。我可以告诉你:这套选集,已经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书。过几天,我要去新加坡出席,"′99新加坡国际作家节"。我将带着这套自选集和来自世界各国的作家交流,并准备以这套书与新加坡的中文读者见面。你想了解这套书,那当然可以。这套自选集一共四本,共一百二十万字。这四本自选集,可以说是我这二十余年文学创作生涯的一次小结。编选这四本书的过程,也把自  相似文献   

5.
最近,初一(5)班吴宛谕同学出书的消息在文澜校园里不胫而走,如丹桂飘香,芬芳满校园。当我闻香寻访而去,找到这个小才女,她爽快地答应了我的采访要求。这个刚升入初中才两个月多一点的小女生,已经出版了四本书:《百馆游》、《小脚丫寻根》、《名篇伴我成长》和《向祖国妈妈敬礼》。  相似文献   

6.
前些时候,我遇到了一些不开心的事情,心情总是很烦,找同学谈,没用;找爸爸妈妈说,更没用;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一天,妈妈向我推荐了一本书———《童年,只有一次》,于是我就随手翻了翻,真好看啊,是一个像我一样的五年级学生写的,她的名字叫张蒙蒙。读《童年,只有一次》,我感到很亲切,特别是“哈哈镜”里的一组文章,我一边看一边忍不住笑,我的心情开始变得好起来了。看着看着,我还一边做起了白日梦,梦想着现实中的我就是张蒙蒙———“难忘的减负”里的张蒙蒙星期六和星期天都要上学,我也一样;“争朋友”中的张蒙蒙和几个…  相似文献   

7.
你们知道这张照片是谁照的吗?告诉你吧,那是我照的。照片上的人是我的朋友———小人鱼鲸星,那只小狗是我舅舅家的“淘淘”。让我告诉你这是怎么一回事吧。那天,我带着淘淘去崂山游玩。在海边,我看到一个小女孩坐在海边的礁石上。她长着大大的眼睛,头发是墨绿色的。淘淘冲着她大叫,我走过去和她攀谈起来,我们不一会儿就成了好朋友。她告诉我她是东海中的小人鱼,她听了她祖母的祖母的祖母(即《安徒生童话》中的小人鱼)的故事,非常向往陆地上的生活。她通过人类建的海底光缆看到了陆地上的繁华,于是她趁着家人出门的空儿,偷偷地…  相似文献   

8.
中班的蒙蒙聪明活泼,人见人爱,可最近总有小朋友告状,说蒙蒙把班里的玩具拿回家。这天,当蒙蒙准备离园时,凯凯对老师说,蒙蒙又拿了班里的玩具。老师叫住蒙蒙,果然在他怀里发现了一把小手枪。蒙蒙妈妈见状,厉声责问蒙蒙:“你怎么可以偷班里的玩具?”如果你是老师,你将怎样处理这件事呢?(河南齐迎霞)读懂孩子这本书幼儿有着自己的、不同于成人的年龄特征,如果不了解幼儿的年龄特征,而用成人的行为规范去衡量幼儿的行为,我们就会认为幼儿是在“犯规”、“惹祸”。其实,幼儿“惹祸”行为的背后大都隐匿着其年龄特征。蒙蒙的行…  相似文献   

9.
李霞 《辽宁教育》2006,(7):48-48
从音乐教室回到办公室,我心里仍然充满着深深的愧疚…… 下午第一节课是一年一班的音乐课。把学生带进音乐教室,当我告诉他们今天要学唱歌曲《柳树姑娘》时,一张张小嘴叽叽喳喳地说道:“老师我会唱!”‘老师我会唱!”看着他们那跃跃欲试、争先恐后的劲头,看着那一张张灿烂纯真的笑脸,我心里暖洋洋的,溢满了激情和感动。我笑着问他们:“你们是怎样学会的?…‘我们在幼儿园学过。”“那谁来唱给老师听听?”一只只小手争着高高地举起:“老师我唱!”“老师我唱!”我笑眯眯地盯住苏雪说道:“苏雪,老师请你来唱好吗?”没想到刚刚还满面笑容的她脸色一下子暗淡下来,她把小嘴一抿,躲开我的注视,轻声说:“我不唱!”我很纳闷:  相似文献   

10.
前年的一个深夜,一个老朋友打电话告诉我,他的孙女看了我的短篇小说《我和女儿,还有一只小狗》之后哭泣不止,久久不肯入睡,要我帮助劝劝。对她说几句话……朋友的孙女在一所小学读书,她在电话里哭着问我:真有小白云那只小狗吗?它是否真的死了?你真的就那么狠心把它关到院外?我告诉她。我家的确有过一只小狗叫小白,后来确实是死了,但我并没有赶走它。小说中的小白云是艺术创造,有些情节是虚构的,当然,小白云的原型和好些细节却来自于我家那只死去的小白……  相似文献   

11.
成才何太急     
候正龙 《教书育人》2005,(1):125-125
近来读报,闻知12岁的成都女孩古立坤,因为“讨厌”学校教学,“立志”成为中国第一位小自由撰稿人,“毅然”辍学回家,专心从事写作。12岁不上学就当专业作家,未免太早了点吧?孰不知,还有更早的:9岁的广州女孩张蒙蒙已经出版了三本诗集,8岁的高靖康,出版了新童话集《奇奇西游记》,更绝的是6岁的常州娃娃窦蔻,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第三十五回与第四十五回分别三次出现“你想什么吃?回来好给你送来的。”“想什么吃,只管告诉我,我有本事叫凤丫头弄来了咱们吃。”“你想什么吃,你告诉我,我明儿一早回老太太,岂不比老婆子们说的明白?”《红楼梦》的语言表达以北京方言为基础,我考察了同一时期的《恨海》《聊斋志异》以及现代的京味作家作品《四世同堂》《皇城根》,均未发现同类句式。这一小句“你想什么吃?”其表意指向具有二重性:一方面,问愿望(“你想……?”),另一方面又有特指(“什么”),表达方式在今天多用“你想吃什么?”来代替。但通过矩阵分析,又不是所有的“想NV”的句式都能用“想VN”来替代,更进—步说,并不是所有的“想VN”都能转换成“想NV”。这里从表意指向的二重性,联系其语表和语值来考察两句的动词入句规约。  相似文献   

13.
园园吃菜了     
午饭时间到了,今天吃的是孩子们平时最爱吃的土豆炖牛肉,看着这香喷喷的饭菜,他们几乎有点儿等不及了。可是,当我把饭菜端到园园面前时,她竟呜呜地哭了。园园第一天来园,长得又瘦又小,从早上到现在她还没有说过话呢。我以为她和其他的孩子一样是想妈妈了,就说:“园园乖,别哭了,你吃完饭,老师给你妈妈打电话,让妈妈早点儿来接你,好不好?”可她还是哭个不停。我用手臂揽着她小声说:“来,告诉老师,为什么哭?”她怯生生地回答:“我不吃菜。”原来是不吃菜,我为自己的粗心暗暗自责。我微笑着说:“园园最乖,就吃一点儿好不…  相似文献   

14.
笑比哭好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人生的开心事很多。外面下着倾盆大雨,我在家里写日记。忽然听到急促的敲门声,我打开门,愣住了,被淋成落汤鸡似的小文傻傻地站在门外,我连忙拉她进来,着急地问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可是她一直在摇头,眼眶也湿润了。我知道她一定是受委屈了,便把她带进房间,用干毛巾把她的头发弄干,让她换上干衣服,然后坐下来说话,可小文一直沉默不语。她的眼睛在告诉我:她很想哭,可是又不敢。我急了:“小文,你到底怎么啦?既然你来找我,那就说明你信任我,告诉我,让我好帮你啊!”终于,她在我的肩膀上哭…  相似文献   

15.
硬币“美容术”?你一定没听说过吧?悄悄告诉你:这是我从《今天写什么》上学来的一个小实验!瞧我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下班后,我给两岁半的女儿讲故事,随手拿起新买的《白雪公主》,津津有味地讲了起来,讲着讲着,看到女儿皱着小眉头和不太理解的神情,我似乎意识到了故事中情节和措词的难度,就笑笑说:“这本书太难了,你听不懂。”然后就拿起了《婴儿画报》给她讲。过了几天,我拿着一沓书,正要给女儿讲故事。她一眼就看到了《白雪公主》,抽出来说:“妈妈,这本书太难(男)了。”我点点头,她接着拎起另一本书说:“这本书‘女’一点。”这本书“女”一点@陈学敏$河北任丘华北石油综合十处第一幼儿园  相似文献   

17.
炎樱衣谱     
前言 我写过《炎樱语录》,现在又来写(《炎樱衣谱》,炎樱是真的有这样的一个人的。最近她和妹妹要开个时装店,(其实也不是店——不过替人出主意,做大衣旗袍禊裤西式衣裙。)我也有股子在内。我一听见她妹妹是同我们合作的,马上就说:“你妹妹能做什么呢?”炎樱大笑了,告诉我:“我妹妹也是,一听见说有你,就叫了起来:‘爱玲能做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迟来的爱     
上课铃响了,我刚走进教室,就听见有学生在喊:“老师,翟洁晰说她有点头晕。”我走近翟洁晰,关切地问:“是感冒了吗?发烧吗?”说着,我便用手去触摸她的额头,接着又说:“是老师送你回家休息?还是通知你妈妈来接你啊?”“老师,不用,我能坚持!”她朝着我甜甜地笑着,脸上洋溢起幸福的神情。“那好,如果坚持不住,就告诉我,  相似文献   

19.
妙语圆桌     
医生为年轻时的英国作家萨维奇治病。作家长期潦倒,健康状况极坏,好不容易才保住一条命。医生最后把一张医疗帐单送给他。告诉他:“我救了你一条命。你应当有所报答。”萨维奇送给医生一本书.恭敬地说:“我把命还给你。”这本书名是《萨雏奇的一生》。  相似文献   

20.
感动的3个字     
佚名 《良师》2010,(1):60-60
丽丽今天早上来上班时对我说:“你知道吗?我老公昨天对我说了3个字,让我感动得不行!” 我一听,就知道她要告诉我哪3个字了,就说:“不就是一句‘我爱你’吗?看把你感动的!” 谁知她一摇头,说:“老土了吧!昨天我过生日,老公拿给我一张银行卡,并对我说了3个字‘使劲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