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隐私观--从模糊日趋清晰 2008年5月,网上关于"校内网被日本人收购"的传言沸沸扬扬.传言说,"中国数千万精英的真实信息可被敌人掌握",并号召大家退出校内网.消息迅速在QQ、百度、新浪等论坛和网站,甚至校内网自己的论坛上传播.  相似文献   

2.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七月下旬联合举办了一次"中国教育报刊高级论坛",其中除领导同志和专家的精彩演讲外,几家报刊社的改革业绩作为典型案例,在与会者心中留下了较深的印象:湖南教育报刊社关于资产和资本经营的改革远远超出了选题策划与报刊营销的层面,他们在人力资源管理,内部分配,二级单位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及非公有制公司的组建等方面的实践,已经包含了大量的转制内容,是超前的,也是令听者解"馋"的.  相似文献   

3.
谈到衡量选题优劣的标准时,有专家提到"外延力"的问题,说:"外延力也可称做扩张力或可转换性,这是指选题有无在初版形式的基础上延伸出其他形式的出版物,这是考察选题生命力的又一所在."  相似文献   

4.
简谈"点式" "面式" "线式" "链式"选题策划延伸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题策划是编辑工作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编辑策划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图书的品质和销量,所以受到出版社和编辑的高度重视.而成功的选题策划方法随图书类别的不同也有许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有"点式"、"面式"、"线式"和"链式"四种选题策划延伸或拓展的方法,每种方法都有不同的特点和不少成功的案例.  相似文献   

5.
余人  段雨濛 《出版广角》2015,(14):12-15
"互联网+"时代,编辑进行选题策划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怎么找到创新点和如何"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创新.在"互联网+"时代,图书选题的创新可以尝试以下方法:一是积极借鉴成功选题的经验,二是迅速跟进社会热点,三是把握小众背后的机遇,四是在传统文化中挖掘潜力,五是在跨界思维中构建品牌,六是在综合实践中激发创意.  相似文献   

6.
这里的"大而全"是指部头大、涵盖范围广且内容全面的图书(选题);"小而专"是指部头较小、涵盖范围相对狭小且内容专一的图书(选题).这两类选题一直是科技图书出版的两大领域,各编辑同仁在选题工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做着这两种选题,不少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从理性角度对这两种思路进行分析、研究,相信会对选题工作有所裨益.下面以医学类选题为例试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7.
漫长的出版实践表明,"出版选题是伴随着出版人的出版行为的产生而产生的一种对出版内容的选择、缔造与创新活动."在现代出版流程中的"选题"所包含的内容已不再是一个题目,一个出版计划,而是指对与选题相关的各个环节的全程策划和创造,即对收集信息、市场调研、确定目标读者、制定选题、落实作者、审读书稿、加工校对、整体设计、宣传推广、印制、市场营销、网络协同多媒体出版、读者反馈等环节的策划,而这些环节都必须在"选题策划"的框架下操作和运行.  相似文献   

8.
2004年10月,三联书店出版了"绿家园"创办人汪永晨的摄影图文集<绿镜头>,这是一本关于环境保护的图书.除了选题的特殊以外,它最为吸引眼球的是似曾相识的书名,它将一度喧闹沉寂的"镜头"再次带到了读者眼前.  相似文献   

9.
"编辑"这个词作动词时,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对资料和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这说明,作为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其劳动对象是别人创作的作品;编辑所做的工作是为别人的作品"补漏拾遗、锦上添花",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为人作嫁".尽管,近年来"策划"概念的提出,使得许多编辑的工作重心从"事后把关"转到前期介入,成为选题策划的主动参与者,但这并不意味着编辑"为人作嫁"的角色定位有根本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1选题报告的概念与重要性选题报告也称"选题策划书",是编辑人员关于选题构思与设计的书面表达。经过周密的市场调查,精心构思策划出好的选题,并写出较有说服力的选题报告,既是编辑人员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也集中体现着编辑人员的创造创新能  相似文献   

11.
曾被出版界公认为巨大的潜在的农村图书市场近年来出现了衰落的趋势.本文从选题策略、内容策略、装帧定价策略三个方面对"三农"图书的编辑出版加以分析,提出了关于开拓农村图书市场、编辑出版"三农"图书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出版"走出去"战略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总结了出版界存在的对"走出去"对外宣传不够、外向型选题建设薄弱、缺乏精通国际出版市场的专业人才以及专业的版权输出中介机构不够发达等几个问题;并从政府作用、出版社自身外向型选题建设、出版"走出去"路径创新等几方面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3.
张静  王玉华 《出版科学》2007,15(4):32-34
"三农"图书的选题是"三农"图书出版、经营的生命线.当前,"三农"图书市场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选题问题.本文结合近年来我国"三农"图书出版的诸多实践和成功案例,提出现阶段我国"三农"图书选题策划的若干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李军 《传媒》2016,(20):14-15
一年一度的"中国期刊媒体国际创新发展论坛",已经成为中国期刊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交流平台.本届论坛围绕"跨界、融合、创新"这一主题,共同面对我国期刊乃至世界期刊面临的现状与挑战,共同思考期刊事业的发展和未来.作为国家报刊管理职能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作为期刊出版活动的参与者,我深深感到,这个主题恰当其时、恰在其位.这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学习和理解.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广播电视新闻类节目中,"说新闻"的形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一时间占据了各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类节目的主要位置.用说新闻方式播报的大部分都是一些社会新闻、民生新闻.当然,对"说新闻"的社会评价,目前并不一致,不少人认为"说新闻"是一大突破,一大创新,为新闻节目的改革开启了新思路;但也有人认为"说新闻"需要把握一个度,否则很容易庸俗化.  相似文献   

16.
九月的香山,风景如画。由中国出版集团主办的首届“图书选题创新论坛”9月13日—14日在北京香山杏林山庄举行。来自全国各出版集团、出版社的近百位代表汇聚一堂围绕图书选题创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中国出版集团党组书记、总裁杨牧之致开幕词,二十余位专家作主题发言。创新是出版的灵魂,更是出版的自救图书选题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赞同。数位专家都从图书产品本身的特点和我国图书出版界的现状出发,阐述了这个问题。创新是出版的灵魂。杨牧之总裁在致辞中说,选题创新的探讨和实践,从大的方面来说是建设创新…  相似文献   

17.
一、一些电视媒体"疯"了? 1998年,<新周刊>杂志策划了一个很著名的专栏选题--"弱智的中国电视",还列出了中国电视的"八大病",并发出了"砸烂电视"的呼喊.笔者当时也是电视人,认为此刊此举纯属危言耸听,哗众取宠.  相似文献   

18.
聂震宁 《出版广角》2016,(23):21-22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建社30年之际,举办主题为"'文化走出去'——出版人的责任和使命"的论坛,是对中央关于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部署的积极响应,体现了一个出版社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体现了很好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也体现了出版产业经营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市场意识.  相似文献   

19.
选题策划——图书出版创新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题是图书出版的基础,是图书出版的“龙头”工程。选题策划是图书选题的主要来源,是编辑思维创新过程,是出版社坚持出版方向、实现出版任务的基本保证。因此说,选题策划是图书出版的重要环节,是图书出版的创新工程。抓住了选题策划就抓住了“龙头”,也就牵动了全盘...  相似文献   

20.
赵振宇 《今传媒》2007,(10):14-14
设立"评论记者"的现实依据 1995年,中央电视台设立新闻评论部,这是我国新闻媒体的一个创新.2003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推出以央视命名的"央视论坛",更为中国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的新闻评论带来了生机.但是,央视论坛在自己的实践中越来越背离了自己的宗旨,终于在2006年的新一轮改版中被取消了,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新闻界的一件憾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