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声音”是能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重要一节,但由于声音是看不见的,教学过程中可能会缺乏现象的直观性,阻碍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利用软件,把不可视的声音转化为可视的波形,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促进物理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2.
莫微佳 《教学月刊》2023,(10):43-47
“教—学—评”一致性要求教师精准分析学情和生成反馈,注重结果的生成过程。教师要明晰以数据赋能为背景的“教—学—评”内涵,建立以思维画像为核心的可视化架构,以精准定位让学习目标可视,以反复暴露让思维过程可视,以系统开发让学习评价可视。教师要利用情境化的问题或任务,让学生的思维在一系列学习行为中进行有效的、全方位的展示与暴露,并结合其迷思点,在高效的交互过程中实现思维共享、精准教学。  相似文献   

3.
许珊珊 《考试周刊》2024,(6):107-112
精准教学核心是基于学生学情而开展的教学设计、教学决策、教学指导、个性化干预和学生的学习补救及改进方案。“双减”政策实施后,初中英语教学出现新变化,包括课后作业控制下的作业数量、质量和形式变化、“双减”背景下学生学习从被动向主动转变。精准教学与效率提升依赖初中英语课堂提质增效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需要逐步打造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的英语教学方案,所以研究“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精准教学与效率提升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双减”政策要求教学活动更精细、作业设计更精简、学生评价更精准,而数据驱动的区域精准教学能支持师生开展精细化、个性化的学习实践,提升学习效果,为有效落实“双减”政策提供有力支撑。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双减”政策与区域精准教学的适切性,并剖析了“双减”背景下数据驱动的区域精准教学要求。在此基础上,文章构建了“双减”背景下数据驱动的区域精准教学模式,包含课前资源均衡化、课中管理科学化、课后评价精准化三个环节,提供基础服务、拓展服务和创新服务。随后,文章以跨学科项目课程“爱护水资源”为例,对该模式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对本次学习活动的兴趣浓厚且态度积极。文章构建的“双减”背景下数据驱动的区域精准教学模式为“双减”政策在教育实践层面的落地提供了可行路径,有助于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教育公平和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5.
黄卓 《广西教育》2024,(1):125-128
针对音乐教学存在的教学内容欠丰富、教学方法欠多样、教学技巧欠灵活等问题,教师可将可视化教学用于小学音乐课堂,使学生从“思维可视”“声形可视”“情境可视”中感受音乐,在多重感官刺激下领略音乐的魅力,在美好的学习体验中提升音乐素养。  相似文献   

6.
<正>大数据之“大”不仅在于数据量大,更在于数据的多样化及实时性。丰富的数据能让教育质量监测向过程化、常态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用好大数据能让教师精准定位教学目标,精准反馈教学效果,精准分析教学行为,清晰而系统地记录学生的学习成效和成长进步,从而精准提升评价品质。  相似文献   

7.
周立新  林洪春 《广西教育》2013,(41):70-70,72
“教学,其实是教师引导的艺术。”这句话凸显了有效引领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教师灵活的指导、精准的掌控、适度的点拨不仅能改善课堂的质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走到学习的最前沿,成为自由的探索者、快乐的创新者。在此,笔者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的教学实例,谈谈科学引领对改善学习状态,提升课堂质量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在“学为中心”理念下,好的课堂教学一定是需要“整块知识的学习”“整块学习时间”“基于学生‘困点’”“精准实施教学”的。那么,教师具体怎么做才能做到基于学生“困点”组织整块学习的教学呢?笔者通过学校语文教研组开展的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倡议书》一课两次的课堂诊课案例来分析,借助课堂观察这一评价工具,从事实出发,用数据说话,在实践中改进,促进教师课堂执教力和课堂效率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9.
数学学习不只在于对原有知识的掌握,更在于学习过程中数学思维、数学意识、学习品质的形成,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这是数学教与学的意义,也是新课标对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更是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基于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回顾与反思”环节便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基于小学数学“回顾与反思”教学的开展,围绕其意义、原则、方向、途径、策略及实践展开论述,旨在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0.
张小奇 《考试周刊》2010,(2):174-175
2009年10月份.著名教育专家张载锡老师来我校作了一场学术报告,其中谈到了中学物理教学如何改进实验可视性.增强试验趣味性,提高学习兴趣,消除学生思维障碍的问题。他认为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常有这样的情况,本质的因素隐蔽着,不易被学生认识,这给学习带来困难,因此我们必须设法使本质的东西显现出来。实践证明放大是使本质得以显现的一种途径.可以用直接放大和模拟放大的方法.从而达到实验现象“可视”的目的.消除学生的思维障碍。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教育目标转变与信息技术发展共同带来英语教学模式的变革。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有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受到持续的关注与探讨。研究认为,以英语学科能力发展为核心的“评—学—教”一体化理念,通过建设学科能力导向的测评工具和学习资源库,能够依托信息技术为教与学提供个性化服务,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依托大数据服务平台,实施“评—学—教”一体化实践,能够精准评价学生核心素养、推动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提升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深化线上线下融合教学。  相似文献   

12.
语课的创新教学,应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变传统的“教教材”为“用教材”;设计活泼多样的学习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沟通课内外,培养学生素质.这样,语教学效率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3.
因材施教是精准教学所追求的价值取向,然而,如何知悉学生的知识点掌握程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并引领学习者依循最佳学习路径则是教师面临的挑战。智适应学习系统支持的精准教学模式,包含“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以及“测—设—学—练—析—辅”六个步骤的进阶路径。以小学五年级数学“平均数”这一内容为例进行教学实践,教师借助智适应学习系统的数据分析,监测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环节,提升教学效率,可将精准教学落到实处。模式应用案例表明,其对提升学业成绩、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改善学习效果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不断应用,其便利性、高效性使学科教学效率逐渐提高,在国内掀起“智慧教学”的热潮。但“智慧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不精准、不适配等局限性。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精准锚定学习过程,让智慧课堂真正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成为一线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所在课题组针对“智慧课堂模式”进行深入研究,用技术赋能课堂“四精”,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为了更好地阐释“四精”在教学中的应用,本文以“平均数”的教学为例,具体展示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李玉平 《天津教育》2023,(32):113-115
<正>“双减”政策从作业减负、校外培训减负两个方面提出了减负要求,其核心理念是坚持以生为本,教师要客观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通过精准辅导逐步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准教学是指通过精准分析学生的学习起点和认知潜能设计相应的教学目标、整合课程资源并组织教学活动的教学理念,主张摒弃“一刀切”“超标教学”现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累有效的学习经验。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在“双减”政策的引领下组织精准的教学活动。本文从多个角度阐述教师在“双减”背景下组织精准教学活动的有效策略,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16.
唐永玲 《江苏教育》2022,(73):77-78
<正>在数学学习中,思维发展比知识获得更重要,思维品质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纬度。让思维可视,就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教学着力点,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有研究表明,被可视化的思维可以有效提高信息加工及信息传递的效能。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过程以看得见的形式呈现出来,促进学生更深度地投入学习,同时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水平,更好地调控教学进程。1.引导学生把心中的数学“写”下来,让思维可视其一,用算式记录思维过程,感悟计算算理。  相似文献   

17.
人机协同精准教学是人与机器相互协作、取长补短,形成正反馈关系,共同完成精准学情获取、精准确定目标、精准设计资源、精准教学干预的教学方式。其中,学情获取是开展精准教学的前提,教学目标是精准教学的起点与灵魂,教学资源是精准教学的客体与内容,教学干预是精准教学的核心。本研究设计这四个关键环节的实施过程,通过建立教学目标序列、颗粒化教学资源、层次化教学干预与差异化学习需求之间的动态映射与匹配关系,实现“按需定教”;构建了班级整体教学干预、小组分层教学干预和个体特征教学干预三层次人机协同课堂教学干预机制。教师还需结合课程特征、课程内容和学生认知发展阶段,依据学生的共性与个性开展教学干预,才能有效破解规模化教学与个性化培养这一根本矛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黄博 《江西教育》2023,(19):60-61
学生的“学习力”包括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学习动力是学生学习的“触发器”;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学习毅力是学生学习的“加速器”。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是“双减”时代数学教学的必然诉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毅力。  相似文献   

19.
杨雪林 《学周刊C版》2014,(5):108-108
有效提升数学课堂效率.要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所在。自主合作不仅使学生“学会”.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探究发现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还增强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了学生情感、认知、思维活动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0.
陈宏宝 《学语文》2008,(6):24-24
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人们对陌生的学习内容.总是充满着新鲜好奇的感觉,反之,对已经熟悉或自以为掌握了的知识内容,却容易产生倦怠和厌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认识、把握好学生这一心理特点.不断地呈现一些学生感觉陌生的问题.给予学生一些陌生感,让学生踮一踮脚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可以有效地激发求知的欲望、学习的兴趣.可以使课堂教学由“我为物用”转为“物为我用”。由“机械问答”为“活泼生动”,由“冷漠无味”转为“热情洋溢”.由“自顾自讲”转为“和谐共振”,由“一成不变”转为“变化创新”。引领学生向更深更广的知识去探求.向更高更强的能力去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