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舒竞 《东南传播》2021,(2):140-142
在传播学研究领域内,视觉修辞是指借助图像和影像符号向受众传递劝服性信息和话语,以达到心理认知层面上意义的生产与建构的传播行为。本文以电视节目《国家宝藏》为研究对象,采用肯尼斯·伯克的新修辞学"认同观"理论,从舞美设计、视觉符号和影像叙事的三个维度来探讨视觉景观上的创新性表现,以及对受众所产生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
张坤新 《新闻知识》2023,(6):54-60+95
视觉文化时代,公共事件的议题构造与社会动员的表征已由“网络造句”转向图像修辞。纵观近年来以熊猫“丫丫”为代表的公共事件,置身于文化语境、现实语境等具体语境中的视觉图像通过提供共时与历时维度的观照,推动指向社会矛盾的公共话语建构。同时,修辞主体主要通过对摄影影像、漫画图像以及拼接图像三种图像符号征用来激发公众的公共参与意识。此外,必须对“视觉转向”下公共修辞实践的潜在风险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3.
视觉图像的生成受制于自身物质性和替代性符号转换关系,具有符号语素结构性和组合性的话语建构基础,以及因此形成的象征性、典型化语义形态,需要在共同规则的语境中编制与理解图像意义,但也因此隐含了图像误读和被操控的可能。需要我们在深入研究与反思中认真思考应对机制和策略。  相似文献   

4.
表情包是产生于互联网语境下的多模态话语形式,将语言、图像、动作等元素融合,大大提高了话语表征的传播效果。网络表情包具有丰富的视觉特性,其使用体现了视觉碎微化的特征。用辩证批判的观点看待当前表情包及文化流行行为,表情视图的传播既有积极意义,如表情包的生产与使用能让青年群体不断产生自我情感满足、群体认同、社会安全感等情感能量,同时也要深虑当表情包极度泛滥时所带来的解构主流文化、消费与娱乐至上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沈东 《传媒观察》2013,(2):33-35
在符号学概念的引领下,笔者试从报纸视觉符号的传播语境出发,通过近期新闻报道案例分析,以此来探求其传播手段的生动性、多样性、互动性,进而达到新闻传播信息既丰富又精准的宗旨。文章分别从符号概念、多彩语境、视觉结构、符号诠释、意义构成等五个方面分析论证,从中找寻报纸视觉符号传播语境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6.
祁芝红  李智 《现代传播》2023,(11):20-30
译介是中国传播学学术话语体系建构的一个关键变量,同时也成为观照中国传播学学术研究在地演进及发展趋势的一个重要视角。应用CiteSpace探测传播学学术研究核心话语的分布状况、构成与衍变,配以重点文献文本分析发现:译介先导是早期中国传播学学术研究的显著特征,译入话语是中国传播学学术话语体系的主体构成要素。伴随着信息技术和传播实践的发展,中国传播学学术研究的话语对象日渐进入“以新换旧”的时代。原创性本土话语正在萌发,但短期内难以从基数庞大的译入话语中凸显,现有传播学学术话语体系总体上穿梭于引进与融创之间。伴随自主知识生产,话语译介将从以译入为主向译入与译出并举过渡。在未来以译为媒的话语旅行中,中国传播学学术话语体系得以不断成熟和完备。  相似文献   

7.
人们对图像的喜爱源于人类自古以来对视觉的偏爱和依赖,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让视觉传播大行其道.此议题通过聚焦媒体的图像报道文本发现,媒介技术制造的形式上视觉化和文本表达浅白化的泛视觉化图像,除了能迎合大脑的认知惰性以外,别无其他.要使图像符号具有语言、文字所不可比拟的话语构造力量,使受众从感观意识上升到理性认知,视觉修辞的基本策略是在图像符号中植入带有集体无意识的原型意向.  相似文献   

8.
胡雪瑾 《东南传播》2024,(2):137-139
视觉传播重构了网络传播语境,视觉引流成为支撑网络媒体盈利的主要途径,由网络视觉传播失范所带来的伦理失范、价值观冲突和文化休克,引发了视觉色情、视觉暴力、视觉欺诈、直播翻车、视频盗版、侵权等一系列问题。建构视觉媒介话语空间的网络伦理秩序是使网络社会溯本清源,进行网络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本文从视觉人类学的研究视角对网络视觉化表达、传播媒介与受众的互动关系、传播组织结构三个向度思考网络伦理的建构,提出受众逐渐从制度化约束向自觉化约束演进的网络伦理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9.
政府公信力话语权的建构,是一个政治层面的问题、公共服务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传播学方面的研究课题。要对政府公信力话语权建构的战略思想、策略、原则、程序等操作思想作出学理上的归纳,必须了解政府公信力话语权的建构所处的时代语境特点和传媒语境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媒介迭代背景之下,如何利用社交媒体的传播特性开拓中医药文化视觉传播的路径与策略。【方法】选择新浪微博平台作为数据来源,通过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数据结果进行定量研究,以数据客观地展示社交媒体上中医药文化视觉传播的现状并提出未来传播策略。【结果】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交媒体上中医药文化视觉传播有了更广的范畴,但是中医药文化传播需要新的研究视角。从微观层面进行探讨,助力中医药文化传播体系的建设。【结论】想要提升中医药文化视觉传播的效果,需要挖掘中医药文化中的视觉元素,把视觉元素提炼出来与艺术结合,最终呈现出大众可以接受的视觉传播信息。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9,(9):82-89
语图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哲学、图像学、符号学、文学等学科领域中,语图关系都是研究的重点。在新闻传播领域内,语图关系的研究重点关注具体的文本中语言以及图像所达到传播效果,注重传播实践。而随着视觉修辞领域的兴起,语图之间如何共同作用才能达到更好的修辞效果,成为视觉修辞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研究视觉修辞中语图关系有必要立足于哲学脉络中两者之间关系的考察,弄清语言和图像发展的哲学脉络。本文从哲学视角试图勾勒出语图关系的发展史,弄清其学理脉络,并对视觉修辞领域中语图关系的研究提出新的问题域,为语图关系研究提供路径指导。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电视艺术理论名家系列访谈”之十一。在整合视觉文化研究与传播学的基础上,孟建教授创造性地提出“视觉文化传播”的全新理论构想,从视觉文化传播的语境与表征出发,上升到合理的文化构成,以一种传播形态与文化生产的理论构建,证明了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国内新闻传播学CSSCI来源期刊为研究对象,着重从短期策略与长期目标两个层面,分析了新闻传播学学术期刊的国际化路径,即在出版语言、编辑管理与编排体例、评审队伍以及作者稿源方面寻求短期突破的基础上,更要从战略层面入手,开拓期刊海外发行市场,培育期刊核心竞争力,创新期刊开放存取的新出版发行模式。  相似文献   

14.
在图像时代的背景下,图像化的传播推动了视觉文化的发展。视觉文化传播现已成为当今传播媒介发展最具活力的方式,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结合时代背景,从传播学的角度切入,基于图像时代、视觉符号的文化传播理论与方法,对当下图像时代中面临的社会问题进行探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阿恩海姆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能够为图像传播提供方法论,即可以用来探讨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传播在知觉层面的意义生成及传播的有效性问题。这种研究深刻地触及到了传播活动的本质——意义的达成,这种研究对视觉传播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图像如何以修辞的方式作用于观看者?这一问题成为视觉修辞研究的逻辑起点。作为一个新兴的学术领域,视觉修辞学的知识体系构建,需要在认识论和方法论维度上给出回应。刘涛教授的《视觉修辞学》一书立足于视觉修辞的学术史研究,从修辞理论与修辞方法两个维度出发,旨在搭建视觉修辞学的知识体系。该书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文本分析范畴,而是重返视觉修辞的现实语境和传播场景,强调从视觉文本转向视觉实践(visual practice)的修辞研究取向,并在本土经验与理论话语的勾连结构中思考视觉修辞学的理论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7.
刘红霞  费郁红 《编辑学报》2007,19(6):410-412
作为科技期刊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科技期刊传播学研究是21世纪科技期刊研究的发展方向之一.以传播学理论为依据,提出以科技期刊传播学原理、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研究等6个研究层面构成的科技期刊传播学的学科框架.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视觉传达艺术突破传统单一的印刷平面,囊括了以视觉媒体为代表的几乎所有大众传播形态,拥有文本与媒介双重身份。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研究其叙事策略,并着重探讨视觉传达设计的平面化叙事方式、视觉幻境、符号意义和文化悖论等身份认同问题。  相似文献   

19.
视觉与美学是国家形象研究绕不开的维度。以Twitter涉中议题下106562张图片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计算美学方法,对社交机器人在涉中议题上的视觉传播活动进行考察,并比较人、机用户在视觉表达上的异同,探析机器用户的美学策略对传播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机器用户在涉中图像上已展现出有别于人类用户的美学策略,在亮度、饱和度、色彩使用等特征上形成了差异化的美学风格,这种美学风格被证明有正向的传播效果,更易获得社媒用户的点赞并触发再传播。美学策略的自动化令国家形象的对外建设、全球传播面临新态势,甚至可能将人类的视觉审美、创作与传播活动推置于主体性危机之中。  相似文献   

20.
陈长松  周浒  虞越 《今传媒》2016,(5):14-15
视觉转向的深刻变化使得视觉素养问题成为当下研究的显学.进入图像时代后,新闻教育也要顺应图像崛起做出相应调整,传统以文字为主要媒介的素养教育方式需要向以图像为媒介的视觉素养教育进行转型.视觉素养也应成为当下新闻教育的重要一环.本文旨在从新闻教育中的视觉素养教育为切入点,分析新闻专业学生视觉素养教育的起点、路径与落脚点,以期寻找出提升学生视觉素养的方式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