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家庭与家教》2006,(10):51
日前,一项对上海10个区县1000多户家庭进行的教育投资抽样调查显示:家长普遍舍得对孩子进行教育投资,但在营造家庭文化氛围、腾出时间陪伴孩子等方面的“软投资”明显不足。现象一:中学生小王想买一套四大名著精装本,却引起父母不满:读这些与课业无关的名著有什么用?小王满是委屈:难道我的眼里只能有课本吗?不少家长给孩子请家教、购教辅书、买滋补品等很舍得花钱,但对营造家庭文化氛围整体投入不足,调查表明,家长看书读报每天2小时以上的只有5.1%,藏书200本以上的家庭只占14.5%。点评:现代家庭应将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家长要做“有心人”,…  相似文献   

2.
观点跟帖     
《班主任》2014,(6):48-49
正季广花:先从改变家长的模糊认识入手当孩子要买名牌运动服时,家长会说:"再苦不能苦孩子!"当孩子要买玩具赛车时,家长会说:"人家有咱也得有,不能委屈了孩子!"当孩子考取好成绩时,家长更会毫不迟疑地倾囊而出,给予物质奖励,他们会说:"一切为了孩子!"这仿佛成了一些家长生活的唯一宗旨。于是,家长们便对孩子有求必应,恨不能将孩子泡进蜜罐里。然而,如果家长对孩子提出的不正当消费要求也给予无限  相似文献   

3.
面对琳琅满目的零食,孩子很难控制自己的购买欲,作为家长该不该给孩子买呢? 零食不可完全拒绝 零食种类繁多,有些家长是只要孩子喜欢吃就给买,从而造就了不小"小胖墩";而有的家长除了一日三餐,不愿意给孩子吃任何零食,认为零食全都不健康.  相似文献   

4.
一、主题的确定 在做班主任的一年中,经常遇到学生欺骗家长要钱的情况.有的学生家里十分困难,但却肆意花钱,骗家长的钱,比如学校要交2元钱,而学生回家却说交3元或5元,用剩下的钱上网或买别的东两,更有甚者用来买烟.即便是在其他班级,在现在的各个学年中,这种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  相似文献   

5.
现在不少家长太好说话了: 孩子说:“我要吃蛋糕。”父母说: “就买,就买。”孩子说:“我要那个会摇尾巴的小狗玩具.”父母说:“好的, 好的.”孩子说:“我要到游乐场玩。”父母说:“马上去,马上去。”要问这些家长为什么对孩子百依百顺,他们大都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说:“不顺着不行啊,否则非闹得天翻地覆不可.”他们不知道正是家长这样一味迁就, 过度地满足,养成了孩子专横跋  相似文献   

6.
我家孩子在学校表现很是乖巧,很听老师的话,可是一回到家,大部分时间都表现得很"叛逆",在家里做自己应该做的事爱提条件.比如我提醒他糖纸要丢入垃圾桶中、关门要轻一点等,他总是提"妈妈给我买玩具我就……",请问做家长的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7.
我家和王慧阳家离得很近,我们经常一起去游泳。吃零食时我们也"有福同享":他要买一袋署片,我就买一包虾条;他要买一瓶汽水,我就买两支雪糕……没的说,我们俩可以称得上是"铁哥们儿"了。有一次数学考试,我忘了带格尺,本有的自  相似文献   

8.
买手机     
在女儿即将去延安中学读书的2000年暑假,尽管当时的《文汇报》在前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分别在《社会生活》和《大家谈》栏目发表了《攀比:小学生买拷机中学生购手机——这种现象当引起教师、家长重视》及《中小学生买拷机手机正常吗?——教师:要加以引导;家长:会影响学习;学  相似文献   

9.
故事的魅力     
开学没几天,我接到了一位家长的电话:徐老师,我是徐潇的妈妈。对不起,要给您添麻烦了。我那倔孩子,这几天正跟我闹别扭呢!吵着要买MP4。听说买那个得花好几百块,咱们农村家庭可比不得城里  相似文献   

10.
这几年,我们不时发现不少幼儿带钱上幼儿园。与家长交换意见时了解到,幼儿带钱的原因有:一是家长认为幼儿要有零用钱,钱是家长主动塞给孩子的。二是有的幼儿上幼儿园时讲条件,要求买这买那,家长为了赶着去上班,就用钱来打发孩子。三是少数幼儿趁家长不注意,悄悄地从家里拿了钱。通过观察,我们认为这样做的后果很不好:一是幼儿年龄小,控制能力差,教师组织教育活动时,他常常拿出钱来玩,影响活动的  相似文献   

11.
很佩服有这样一位家长,当别的父母都在为孩子获得了好的成绩而忙不迭地买这买那以示嘉奖时,他却表示:“这是他应该做的,我为什么要帮他买东西,是他在学习,又不是为我学。”  相似文献   

12.
在家庭教育中,要不要对孩子进行金钱和消费的教育,家长的看法是各不相同的。有部分家长是反对进行这类教育的。中国传统教育明确主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追逐名利是小人行为。让孩子小小年纪接触金钱,会染一身铜臭,孩子哪里还有心思学习呢?所以,虽然家长为孩子买吃买穿、缴学费、培训费、花钱游乐、买保险等,日常经济生活无处  相似文献   

13.
诱惑挡得住     
抗诱惑力是指人们对来自外部的干扰、引诱的一种自制和抵御能力。受年龄特点的制约,孩子抗诱惑的能力较差,看到同伴漂亮的衣服、好玩的玩具就会吵着要大人买。为此,家长必须对孩子加强抗拒诱惑能力的培养。 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不能无原则地应允,要分清什么该买,什么不该买,不该买的东西坚  相似文献   

14.
三毛文集《哭泣的骆驼》中《大胡子与我》一文有这样一句话: "一起出门去买东西,他这也不肯要,那也不肯买,我起初以为他责任心重,又太客气,后来才发觉,他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情愿买一样贵的好的东西,也不肯要便宜货。"  相似文献   

15.
冼永贵 《家长》2013,(5):17-17
孩子之间的互相攀比不一定是坏事,但关键在于他们在比什么、他们该比什么,这需要家长正确引导。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儿子放学回家对我说:"爸爸,给我买个带拉杆的书包吧。"我说:"你的书包不是上学期刚买的吗?为什么又要买新书包?"儿子说:"我们班  相似文献   

16.
也许孩子抽一支烟,玩一次麻将,旷一次课,打一次架,只是小事一桩。殊不知,小事与大事有着内在联系,孩提时的行为与成年时的品质有着某种关联。人都是由小孩子长成的。我这一辈子从事小学教育,成天接触的是孩子,还与各式各样的家长交往。一个深刻而又普遍的现象是:凡家长重视孩子小事的,一般孩子的行为都比较规范,学习也比较自觉。反之则往往因小失大,后悔莫及。以下列举一些很小的小事。偷偷拿家长口袋里的钱孩子们因种种原因会需要钱,或要买零食,或要买玩具,或要去玩……总之,他们有需要,就向家长要。家长随便给,就会助长孩子不劳而获的意识…  相似文献   

17.
许多孩子常常央求父母:“给我买台电脑吧!”电脑买回家不是做摆设用的,买不买电脑的前提条件是家庭成员能否正确使用电脑,因此买电脑的家长有必要对家庭成员做一次能力评估:1郾对孩子的自控能力进行评估。看看孩子是否能控制自己的欲望,是否能分清主次轻重。2郾对家长的控制能力进行评估。比如,家长中是否有一方的休息时间与孩子同步;家长中是否有一方懂得一些电脑和网络知识,等等。如果评估情况良好,那么就可以考虑买台电脑。买电脑的同时应制定好使用规则。具体内容至少应包含以下几点:1郾使用电脑应以学习为主,娱乐为辅。2郾电脑放在客厅…  相似文献   

18.
<正>如今,我们大多数家长对孩子都是百依百顺,要什么买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对孩子的要求从来都不拒绝,不管是有理还是无理,有时恨不得把天上的星星都摘下来给孩子。这可不是件好事,对待孩子,我们家长要学会拒绝,拒绝有时也是一种关爱。讲三件我和女儿之间的故事。故事1:这是女儿苏苏刚上学时发生的事,那年她6岁,有一次,我去学校接她,女儿出了门看到许多小朋友在买吃的,于是女儿就缠着让我也给买,我很生气,因为平日里女儿是不买零食的,并且要买的零食家里还有,就没有答应女儿的要求。于是,女儿越闹越凶,碍于面子,  相似文献   

19.
头一 :热闹的商场玩具柜前 ,一个5岁左右的孩子哭闹着赖着不肯走 ,非要父母买其中的一样玩具。年轻的妈妈连连劝说 :“我们家已经有许多这样的玩具了”。孩子说:“不 ,不 ,我就要买。”镜头二 :一个个孩子被家长接出了幼儿园 ,霎时园内的小贩笑眯了眼 ,在孩子们“我要吃这个”、“我要吃那个”、“我也要……”的叫声中 ,家长们纷纷掏钱……镜头三 :一孩子指着自己衣服的商标神气活现地“教育”同伴 :“我这件衣服是名牌的 ,你有吗?我还要爸爸妈妈给我买名牌鞋呢!”同伴不禁黯然无语。……类似的镜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能看见。有资…  相似文献   

20.
1.有一次在食堂排队买西瓜,听到大师傅对面前那个女同学说:要多少?女同学想了一下:就那块儿的二分之一吧。大师傅愣了一下,接着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