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Logistic模型,建立具有脉冲效应的可持续发展渔业资源管理模型.应用最优脉冲控制原理,得到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的最优脉冲捕获时刻和相应的捕获水平.通过数值模拟验证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文中建立单种群阶段结构模型,利用脉冲微分方程的比较原理,通过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对模型变换后的系统进行了脉冲控制.分别对其幼年种群和成年种群捕获问题,给出以最大捕获可持续均衡收获(MSY)为目标的最优捕获策略.  相似文献   

3.
给出单种群阶段结构模型,利用脉冲微分方程的比较原理,通过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对模型变换后的系统进行了脉冲控制.对成年、幼年种群同时捕获,通过状态反馈,得到了单种群阶段结构模型在正平衡点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通过输出反馈得到了相应的结论;并给出了脉冲控制时间间隔的上界估计值.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具有脉冲效应的渔业模型,利用最优脉冲控制原理,得出最优捕获时刻以及相应的最优捕获水平.最后,利用数值模拟验证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存在捕获的Gompertz模型,研究了捕获对此模型的影响,得出了正平衡解存在的充要条件和全局渐近稳定性,以及最优捕获策略.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行程时间预测的可靠性,构建了自回归综合移动平均与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性(ARIMAGARCH)模型进行城市主干道行程时间动态置信区间预测,其中ARIMA模型作为GARCH模型的均值方程用于捕获行程时间均值,GARCH模型用于捕获行程时间条件方差.运用昆山市交通监测系统中采集的实际交通流数据进行验证和评估.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ARIMA模型,提出的方法虽然不能显著提升行程时间均值的预测性能,但是在行程时间波动性预测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该方法可捕获行程时间异方差,从而能够预测出比ARIMA模型预测的固定置信区间更能反映行程时间观测值波动性的动态置信区间.  相似文献   

7.
建立存在捕获的时滞竞争模型,探讨时滞和捕获对此模型的影响,得出了满足一定条件的时滞使平衡点的稳定性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8.
利用模糊脉冲技术研究一类离散混沌系统的同步控制问题,建立离散混沌系统的离散T-S模糊动态模型,结合脉冲微分方程稳定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离散混沌系统同步的模糊脉冲控制方法,把该方法应用到Henon映射系统中,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脉冲微分动力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脉冲微分动力系统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脉冲时滞传染病模型,脉冲时滞种群模型以及脉冲自治种群模型.  相似文献   

10.
给出单种群阶段结构模型,分别对其幼年种群和成年种群捕获问题,给出以最大捕获可持续均衡收获(MSY)为目标的最优捕获策略.  相似文献   

11.
基于麦蚜生态系统突变模型,建立具有脉冲效应的麦蚜生态系统管理模型。应用最优脉冲控制原理,得到避免麦蚜爆发的最优喷洒农药时刻和相应的麦蚜水平。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害虫的生物控制和化学控制策略,考虑到杀虫剂对天敌的影响,利用脉冲微分方程建立了在不同时刻分别喷洒杀虫剂释放天敌的一个捕食者-两个食饵模型的脉冲动力系统,证明了当脉冲周期小于某个临界值时,存在一个渐近稳定的害虫根除周期解,当脉冲周期小于某个临界值时,系统是持续生存的.  相似文献   

13.
运用最优控制理论,对一类具有HollingⅢ类功能反应的捕食与被捕食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找到了其最优可持续收获策略。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加以脉冲控制后的一类生物捕食系统;利用脉冲微分方程比较原理;得到系统最终有界性及非负平衡点渐近稳定性的充分条件;进一步完善了此类模型的性态分析.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一类状态反馈脉冲控制的不育单种群模型,当害鼠的数量达到经济危害水平时,通过灭杀,从而控制种群数量的增长。首先利用微分方程几何理论和后继函数的方法得到系统阶1周期解得存在性,并给出了阶1周期解得渐近稳定性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6.
For a building structure subjected to impulsive loading, particularly shock and impact loading, the response of the critical columns is crucial to the behaviour of the entire system during and after the blast loading phase. Therefore, an appropriate evaluation of the column response and damage under short-duration impulsive loading is important in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the performance of a building system. This paper reports a dynamic analysis approach for the response of RC columns subjected to impulsive loading. Considering that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a column in a frame structure can also be affected by the floor movement which relates to the global vibration of the frame system, a generic column-mass model is used, in which a concentrated mass is attached to the column top to simulate the effect of a global vibration.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high shear effect under impulsive load, the model is formulated using Timoshenko beam theory, and three main nonlinear mechanisms are considered. Two typical scenarios, one under a direct air blast loading, and another under a blast-induced ground excitation, are analyzed and the primary response features are highligh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