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袁世凯的教育理念及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社会由封建向民主转型的过渡时期,袁世凯推行兼有现代与复古双重特点的教育理念及政策。一方面,重视现代教育,以适应现代竞争的需要;另一方面,实行复古尊孔以整合失范的意识形态;契合了民初中国民智未开、实业落后、价值失范严重的现实国情,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进步性,同时又不能否认复古尊孔有为袁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在于用暴力的手段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同时,它也对中国的政治现代化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进而对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历史的悖论——评梁启超的开明专制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明专制思想在梁启超的政治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梁启超将“开明专制”视为实现民主立宪进程中的必要步骤。其内涵是指在开明君主的统治下,实行一些开明的、带有资本主义民主色彩的统治政策,其实质是一种民主渐进的思想。这在专制之风浓厚的近代中国是有其合理性的。梁氏先后三次将这一思想付诸实践,但最终都归于失败。实践证明,以开明专制求民主政治之路是行不通的。因为,开明专制本质上仍是一种专制政体,民主与专制是对立的。不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和旧的统治秩序,而去实现开明的政治,这只能是一种违背历史客观规律的空想  相似文献   

4.
辛亥革命后,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在中国建立,但它如昙花一现,很快就消失了。其失败的表面原因是袁世凯上台建立了专制强权统治。实际上,其失败的深层原因在于,自古以来,中国社会的组织结构、政治文化和资本主义萌芽3方面均不利于民主因素的产生和发展,直到近代,中国的民主基础仍然相当薄弱。  相似文献   

5.
西方民主源于对封建专制的反抗,在资本主义的长期实践中,它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至今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研究西方民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妍  高磊 《绥化学院学报》2005,25(6):107-109
16世纪英法两国建立了君主专制统治,并呈现出相似的特点:一是封建君主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使教会民族化;二是封建君主与资产阶级关系密切;三是封建君主一反农本传统,采取重商主义政策,借以促进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鼓励资本原始积累。在专制主义充分展示其弊端的同时,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兴起,为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人格独立、个性解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民主政治观的一个核心内容.当时,它被引进到中国来,是属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范畴.今天,我们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仍然需要继承与发展五四的民主传统精神.所以,探讨人格独立、个性解放在现代中国的历史演变,是不无意义的.一辛亥革命以后,革命派和立宪派皆力主移植西方政制,加强国权,提倡国家主义.但是,民初的这种政治思潮,却成为袁世凯肆意实行封建专制,强化伦理纲常,企图帝制自为的舆论工具,致使民国徒有其名.  相似文献   

8.
自一八四○年外国资本主义大炮轰开了中国古老的封建大门之后,中国社会内部的政治经济结构便发生了巨大变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输入,打破了中国固有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系,动摇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经济基础,震动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由于外国列强肆无忌惮地攫取掠夺和封建统治者的昏愦无能,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趋尖锐。一八五一年一场以农民为主体的太平天国革命终于爆发,首次在全国范围内点燃起反对封建专制统治,打击资本主义列强的斗争烈火。广大农民的奋起,进一步打乱了封建专制的统治秩序。  相似文献   

9.
李大钊通过报刊积极宣传民主主义思想,介绍西方民主主义思想家,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北洋政府的官僚政治。在编辑风格上始终坚持鲜明宗旨和正确导向,使其刊物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色彩和民主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10.
现代民主制度基本原则略论李芳琪,李畅近现代民主具有多种含义。首先,民主的本质含义是指一种国家制度。国家制度的民主是最高层次的民主。国家制度的民主包括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近现代意义的民主是在资产阶级联合广大劳动群众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中建立起来的。为...  相似文献   

11.
三次贬谪是王禹偁的孤独心灵之旅,他贬谪后的诗歌创作,流露出一种把生命和情感对象化于国家的骚人情结。这是千百年中国封建专制统治下的以屈原为代表的精神文化沉淀。通过对王禹偁骚人情结的分析,以探寻其贬谪后的生命历程和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12.
宋朝的书院     
书院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教育组织模式。兴起于唐末五代,鼎盛于宋元,普及于明清,持续了千余年。与科举构成了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独具特色的两种教育制度。书院作为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一种教育体系,同时还是当时的学术基地,也是古代藏书和出版的重要机构,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书院研究可为当代高等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民族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发展、披荆斩棘、战胜无数劫难、形成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精神纽带。至20世纪初年,确立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崇高理想,适应世界潮流,为此而矢志奋斗,成为近代历史文化认同的一项核心内容。革命派人物首先运用西方近代民权思想和国家学说,剖析“朝廷”与“国家”的区别,向民众大力灌输民主意识。辛亥革命虽然取得了推翻两千年帝制的胜利,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建设一个真正民主、富强的新中国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经过无数艰苦摸索,开辟通向胜利的道路。这就为处于新的历史阶段的全中国人民树立了共同奋斗的目标,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无比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相似文献   

14.
汤鹏是中国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的重要成员,杰出的思想家、改革家,在他短暂的一生中,能面对现实、尖锐地批判和揭露封建专制王朝的各种弊端;勇于变革,提出以发展农业生产、推行富民政策为中心的改革设想;倡言平等,强调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地位。他和魏源,龚自珍等人一样,是对中国古代走向近代发挥了重要作用,又有典型意义的思想家。  相似文献   

15.
古代中国的道德教化是指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社会具有愚民性质的道德教育。道德教化主要是封建专制话语霸权下的一元道德价值和话语的不可通约所致。话语霸权是整个封建专制社会实施愚民教化的主要手段。统治阶级对话语的控制 ,促使封建话语权圈的形成 ,由此构建了统治阶级和平民大众之间无形的两套话语系统 ,从而随心所欲的“化民成俗” ,并抑制其他道德观念的影响。要消解话语霸权下的道德教化关键在于摧毁封建专制统治  相似文献   

16.
严复是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不仅在社会政治思想方面,而且在科学思想方面有独特贡献。严复在向国内传播西方科学的过程中,积极倡导引进西方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同时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对中国传统的学术理念进行反思,从而达到对中国科学的思想启蒙。综观严复的科学发展观,以进化论为基础,以科学思想启蒙为特点,以促进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目标指向,构成了中国科学思想的宝贵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的“华夷之辨”观是贵中华、贱夷狄的民族观、国家观,往往会给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带来沉重的思想压力。在封建社会的早期,少数民族统治者会千方百计地对这一观念加以淡化,起初最通常的办法是强调本民族与汉族同源,这也促使少数民族统治者推行汉化政策。后抓住华夷区分的标准重文化轻血缘的特点,以自己文化上的进步来争取“华”的位置,将“夷狄”的帽子扣在其它政权的头上。到封建社会的中后期,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华夷观发生变化。元朝在修辽、宋、金三史时,对三朝平等看待,各与正统,显示了元在大一统的情况下,已不看重华夷之辨。清王朝在完成中国的统一后,竟将夷狄的称呼加到西方国家身上,以至于与西方国家难以确立近代平等的中外关系,严重地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民本是君主专制时代提出的政治思想,具有封建社会特质,这是它的历史局限,因而许多人认为它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然而,民本思想的创立有其固有的价值,不过是在运用过程中沦为工具。随着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民本成为接受民主思想的支点,但中国民主进程的推进致使传统民本思想已逐渐丧失其影响、整合社会的功能。日益严峻的现代困境促动了民本思想的现代转换,而民本思想与民主思想之间的会通又为此转换提供了条件。要从完善人大制度、培育现代公民文化、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与法律化等方面加快传统民本思想的现代转换以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历史,从公元前221年建立的秦朝至清朝共二千余年。其政治体制,“天子独尊,宰相统摄百僚”的制度开创于秦朝。经过七八百年的发展,隋朝创立的天子之下“三省六部”制度完善了这种政治体制;创立的科举制度,空前扩大了社会基础。隋朝短暂38年,为隋唐统一天下的草创、为封建社会后期千余年的政治经济发展都作出了划历史时代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相对开明的时代,但是也摆脱不了封建专制的阴影。在唐代开明专制之下,有一个特殊的人群体,即在参与朝政中受到贬谪的官员。他们的进退出处及心路历程揭示了这种开明专制的本质。他们的诗创作,成为我国古代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民族化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