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熊科伟  张涛摄影 《中国广播》2013,(12):I0005-I0005
第四届中国广播学术研讨会12月1日在广州花都召开,本届研讨会总议题为“新媒体时代中国广播创新与发展”。下设“新媒体时代区域广播发展研究”“广播与新媒体融合的体制、机制和经营”“广播与新媒体的产业联盟发展战略”“网络广播的营利模式研究”“新媒体时代广播的内容创新”“新媒体时代广播发展的困惑与问题”“媒介融合时代中国广播的发展趋势”“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节目创优”等九大子议题。来自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学会、广东省广播电影电视协会等机构及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安徽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与媒体的近80名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参会。  相似文献   

2.
在2003年的媒体研究和实践中,有两个词成为最紧密、最频繁的组合,这就是“广播”与“发展”。正是由于十余年广播人的“不示弱”的精神,催生了广播发展史上一个令人兴奋时刻的来临:国家广电总局确定2003年为“广播发展年“。在年终岁末,回头检视一年来全国广播界的改革和发展成效,广播人欣喜地看到:“广播发展年”已成为中国广播事业和广播产业改革发展的助推器,广播正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3.
刘平 《新闻爱好者》2008,(10):53-53
广播发展与社会经济变革、城市化水平提升有着必然联系.同时又与广播市场细分、频率专业化等发展变革有着密切联系。进入21世纪以来.广播媒体在广电总局“2003年广播发展年”、“2004年产业化发展年”政策推动下。发展势头迅猛,新频率相继涌现,品牌节目和主持人影响力不断提升,显示了广播发展的强大势头和新鲜活力。  相似文献   

4.
叶帆 《中国广播》2011,(9):57-58
广播的收听与使用方式正在发生着史无前例的变化——从半导体、随身听、MP3到“网络广播”和“应用程序(如音乐生物钟)”,从汽车广播的车内移动收听,到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随意移动收听,“听广播”已日趋发展演变为“用广播”。听众对广播音乐的消费需求已逐渐走向多元。  相似文献   

5.
2003年是广播发展年。我们希望缘起于“2003(北京)广播发展论坛”的五篇文章,能为本刊的广播发展年的研讨,划一个圆满的句号。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为积极配合广电总局的广播发展年的工作部署,推动中国广播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先后在“聚焦”、“专论”、“决策者说”、“创新与发展”等重点栏目中,发表了近60篇文章,为广播改革建言献策。当读者看到这一期杂志的时候,2003年即将匆匆过去。明年,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继续关注广播媒体的发展趋势和改革进程,将一如既往地奉献专家、学者在这一领域的最新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广州地区广播业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地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其广播事业的发展也始终在引领全国潮流。本文分析了广州地区广播业的现状与特点,认为广州地区广播业在广播频道专业化运营方面通过“跨越”式发展来构筑多层面发展空间,实施跨区域合作以扩大地区广播影响力、跨媒体合作以实现资源共享、跨行业合作以加速频道专业化发展、走出直播室办“看得见”的广播等,促进了广播业的振业。  相似文献   

7.
广播发展趋势四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中国广播人正以全新的理念办广播。国家广电总局2003年实施的“广播发展年”、2004年实施的“网络发展年”和“数字发展年”,更是把广播创新推向极致,使广播呈现出许多新的发展趋势,本仅撷取其中四题,与广播人及关心广播的人共勉。  相似文献   

8.
李静 《中国广播》2011,(12):34-36
在深圳广播迎来自己的25周年之际,深圳广播人站在这个成长的历史节点上,尤其是站在新的媒体技术发展的前沿,对自身、对广播的“运”与“势”进行回望与前瞻:过去,广播是一朵绽放在天空的电波之花;未来,广播是一艘穿行在白莲花般的“云”朵中的媒体之舟。  相似文献   

9.
李玥  陆地 《视听界》2013,(2):26-31
在激烈竞争的新媒体时代,常有“车轮子拯救了广播”、“广播是夕阳产业”的论调。不可否认,广播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正在面临地位边缘化、经营单一化、生存地域空间有限等现实问题。对于广播而言,触及行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需要整个行业进行制度改革,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与艰巨性。但是作为一种发展规律,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生产力的变革。科技迅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广播的变革正在发生。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广播评论发展方向的探讨,结合《“12316”金色通道》这档广播评论类节目的主持实践,阐述了广播主持人即时评论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以及主持人在广播评论中该“如何说”“怎么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市、镇、村三级办广播,实现“村村通”、“户户通” 《视听界》:方局长,在全国同级广播电视中,常熟广播电视处于领军地位,广播和电视相互促进,良性发展,特别是广播的覆盖率和通响率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户户通”。请谈谈您对常熟广播的解读,以及目前“村村通”、“户户通”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2.
黄晓燕 《新闻窗》2009,(4):41-42
自2006年1月1日新疆第一家“城市广播”——新疆人民广播电台929城市广播正式开播以来,其收听率从2006年的第五、第六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三、第二位,再到2008年的综合收听率第一,929城市广播创造了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收听率的最佳成绩,一跃进入到“优势广播媒体”的行列。探析929城市广播的发展路径,其成功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准确把握广播发展的新形势与特点在当今各类媒体激烈的竞争中,广播由“广”而“窄”的趋势已成为其发展的主流,广播的针对性越来越强,受众群体也越来越多样化,逐渐表现出专业化、系统化、服务化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
“媒体融合”作为国家战略整体推进已经进入第十年。5G、云计算、AI技术的兴起与发展,推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向深度融合迈进。可视化是广播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广播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重要方向。广播如何通过可视化传播在全媒体传播市场抢占一席之地?本文首先探讨广播可视化的演变趋势,再在探索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广播可视化发展面临内容产品缺乏创新性,同质化现象严重、“用户”服务意识不足、传统盈利模式渠道收窄等问题,最后研究广播可视化的发展对策,以期待能为广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三网融合”的推进,使广播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对中国广播下一步的转型进行了探讨。认为:未来广播的发展势必在“三网融合”这一情境下展开’并由此派生出一系列的广播新理念、新模式、新产品、新形态、新内容以及全新的营销策略;中国广播如果不借“三网融合”的契机,改变既有生产与商业模式,将很难在未来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5.
全国各地广播电台。系列广播。格局的形成,是我国广播改革进程中的一次“裂变”。由此而产生了群落效应、自组织效应、系统整体效应等,使广播事业充满生机,出现了繁荣局面。“裂变”也使我国广播现有格局与社会发展及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不相适应的一面更加显现。最突出的问题,一是如何通过机制和格局的更新防止和制约广播发展中的“散”、“滥”现象,二是如何在现行管理体制下使广播事业的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大局呼唤着广播的“聚变”。“聚变”是在前者基础上的又一次飞跃。“聚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联合、协作与交流,而是运用电子新技术手段建立节目交换和合作网络,实现各台之间节目的嫁接与联姻。它不仅会使广播频率资源、人才资源、信息资源以及广告资源等得到有效利用和深度开发,而且将推动广播作为新闻传播事业向着既能更加繁荣又有利集中管理和指挥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姜山 《报刊之友》2013,(3):103-106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时代浪潮的汹涌袭来,传统媒介在白炽化的媒体市场竞争中为了谋求机遇,相继走上了与网络相互融合的探索旅途,其中网络广播便是广播媒体自身生存方式的一次嬗变。而“云传播”概念的提出,又为新的阶段网络广播的“全民化”、“个性化”、“多元化”发展铺平了道路,而这又势必使网络广播成为全面实现媒介融合发展战略的关键推手。  相似文献   

17.
林思含 《中国广播》2013,(12):17-20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媒体,新加坡广播仍能保持稳定的收听率和极高的渗透率,首先归功于新加坡深厚的广播传统,更得益于新加坡广播从未放缓转型发展的步伐。新加坡广播仍在坚守“内容为王、节目取胜”的准则,打好“网络”与“室外”两张牌,不断总结经验,酝酿下一次的技术变革。  相似文献   

18.
广播发展的新“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不久结束的全国广播工作会议提出,2003年是“中国广播发展年”。广播在经历了漫漫寒冬之后,看上去要迎来春回大地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外部条件与内部动因,广播此次回暖,不单纯是政策硬性要求的结果,也不仅仅是广播人热情召唤的回应。从更深层面理解,可以说是中国社会现状——经济、文化、技术等各方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历史选择。“城市化、老龄化、频率专业化、广播单纯化”成为广播今后发展进程中将要面临的新“四化”。  相似文献   

19.
2011年是中国广播业深化改革、稳步发展的一年,广播理论研究继续沿着务实与理性的方向发展。本文在2011年的中国广播理论研究的同时,集中对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的发展趋势、广播产业发展、广播多元化发展战略、广播媒介批评、广播战线“走转改”实践等五个方面的文章进行了梳理总结。  相似文献   

20.
当今时代,中国广播的生存、发展受到了各类新老媒体一一报纸、电视、网络等的共同冲击,使广播的发展处于一种尴尬的局面之中。面对困境,面对危机,路在何方?本文从广播产业“制播分离”“多元互动”“资源再开发”“内部管理流程再造”“延伸广播产业链”和“跨地区整合”等六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广播发展的新空间、新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