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段话: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  相似文献   

2.
叶长英 《快乐阅读》2013,(30):56-57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语文的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语文教师要依据语文教材,广泛探究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从而让学生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活动,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回顾、研读历次小学语文<大纲>和现行<课标>中"语文实践"概念的发展历程,对于该理念有更高位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回顾、研读历次小学语文《大纲》和现行《课标》中“语文实践”概念的发展历程,对于该理念有更高位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相似文献   

8.
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本是学生最直观的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借助语文课本资源,是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0.
高俪萍 《教学随笔》2014,(10):20019+19
《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我认为,《课标》提出的"实践"是指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是一种特殊的实践能力,应该包括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语文的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语文教师要依据语文教材,广泛探究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从而让学生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于丽 《现代语文》2006,(8):20-21
《全同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新课程重视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语文课程与学生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呢?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  相似文献   

14.
《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语文实践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应努力创设平台,让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和生活积累,尽可能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理解课文,  相似文献   

15.
语文来源于生活,它与生活息息相关,有生活的地方.就会有语文的存在。毕竟文字就是属于语文的。所以.语文学习是随时可以进行的.语文也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说话、书信、书箱、报纸、广告等等.语文无所不在。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  相似文献   

16.
语文新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结合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中更好地从事实践活动.更全面地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为此,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既是新课标的要求,又是促进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8.
一、把语文课变成学生自主探究的实践活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教材,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广泛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有利于构建开放的语文教学体系,使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文综合能力,进而培养其语文思维。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史课程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尤应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为主,引导学生多进行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形成,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