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看工程硕士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程硕士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工矿企业培养合格的工程师。企业界对工程硕士教育的关心和参与是保证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本文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着眼于工程硕士教育产生和存在的社会条件与环境,从文化传统和体制、政府、企业、学校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企业界对工程硕士教育参与不足的原因,并提出健全机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工程硕士教育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并得到显著发展。从1999年开始,我国71所高校开始招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中美两国工程硕士生培养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生源、课程设置和论文要求三个方面。美国工程硕士生培养对我国工程硕士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一是工程硕士招生和培养方式可以更加灵活多样;二是复合型人才应成为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三是优化工程硕士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是一种专业化的高等教育,其目的就是培养高质量的工程建设人才,为经济发展服务。从当前我国的工程硕士培养现状来看,在质量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何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成了当前工程说是教育的重点,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文章从当前工程硕士教育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工程硕士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对提高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和发展观全面推进工程硕士教育发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阐述了工程硕士教育的诞生与发展是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产物,是时代的要求。提出要树立全面的质量观,从用人单位、学生、学校三方面正确评价工程硕士教育质量;同时要树立科学发展观,从不同类型的人才需求出发,从培养模式、职业资格认证、学位标准建设等方面入手,全面推进工程硕士教育。  相似文献   

5.
探索开放式教育模式 提高工程硕士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北京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为例,阐述了北京大学如何从办学理念、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习实践等方面探索开放式、协作式的教育模式,提高工程硕士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满足社会与国家对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围绕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明确工程硕士教育的含义与定位、研究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改革工程硕士的培养,逐步形成相对独立的高等工程技术教育体系是工程硕士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工程硕士教育是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形式。保证工程硕士教育健康发展,对军队人才队伍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完善政策机制出发,建立健全院校和部队合力育人机制和工程硕士质量监控、保障体系,明确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研究可行对策,切实提高军队工程硕士培养的"含金量"。  相似文献   

8.
在系统分析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属性与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文章针对当前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存在的实际问题,结合高等教育逻辑起点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启示,进一步探究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西方早期的工程教育主要是企业培养模式,即学徒制。为了适应工业的发展,学徒制演进为学校工程教育模式,以"学院模式"和"实践模式"的相互妥协来平衡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矛盾。美国当代的工程硕士教育注重实践,中国的专业学位工程硕士教育模式偏重理论,比较研究表明,中国工程硕士教育应从改革教学模式、设计更有效率的实习机制、探索实行更为灵活的学制及推行有特色的差异化教育模式等四个方面优化工程硕士教育。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在呼包鄂地区开展工程硕士教育的背景与存在的困难,介绍了内蒙古工业大学工程硕士的生源组织、师资队伍、管理队伍建设以及培养特点等情况,提出在呼包鄂地区开展工程硕士教育的一些做法,说明了工程硕士教育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做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总结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以来各培养单位所取得的好经验,以促进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提升培养单位教育水平,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防建设做出新的贡献,同时表彰在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院校,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面向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开展了“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和“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领域”的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12.
社会服务是工程硕士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工程硕士教育质量标准的建立应以该取向为基础.本文阐述了工程硕士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工程硕士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具体表现.同时,还从政府和培养单位层面,提出将社会服务质量作为考察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3.
论工程硕士教育质量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工程硕士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实用的工程型人才。但是,由于教育资源的相对有限性、社会对课程设置的新需求、学生工作与学习的冲突,工程硕士教育质量问题常备受关注。本文从质量评估的依据,评估的主要内容,评估的主要方式等方面,对工程硕士教育质量评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我国的工程硕士的培养问题做了探讨。文章就我国现阶段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扩展途径提出了作者的看法,认为加大在职研究生培养,是一种投入少,见效快的研究生培养途径。并以工程硕士的外语教学为对象,探讨了工程硕士培养的模式与方法,对外语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发表了作者的见解,提出了改进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工程硕士教育的迅速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为适应这一新形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稳步扩大工程硕士教育规模的同时,不断创新工程硕士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并构建创新性工程型培养模式,从而克服了工程硕士和工学硕士原有培养模式的不足,实现了工程教育新突破,初步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工程硕士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6.
以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为例,介绍了吉林大学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院校,坚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通过对工程硕士培养的科学定位和工程硕士培养各环节的创新性改革,积极探索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且体现工程硕士培养特色的车辆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属性,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相对接的必要性,提出了工程硕士教育与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相对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工程硕士教育与设备监理职业资格认证的对接是工程硕士教育与国内职业资格认证的首次合作,对于拓宽工程硕士培养类型,有针对性地加强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有效弥补设备监理人员队伍高层次人才不足的问题,提升我国设备监理人员综合素质和竞争力,确保重大工程项目质量意义重大。二者的成功合作将为深入推进工程硕士与国内其它职业资格认证的合作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工程硕士培养体系改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中美两国工程硕士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培养信息、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等方面对比分析后发现,我国的工程硕士教育无论从课程设置还是从培养模式来看,都沿用工学硕士教育体系,虽然最终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但是实际上并未真正拉开工程硕士与工程类工学硕士之间的距离.工程硕士教育的定位应是介于工学硕士教育和MBA教育两者之间,要培养既懂工程又通晓管理的专业工程管理人才.应通过对课程的优化来达到工程硕士教育的培养目标,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高校的教育思想、培养质量、工作作风对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为使我国工程硕士教育健康发展,高校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必须对工程硕士教育的意义、目标及高校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应形成自身明确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