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飞 《记者摇篮》2006,(6):37-37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主要关注普通老百姓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它是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的显著区别之一,就体现在它的民生的视野、民生的态度、民生的情怀。以笔者之见,所谓电视民生新闻是带有本土化、人本色彩,为平民百姓所关注,并与之日常生活、生计相关信息的电视新闻报道。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生存环境,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群众有影响的事件及讯息;形…  相似文献   

2.
吴世友 《新闻窗》2012,(3):75-76
电视民生新闻及其特点 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新闻传播现象迅速发展,电视民生新闻报道民众生活中的问题,反映民众日常生活现状,深受民众的喜爱。电视民生新闻是“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形式上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民生新闻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目前我国的电视民生新闻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3.
周满 《新闻窗》2014,(1):82-83
当前,对于民生新闻的定义,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概念。但大多数人都将民生新闻看作是反映人民群众日常真实生活,表达人民群众诉求,以人民群众为关注焦点的一种新的新闻形式。对于广大的人民群众来说“民生无小事”,昕以民生新闻以其自身的特色,获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和喜爱。  相似文献   

4.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也就是要把“新闻眼”锁定在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上。如何写好民生新闻关键是要沉下去,按照“三贴近”原则,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业界和学界对于"电视民生新闻"的内涵,众说纷纭,且无定论。笔者总结了各种概念,基本共识是:民生新闻是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形式上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民生新闻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1。民生新闻,与其说是一种新闻样式、新闻体裁,倒不如说是一种新  相似文献   

6.
民生新闻,顾名思义,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它是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7.
究竟什么是民生新闻?主要观点有: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民生新闻是“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老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电视新闻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正时政新闻是关于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主要表现为政党、社会集团、社会势力在处理国家生活和国际关系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活动。而民生新闻则反映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从宏观上看,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似乎没有什么大的关联,时政新闻多反映的是党和政府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民生新闻则反映的是普通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可是从微观上看,二者却有着必然的联系,我国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都是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落脚点,因此,时政新闻在报道党  相似文献   

9.
民生新闻,简单地说,就是关注人民群众生活的新闻,反映普通百姓的衣、食、住、用、行,关注和表现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民生新闻成为颇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一种电视新闻类别,县级电视台因其具有地方特色和贴近当地人民群众的优势而成为民生新闻发展的阵地。要做好民生新闻,需要准确把握舆论导向,在互动性上下功夫,创新播报形式,并关注"小人物"的生活,做到"以小见大",从而获得老百姓持续的关注、喜爱和支持。  相似文献   

11.
<正>民生新闻,是目前各新闻媒体生存、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也是新闻媒体转变作风、服务群众的重要依托。然而,民生新闻的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一种瓶颈状态。怎样拓宽民生新闻的概念?如何使民生新闻突破发展瓶颈?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一、民生新闻的重要性1.民生新闻是媒体争取受众的有效手段。其内容上的贴近性以及形式上的亲和力,是受众关注度的重要保障。2.民生新闻是媒体保证正确舆论导向的坚强保证。网络时代,主流媒体面对的既是市场,更是舆论宣传的战场。媒体关注民生,群众才会关注媒体,有人关注,才谈得上舆论引导力。否则,所谓的"舆论导向",就成了自说自话、自我陶醉、自欺欺人。  相似文献   

12.
贴近性是民生新闻的一大特点,也是民生新闻的一大"亮点".很多媒体的民生新闻,贴近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环境,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与信息,体现了服务读者的意识与功能.  相似文献   

13.
放眼全国传媒界,无不在事关群众生存、生计、生产、生活、生命的报道上大展身手,"新闻民生化"正成为一种大趋势。国家通讯社同样探求着自己的"民生新闻"之路。新华社于2003年1月18日正式开播了服务新闻专线,集中播发民生消费、生活服务类稿件。而作为努力打造"新华社民生新闻总汇"的一个发稿平台,服务新闻专线创办以来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与民生需求同频共振,以百姓视角统领报道,一定程度上引领了"百姓实用新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叶丽  胡鹏程 《今传媒》2009,(9):74-75
民生新闻是"从群众的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形式上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本文从如何提高这类节目的新闻质量上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张长虎 《新闻窗》2014,(2):13-14
民生新闻,就是一种从大众情怀出发,去关注人民的生计、关心百姓的生存生活问题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的范畴,但从具体内容上,民生新闻锁定的是百姓的具体生活状况、生活空间,关注的是群众的衣食住行和喜怒哀乐,如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方面的问题,它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16.
民生新闻,简单地说,就是关注人民群众生活的新闻,反映普通百姓的衣、食、住、用、行,关注和表现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与其他新闻不同,民生新闻以其平民化特色和内容的贴近性,更受读者欢迎。因此,民生新闻也逐渐成为各类媒体体现人文关怀和民生视角的主要平台,成为争相竞逐的焦点,在媒体竞争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紧随时代与政治的时政新闻到社会新闻、再到民生新闻是我国新闻事业的大进步,是新闻贴近群众的一个最好说明,也是时代进步、社会进步的具体体现。但笔者认为,无论是针砭时弊敢揭盖子的社会新闻,还是关注百姓庸常琐碎生活的民生新闻,都是老套新闻的衍生品,机位并没有动,只是从俯拍到仰拍。应该说,是新闻的改良不是新闻的革命。  相似文献   

18.
党报是党的"耳目"、"喉舌",就应该高度关注和重视民生,下大力气做好民生新闻。《大连日报》走过了65年的历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她一直秉承的办报宗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关注民生,全面真实地记录着时代最强音。  相似文献   

19.
民生新闻,就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它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由于其与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有时处理不好会落入俗套,过于琐碎。如何让民生新闻在充分反映民生、民情、民意的同时,增加新闻的厚重感,突出自己的特色?本文着重从题材、内容、形式等方面阐述民生新闻策划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民生新闻因其关注民生、民情、民意,又有实际效果,颇受群众的欢迎。要想吸引群众的眼球,就需要民生新闻记者具备一定的采访技巧,这对于新闻记者来说,至关重要。新闻采访是新闻制作各环节的基础,提高民生新闻采访技巧,能够使新闻生动形象,引起受众的收视兴趣。民生新闻的采访质量直接决定着新闻的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