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2008年,一股好莱坞电影中国风席卷全球。《功夫之乇》、《功夫熊猫》和《木乃伊3之龙帝之墓》这些打着中囝文化深深烙痕的好莱坞大片终没有辜负好莱坞制片商和导演们的殷切期待,在一片质疑声中过关斩将,票房成绩是一路飙升,甚至大大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相似文献   

2.
2008年好莱坞动画电影《功夫熊猫》成功地打入国际市场,更是在中国取得了好的票房。它又一次向我们展示了好莱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完美吸收和借鉴。本文分析了《功夫熊猫》中中西文化的完美结合,并提出对策以促进中国本土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自从成龙主演的《红番区》、《一个好人》、《赎金之王》,李连杰主演的《致命罗密欧》等叫好又叫座的影片在好莱坞“登陆”,不但掀起美国新一轮“功夫热”, 更令成龙、李连杰的身价暴涨。李连杰最近更以750万美元(约5850万港元)的片酬接演了新作《The One》,身价与好莱坞很多大明星看齐。华人影星近年成为好莱坞的抢手货,除了擅武的成龙、李连杰、杨紫琼、洪金宝外, 还有“能文”的周润发、巩俐、陈冲等人。除了影星,华人导演也非常争气,吴宇森、李安等也纷纷担纲执导好莱坞制作。好莱坞正掀起着一股强劲的“中国旋风”。  相似文献   

4.
对于好评不断的《功夫熊猫》,本文试图采用文本分析方式,从形象性格、故事情节、主题意蕴等方面剥离《功夫熊猫》表面的“中国元素”,阐释中国元素与西方精神的差别,指出其创作中依然宣扬的是西方文化价值与审美习惯,从而说明《功夫熊猫》的非“中国元素”以及深藏于其中的好莱坞商业文化策略。  相似文献   

5.
吕昊 《海外英语》2012,(5):197-198
"功夫"与"熊猫"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中国符号,也是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形象大使"。《功夫熊猫》和《功夫熊猫2》中诸多中国元素的展现以及影片在全球放映的成功,让全世界领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不禁让我们去思考在现今全球化背景下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会大行其道好莱坞。其中一方面是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近年来的崛起。另一方面是美国文化自身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好莱坞梦工厂制作的动画片《功夫熊猫》背景设定在古代中国,讲述的是一只名叫波的熊猫临危受命成为动物世界武林盟主的喜剧故事。该片刚在北美地区上映,就以超出预期的6000万美元票房收入成为当周票房榜冠军。《功夫熊猫》在世界其他地区上映,票房同样一路走高。一时间,“功夫熊猫”热遍全球。“功夫熊猫”现象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2008年上映的《功夫熊猫》是一部由好莱坞制作的具有浓郁中国“味道”的影片。从审美感觉结构的历史性、现时性、动态性、潜在性这四种特性解读《功夫熊猫》,能够使观众加深对社会和文他的理解,为观众提供一种独特的视角,以及一种使用审美感觉结构进行文化透析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娱乐界     
中华影人冲刺好茉坞能到好莱坞发展,几乎是所有电影人的梦想。从功夫皇帝李小龙开始,中国影人就踏上了一条漫漫西征路。好莱坞毕竟是国际明星的大熔炉,是西方社会了解中国的最佳窗口。为此,中国影人不断摸索,不断提高,尝试改变自己,向更广阔的领域进军。今年,中国人再次露脸好莱坞,吹响了冲刺的号角。我们辑录其中几位明星的故事,以(xiǎng,请人享受)读者。李连杰成为《秦始皇》李连杰与大牌男星梅尔·吉布森大演对手戏《致命武器Ⅳ》后,《致命的罗密欧》同样取得了不俗反响,进一步奠定了他在好莱坞的地位。素有好莱…  相似文献   

9.
十一长假,闲来无事,陪儿子在家看一些最新动画片,先后欣赏了美国好莱坞制作的《功夫熊猫》和《新龟兔赛跑》,在全程充满笑声与惊叹之后,感想良多。  相似文献   

10.
导语2008年,凭借在《功夫之王》中的出色表现,头一次登上好莱坞银幕的刘亦菲获得了美国著名经纪公司威廉.莫里斯公司的青睐。3月初,刘亦菲与其签约,成为公司旗下继章子怡之后的第二位华人女星。目前,公司已将6个大片剧本送到刘亦菲手中。  相似文献   

11.
《八小时以外》2011,(9):114-114
很多影迷都认为《兔侠传奇》山寨了好莱坞的《功夫熊猫》,但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早在2008年后者上映前《兔陕传奇》就已经有了大概的构思和创意。  相似文献   

12.
一部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好莱坞动画片《功夫熊猫》,在中国引起一系列褒贬不一的争论。当代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全球化趋势,必然带来本土文化向世界性文化的演变,并被跨国文化生产机制成功纳入产业化链条,面对这一挑战和机遇所表现出的不同心理,反映出当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复杂性以及对待文化开放、文化创新的敏感态度。  相似文献   

13.
《功夫熊猫》的放映引起了新一轮的争论风波和功夫热潮,本文就《功夫熊猫》的成功原因加以剖析,认为《功夫熊猫》以其对中国武侠功夫的借鉴,对中国文化的深入开掘,对故事中蕴含的哲理的展现,以及对幽默搞笑风格的全面诠释使《功夫熊猫》一出现就受到众多观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14.
李连杰是继成龙,周润发后第三个勇闯好莱坞的香港演员。美国华纳公司高层人士在看过《致命武器4》的试片后,对片中饰演奸角的李连杰甚为欣赏,认为他的扎实功夫和身手非常了得,具有不可思议的美感,与成龙的搏击动作有不同的卖点,十分看好他在好莱坞的发展潜力。原本李连杰要接拍环球公司的《THE ART OFWAR》,但华纳火速拦截,替他选择了一  相似文献   

15.
我们能不能争取拍一部《袋鼠牛仔》去娱乐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小朋友,挣大把的澳元和美元?把约翰·韦思(好莱坞明星)气得从坟墓里跳出来,而不是等《功夫熊猫》们来了,我们捶胸顿足,吐口水,忙抵制。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看过的各种电影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国产动画片《大圣归来》。它压倒了当年的美国动画大片《功夫熊猫》,刷新了国内票房纪录,真是替咱们中国人争了一口气。看完电影后我心里颇为激动:"咱们中国终于有了可以与好莱坞动画大片、日本动画片一较短长的动画电影了!"为什么《大圣归来》能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呢?我想肯定不是偶然的。因为现在可以选择的电影或其他娱乐消遣的方式太多了,如果一部影片没  相似文献   

17.
从李连杰和成龙主演的《功夫之王》,到美国梦工厂的动画片《功夫熊猫》,功夫风潮并未停止,一些以功夫为卖点的电影又已经在紧锣密鼓地拍摄之中。此外,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武术这一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将作为一个特设比赛项目亮相。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外国人眼里颇有神秘色彩的中国功夫将在这个夏天之后,在全世界更快地传播开来。2008年的电影世界中同样如此,真的是:功夫之外,还是功夫!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在浙江杭州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包含丰富中国元素的动漫作品随处可见,一些海外的动漫大师和大牌动漫制作机构也纷纷表达了将制作推出以中国故事为题材的动漫作品,中国元素正渐渐成为全球动漫界热捧的焦点。无论是以"孙悟空"为原型改编的日本动漫《七龙珠》,还是取材于中国民间故事的《花木兰》,抑或演绎"中国功夫加上中国熊猫"的好莱坞动画大片《功夫熊猫》,都烙着深深的"中国印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世界动漫界源源不断地输送着丰富的养分。那么,蓬勃发展中的中国动漫,该如何发掘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宝藏,演绎和传承不朽的"中国魂"呢?在我国动漫行业发展早期,中国的动漫工作者就在这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成功的尝试,重温这些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也许会给我们一些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19.
资讯     
《大学生》2012,(Z3):144
《冰川时代4》强势回归与维达一起玩转超韧新时代好莱坞经典动画巨作《冰川时代4》于今夏暑期档强势回归,与生活用纸行业领导品牌——维达,携手玩转"超韧新时代"。这是继动漫火车和迪斯尼联合管理的《喜羊羊与灰太狼》、梦工厂钜献《功夫熊猫》之后,维达第三次与国际动画巨头跨界合作。  相似文献   

20.
张玉玲 《成才之路》2011,(28):95-I0024
暑期档的电影大战的战报落定,五部国产动漫电影票房不足9000万元,远远落后于《功夫熊猫2》5亿元和《蓝精灵》4亿元的票房。只有短暂发展历史的中国动漫产业迎战成熟的好莱坞大片,“就像一个六七岁的孩子与50岁的壮年人在较量”,年轻的中国动漫产业敢于“亮剑”就是产业的进步。也正是在这真刀真枪的市场比拼中,中国动漫产业收获了很多,产业的稚嫩和动漫产业人才的瓶颈也一览无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