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仓央嘉措作为一个达赖喇嘛,更作为一个优秀的诗人,一生富有传奇色彩,被世人所铭记赞扬,他的诗歌意义深刻,同时运用了各种修辞,使得语言更加优美隽永,文章拟以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仓央嘉措诗传》为底本,从五个具体的角度对仓央嘉措的诗歌,尤其是情歌进行修辞以及表达效果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计算机作为分析工具,对流传在藏族地区的第六世达赖喇嘛创作的《仓央嘉措情歌》进行了词频统计和文本搭配索引,并根据计算机的处理结果对《仓央嘉措情歌》的用词特点作出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仓央嘉措生活的时代背景、仓央嘉措自身的生活情况以及仓央嘉措本身的分析,认为仓央嘉措情歌并非大多数学者所认为的仅仅是表现作者放荡、猎艳行为的所谓"情歌",而是以情歌的形式表现了作者政治苦闷的政治抒情诗。  相似文献   

4.
仓央嘉措是一位被迫放荡的达赖活佛,虽尊为西藏最大的僧王,却徒拥虚位,处于第巴和拉藏汉的双重控制之下;由于政治抱负无法施展,才走上沉湎酒色的放荡之路;外现酒色放荡,内怀慈悲才情,以此反抗却授人口柄,遭至被废,在解送北京的路上英年早逝,充当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这些特殊的经历以及他的情歌共同激动了人们对他的同情与理解。仓央嘉措的情歌敢于打破传统、反抗现实、追求自由,在西藏人民感情中,历来有深深的共鸣。在情歌的传唱不绝中,仓央嘉措完美复活了。籍由此,在正统人士看来离经叛道的仓央嘉措,在藏民心中却被敬仰爱戴。  相似文献   

5.
仓央嘉措,藏族六世达赖喇嘛,他创作的诗歌传颂至今已有三百余年仍广受欢迎。仓央嘉措诗歌英译本屈指可数,《汉英对照仓央嘉措诗集》以于道泉的汉译本为底本,是国内第三个仓央嘉措诗歌英译本。本文主要从保留藏文化、异化文化负载词两个方面探析该英译本的文化追求。  相似文献   

6.
《仓央嘉措情歌》中作者通过情诗刻画和塑造了系列风格迥异的女性形象,不仅展示了女性的纯洁与美丽,同时说明了诗人对女性的关爱和尊重。  相似文献   

7.
《诗经》情歌与《仓央嘉措情歌》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情歌与<仓央嘉措情歌>分别是汉藏两族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民间情歌.尽管二者时隔共远,流传地迥异,但它们都具有群众性,各自为汉藏民众所喜爱,并且蕴藏着汉藏两族不同的情爱元素和民族文化信息.文章从思想内核、题材内容和风格特征等方面,探讨<诗经>情歌与<仓央嘉措情歌>在艺术追求上的民族特色以及两者艺术个性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8.
仓央嘉措的情歌,适合在微凉的黄昏听.这个时候,白天的喧闹,一一收敛.  相似文献   

9.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以其独特的身份和高超的艺术魅力成为藏族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其作品《情歌》中具有代表性的三大类意象,包括爱憎分明的意象、充满哲理的意象和形象生动的意象。  相似文献   

10.
《文学教育(上)》2011,(7):158-158
电影《非诚勿扰2》的热映让仓央嘉措声名大噪,并被网友们贴上了“情僧”、“浪漫诗人”等标签。日前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仓央嘉措圣歌集》却推翻了这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既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领袖,又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爱情诗人。本文从情歌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进行分析,以揭示诗人主体经历、性格与情歌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2.
西北民族大学陈晨、于洪志、陈琪在《谐体民歌节奏特征的时长表现》一文中指出:时长研究在增强语言的可懂度、提高语音合成的自然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诗歌语言是全民语言的特殊表现形式,诗歌节奏能充分体现母语者对其自然语言节奏的主观感知。本文以谐体民歌的代表作品《仓央嘉措情歌》作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3.
仓央嘉措作为藏族历史上尊贵的人间之神,以他超出凡俗的行动和瑰丽的诗歌想象刺破神的光环;作为一名浪漫的歌者,他的诗歌创作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成为人们心中不朽的王。由于藏传佛教独特的政教合一形式,铸就了藏传佛教的辉煌;也酿造了仓央嘉措个人的悲剧。仓央嘉措的一生,对于无常和死亡,常常在观想;对于门隅的春天也从不曾忘记。佛性与诗心,契合在俗世之王身上。  相似文献   

14.
仓央嘉措是藏族历史上一位非常著名的诗人,他创作的诗歌流传甚广,曾被选入多个读本,具有重要的认识和审美价值。文章结合仓央嘉措的生平,具体分析了他诗歌中的爱情描写和政治隐喻两个方面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仓央嘉措的诗歌用了大量隐喻,其中与爱情相关的隐喻最多。以认知隐喻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仓央嘉措诗歌中的隐喻,可以看到仓央嘉措诗歌反映了既追求爱情、又清醒随缘的态度。或许,六世达赖就是要以吟咏爱情的方式度化为情所困的众生。  相似文献   

16.
活佛     
莫怪活佛仓央嘉措,风流浪荡,他想要的,和凡人没什么两样。  相似文献   

17.
以诗歌阐述佛理弘扬佛法,在中国文坛佛界都很普遍。不管是汉传佛教还是藏传佛教,都有这方面的佳作。仓央嘉措诗作很久来一直被翻译成"情歌",但他的活佛身份宗教领袖的地位,让我们无法抛弃其佛学思想,本文从其生平和命运入手,分析了其诗作的佛学思想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仓央嘉措情歌>得以在民族民间中广泛流传的原因之一,就是比兴手法的大量运用,且技巧圆熟,通过运用比兴取得了完美的艺术效果:突出事物特征,塑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渲染具体情景,创设出深邃的艺术境界;描摹细腻情感,激发读者产生丰富联想;表达象征寄寓,突现歌诗的隽永含义;强化状物写景,烘托渲染整体气氛;再现多种意象,激发读者审美创造.这使得<情歌>具有了长久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仓央嘉措受到世俗大众的热烈追捧,探究其原因,主要由于仓央嘉措的传奇身世引发了大众探奇的兴趣及其既以身犯禁又以诗犯禁令关注者产生共鸣并沉迷。  相似文献   

20.
仓央嘉措是藏传佛教第六代达赖喇嘛,也是藏族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情诗绮丽动人、唯美传情,带有禅学意境,感动了后世读者。本文通过对仓央嘉措情诗意象的梳理,分析了动物意象、植物意象、自然意象、佛教意象、女子意象在诗歌中不同的表现作用,进而解读诗人独特的内心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