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民日报》对玉树地震的新闻传播体现了国家、民族一体化的宣传话语和媒介空间;而一体化的国家、民族也构成了一种社会与政治空间。此种空间的建构通过语言表述、报道对象的数量、评论、话语组接等方式达成。值得注意的是,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国家党政宣传强调了认同的同一性而淡化了身份及认同的差异性。同时,新闻表述多次出现人民、公民等指称,既体现了基于中华血缘的国家文化认同也体现了对公民身份的认可。与汶川地震的互文式表述以及上海世博等的语境衔接不仅在时间上构筑了民族国家一体化的历史血脉,也在空间层面构筑了国家民族的全球坐标。  相似文献   

2.
《人民日报》海外版对伦敦奥运的报道体现了中华民族一体化的媒介空间,此种空间的建构既与民族复兴的话语相组接,又与国际传播话语相对接。研究发现,奥运传播与中国建设成就的互文式表述、与十八大报道的语境衔接不仅纵向构筑了民族国家一体化的历史血缘,也在横向层面搭建了民族国家的全球坐标。值得注意的是,以海外版为代表的党报对外传播话语强调了民族认同的同一性而淡化了身份及认同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李庚 《现代传播》2019,(11):98-101
与国家民族历史叙事的紧密对应关系,使年代剧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具备了特殊的身份认同功能。因而,完成富有当代文化特质的意义生成,体现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和时代精神,对于年代剧的创作以及研究而言显得尤为重要。考察当前国产年代剧的创作实践,可以看到电视剧文本主要通过三种层面的意义生成机制,有效达成了其关于个体、民族、国家和社会层面的身份认同与文化表征。其一,采用编年体叙事框架,把较长的历史时段作为故事依托;其二,以"家国同构"的内在话语逻辑,将"小人物"与"大历史"相关联;其三,选择将"个体叙事"与"宏大叙事"相缝合的叙事策略,用两性情爱话语的"错位叙述"呈现个体复杂而幽微的日常生活世界,以此折射历史的变革,从而实现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构。  相似文献   

4.
对个人与民族国家关系的探讨贯穿了整个现代文学。本文选取老舍小说创作中最有代表性的三部作品《二马》、《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从民族国家语境的角度出发,从民族国家意识的产生、个人主义话语的兴起、民族国家语境中的惶惑、挣扎与抗争三个方面讨论该语境对老舍创作的影响,试图分析作为自觉的现实主义创作者的老舍是如何在小说创作中渗透民族国家的观念。  相似文献   

5.
中美就贸易问题进行激烈的谈判背后,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女主播刘欣与美国福克斯商业频道(Fox Business Network)女主播翠西·里根于2019年5月30日上演了一场备受全球瞩目的跨洋电视辩论。采用批评话语研究中的话语-历史分析法(Discourse-historical Approach,DHA)对这场跨洋电视辩论进行分析,以揭示其背后潜藏的话语、权力与意识形态的斗争。研究发现:1)中美女主播在辩论中呈现话语的冲突、反抗与协商;2)双方通过话语策略建构话语身份及合法化各自的身份和意识形态立场;3)中美女主播辩论是中美经贸摩擦在新闻场域的话语塑造与媒体呈现。  相似文献   

6.
多民族国家形象的内部生成机制是从民族视角讨论影响国家形象构建的诸多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国家形象从内部生成的过程,其本质是国内民众建立国家认同的过程。建国初期多民族国家形象内部生成过程中,政治传播通过多种手段来构建国家认同:传播阶级认同框架和革命话语来统领各族对民族关系的认识;以传播新生政权下的民族合作、和谐、平等关系来强化各民族的政治认同;将国家形象的内部生成与传播阶段性革命任务、政治统治有效性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多样的政治传播文本营造新型民族关系的舆论氛围;从党和国家层面为国家形象的内部生成提供政治传播的制度保证。政治传播在多民族国家形象内部生成中的角色要随政治结构、历史情境、传媒行为等因素的转变而作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7.
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社会是一个"公开展示的社会",也是消费文化盛行的社会,电视新闻、娱乐、电视剧、广告等话语形态在为社会消费提供展示的"舞台"的同时,电视话语也成为各种消费社会的"代言者".认同是人们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对自身角色以及与他人关系的一种动态的评估或判定,电视话语作为一种控制性的力量,观众在"消费"电视话语的同时,也建构了一个作为消费者个体和群体的归属感,同时这种感觉也成为他们评估和判定自己和他人关系的标准,也正是在这样的建构与互动过程中强化了观众作为消费者应有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性层面展开的算法研究中,算法与用户的互动常常被描述为一种“算法控制-用户抵抗”的关系叙事。本研究试图超越这种简化的二元对立叙事,将用户与算法的互动视作一种递归式的协商过程,使对二者关系的描述焦点转移到复杂的共生叙事上。通过对短视频平台影响者的民族志,研究发现和阐释了递归式协商的三个典型子过程:寻求双向理解、培养亲密性与动态调整,并由此揭示递归式协商是如何构成于算法脚本化的功能及影响者的情境实践之间的。递归式协商强调了影响者面对不稳定的技术环境的持续性努力,其意义在于人与算法的互动中产生了意图和行动的协作,并在来回往复之间提供了向前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时期,孙中山因其特殊的历史地位是国共两党共同认可的政治人物,成为具有强大号召力和凝聚力的象征符号,是国统区和根据地历史教科书书写的重要内容。由于国共两党阶级属性和政治理念的分歧,国统区和根据地的历史教科书所构建的孙中山形象也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叙述孙中山革命活动,存在“民族救星”与“主要领导者”的表述差异;阐释三民主义,存在全国民众的“精神导师”与民族抗战“旗帜”的书写差异;评价孙中山行为事迹,存在“榜样楷模”与“伟大”人物的表述差异。抗战时期中国历史教科书中的孙中山形象的不同呈现渗透着强烈的政治意图,反映出教育和权力之间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前期,新旧秩序之间争夺话语霸权的斗争随着殖民主义的溃败和民族国家的崛起呈现愈演愈烈之势:帝国主义、殖民话语对旧秩序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肯定;民族主义、革命话语对新秩序表现为视死如归的追求。百余年来,不断有人试图冲破“欧洲中心论”的藩篱重构叙事范式。民族主义往往被后进国家和地区用于新的叙事范式的建构。美国史学家杜赞奇的代表作《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以下简称《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就试图剖析这样一场思想和范式的变革。作  相似文献   

11.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前进方向和基本遵循。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运用视听手段,在国家形象建构、民族文化互动、民族国家认同、民族文化传播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蒙古族题材电影在少数民族题材影像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且具有典型性,“十七年电影”时期利用意识形态建构突出民族交往;改革开放后立足“文化叙事”体现民族交流;二十一世纪以来着眼“多元”与“解构”的叙事方式表达展现民族交融。研究这一题材影像内容,有助于分析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深化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理解,对厘清“中华民族”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符号化亦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4,(23)
本文以1927-1949年的《新疆日报》(原名《天山日报》)为研究对象,在解放前新疆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分析国家话语在新疆的建构与变迁,以及在不同历史阶段国家话语与地方、民族话语的对抗与平衡,从而揭示新疆问题与国家话语在新疆的叙述结构间的关系,获得对当前新疆问题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认知。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电视传媒的三种现代性话语及其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广泛流行的各种现代性话语,都同传媒密切相关.从"五四"启蒙时期现代性话语伸张的"科学"、"民主"、"自由"以及反帝反封建,到马克思主义倡导的阶级、民族、"平等"、"解放"话语,再到六七十年代的"四个现代化"话语以及90年代以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的现代性话语……这种种"现代性话语"构成百年中国求索现代化(现代性)道路的斑驳背影.在中国当前的电视传媒语境中,大致存在三种不同的"现代性话语":作为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以"现代化的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现代性话语;以追求文化认同、建构民族身份为代表的"民族主义"的现代性话语;90年代以后以市场化为其主要内容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又成为合法化的、主导的世俗现代性话语.无疑,正是这三种现代性话语支配或操纵着中国整个传媒的走向.本文主要探讨这些多元的现代性话语实践是如何建构电视传媒的;再次探讨它们与更为宏阔的历史与社会过程的联系,因为电视无法脱离这些过程.  相似文献   

14.
张心巧 《今传媒》2012,(12):150-152
长篇小说《白鹿原》作为新历史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作家们新的创作思路和还原历史原貌的欲望。《白鹿原》在整个文学史的革命叙事中处于关键的转折阶段,呈现出与红色经典﹑革命历史小说等不一样的风貌,在政治层面是对革命话语的翻转和颠覆,体现出消解神圣﹑解构既有历史观念的立场。本文将从阶级模式、革命对象、革命政党、革命者形象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陈忠实用他的笔,建构了一面反观现代革命历史的镜子,超越了当代文学史上传统的革命叙事话语体系,使得《白鹿原》成为一道当代文学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风景。  相似文献   

15.
政务微博传播困境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务微博传播存在身份困境、关系困境、表达困境和互动困境等四重困境.身份困境表现为开通政务微博的党政机构及党政干部作为实体主体与符号化主体之间的矛盾,以及作为实体社会中绝对的中心与作为虚拟社会中流动的节点之间的矛盾.关系困境指政务微博传播者与接收者的关系重构且关系脆弱,话语权利向接收者一方转移.公共性表达内容与个性化表达形式的矛盾造成表达困境.制度化响应与人格化互动的矛盾导致互动困境.  相似文献   

16.
王冬梅 《新闻爱好者》2011,(18):122-123
"五四"初期,初登文坛的女作家,以其独特的个体体验和女性特征,把母亲书写作为自己的园地,拓宽了女性巨大的写作空间,并一度成为她们在公共生活中的最纯表达、最佳表述和发言权。当现代的国家民族主义要求妇女以国民的身份承担为国家服务的责任和义务,母爱言说成为分享男权意识形态控制下的民族国家话语的权利工具,展现了女性独特的思考和参与民族国家建构的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17.
"五四"初期,初登文坛的女作家,以其独特的个体体验和女性特征,把母亲书写作为自己的园地,拓宽了女性巨大的写作空间,并一度成为她们在公共生活中的最纯表达、最佳表述和发言权。当现代的国家民族主义要求妇女以国民的身份承担为国家服务的责任和义务,母爱言说成为分享男权意识形态控制下的民族国家话语的权利工具,展现了女性独特的思考和参与民族国家建构的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18.
媒介话语建构的核心在于作为议程设置的媒体,在对客观现实进行信息符码编码过程中的信息选择趋向,及其确定如何与受众信息解码的反映形成有机互动。媒体深度融合而形成的融媒体生态从本质上促使社会治理,由传统意义上自上而下单向的强制性"管理"行为,逐渐向以合作协商和透明公正为核心的现代化模式转型。融媒体话语建构伴随这种转型凸显作为信息编码和传输机构的媒体如何反映国家、社会、公众三者之间,在现代化目标驱使下的社会治理中,行政成本与效能收益之间最优化良性互动机制的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张大千的敦煌临摹、考察活动多彰显以审美价值,往往被视为艺术家的临摹创作活动而不为学术研究所重。但张大千以其艺术直觉的敏感性,重新发掘了敦煌归义军时期供养人像作为生者真仪的特殊性。特殊性背后,体现的是晚唐五代归义军政权的在地化倾向。这一立足本土、强调文化主体性的历史现象,表现在张大千自敦煌归来后于川渝多地举办的临摹展览中,恰好呼应了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救亡话语以及吁求"中国文艺复兴"的心理诉求。由此,张大千的敦煌临摹活动及作品,与贯穿整个近代中国的民族话语达成了合流。张大千的临摹手法、取向、考察路数,多有争议。回到抗战时期西北考察的历史语境下,他对艺术现象的敏感,看似摹古,却参与民族文化身份的追寻与重塑,堪称学术史中的"预流"。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话语体系中,中国形象以"他塑"为主的局面源于中国在跨文化实践中主体性的缺失。改革开放至今,中国逐步摆脱不在场的尴尬处境,"崛起"为西方世界中的"强大他者"。中国的崛起虽然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框架起到了某种程度上的解构作用,但"中国威胁论"却再度升温,遮蔽了西方对中国进行的客观、公正的描述的可能。以"中国梦"为代表的叙事话语作为中国的民族身份的自我想象,规避了"和平崛起"所蕴含的"威胁"可能,将抗争性话语演变为对话话语,为中国与世界各个国家进行对话寻找到了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