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档案利用服务需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档案利用需求包括利用者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以及为了保障利用者全面、及时、准确、有效地查找到档案信息而建立的相关服务需求,即档案利用服务需求。档案利用服务需求特点既具有共性又有个性。满足社会的档案利用服务需求,档案管理机构要从档案利用服务需求共性和个性特点出发,建立起完备的档案检索体系和完善的咨询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
文章将二分网络运用到档案部门服务工作中,根据档案利用者的类型、需求特征和档案信息特点建立档案小众化推荐服务模型,通过物质扩散和热传导推荐算法的加权融合计算利用者与档案信息之间的网络关系,生成具有针对性的推荐列表,以期为档案部门向利用者提供纵深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档案利用者的不同需求动机出发,分析了不同动机下的需求差异和心理特点,并针对档案利用者的心理,提出了重视档案的收集和征集,丰富馆藏;加强检索工具体系建设;加大档案信息三次加工力度;建立独立的计算机工作站并与国院互联网络相联;提高档案馆人员的专业素质,开通网络咨询平台;及时开展多种形式的档案信息宣传六项满足档案利用服务需求的有效途径,为高校档案利用服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城建档案利用工作,是指城建档案馆为满足利用需求,向利用者提供城建档案信息材料,为利用者服务的工作。所谓利用需求,是指利用者为了研究和解决某些问题而需要使用城建档案。由此可见,城建档案利用工作的主要内容有两点:一是了解利用者对城建档案的利用需求。二是城建档案馆要有畅通的服务渠道,及时向利用者提  相似文献   

5.
程杰  姜波 《兰台内外》2010,(5):27-27
一、牢固树立服务思想 由于档案利用工作是以服务和满足社会各界对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为其生存与发展条件的,其实质在于提供档案以及档案信息为社会实践服务。这就要求档案工作人员坚持服务至上,以自身的服务活动为媒介,在档案信息资源与档案利用者之间架起一座座桥梁,从而实现档案的有效利用。树立服务思想,就是要求档案工作者,时时为档案利用者着想,千万百计为利用者服务,更好地满足社会对档案的利用需求,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兰台世界》2018,(Z1):95-96
<正>一、档案利用及其重大意义档案利用是档案利用者通过档案利用工作,系统查找、利用档案信息满足其利用需求的行为过程,也是档案信息资源潜在的利用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保存档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供给利用者服务,档案利用服务的核心是为了满足利用者的需求,在整个档案工作环节中,档案利用工作是档案工作的中心任务,档案利用是档案工作整个过程中的最终环节,是档案工作的归宿,是实现  相似文献   

7.
<正>档案利用服务工作是档案部门以馆藏档案信息资源为基础,以满足利用者某方面需求为目的,通过一定方式和途径为利用者提供服务的工作。两年来,各级各类档案馆在档案利用服务工作中积极拓展档案服务方式,服务环境得到不断优化,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8.
城建档案利用工作,是指城建档案馆为满足利用需求,向利用者提供城建档案信息材料,为利用者服务的工作。所谓利用需求,是指利用者为了研究和解决某些问题而需要使用城建档案。由此可见,城建档案利用工作的主要内容有两点:一是了解利用者对城建档案的利用需求。  相似文献   

9.
档案利用是档案管理工作中具有目标意义的中心环节,它包括了利用需求和提供利用两个方面。其中,利用需求是利用者为解决实际问题需要利用馆藏档案;提供利用则是档案工作者根据利用者的实际需求,将馆藏档案提供给利用者。这两者都需具有共同的基础,即馆藏档案。保管档案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档案利用,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种需求;档案利用及服务体现了档案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
档案管理的中心目的是档案的利用,利用的好坏决定着效果,利用的方式决定着利用的好与坏,也与档案服务的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利用的方式在不断地丰富与更新. 1.利用工作服务机制.要实现利用服务的目标,必须建立以利用者为核心的利用工作服务机制.这种服务机制的本质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利用者的需要,研究利用者的需求,实行全方位服务,方便利用者.建立以利用者为核心的利用工作服务机制,就要以利用者为中心,面对利用需求,围绕利用者开展利用服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利用档案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且也迫切期望方便/快捷地获取档案,这就给档案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服务要求.  相似文献   

11.
档案信息服务的人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军 《湖北档案》2003,(8):16-17
谢伦伯格在《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一书中,对于档案利用有以下论断:如果优先考虑文件服务工作的话,就应该以服务要求的特点而不是以材料的特点作为依据。谢伦伯格评判档案服务的好坏标准一定要“符合利用者的具体要求”——人性化。 一、人性化档案信息服务的特性 作为文献信息,档案信息服务指档案用户利用档案信息的过程。人性化档案信息服务首先要懂得利用者的需求或者是懂得如何获得利用者需求信息,使利  相似文献   

12.
档案利用者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利用者提供及时、准确、快捷的档案服务。了解档案利用者需求过程,分析不同利用群体的利用特点,有利于实现档案信息供求的良性循环。一、档案利用者需求过程档案利用者的需求一般情况下会经历五个阶段:需要、需求、询问、  相似文献   

13.
信息社会化就是在整个社会体系中,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全球信息化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新的希望和憧憬,更多的是机遇和挑战。现代信息技术为档案利用工作营造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一、传统的利用方式不能满足利用者的需求传统的档案提供利用方式主要有:档案阅览服务、档案外借服务、档案展览与陈列服务、制发档案复本服务、制发档案证明服务、档案目录信息服务、档案咨询服务。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一些有价值的信息通过网络传播,同时建立数字档案馆已是档案馆今后发…  相似文献   

14.
档案服务工作的几条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对档案资料进行编辑与研究和二次加工。档案信息经过编辑、整理、研究是一种档案化和档案信息再生的过程,可以使档案增值,最大限度挖掘其再利用价值。2开展多种性的咨询服务。档案的咨询服务就是档案管理人员接待利用者,解答利用者提出的问题,帮助利用者找到利用档案,为利用者出具证明、代查等服务,如建立咨询台、电话预约服务、有针对性地提供面对面式远程查询。3多媒体和互联网查询服务。利用档案光盘或通过电子信息传送利用信息阅览,复印远距离传送资历证明。4档案信息复制服务。为省级领导人工作调动编排原…  相似文献   

15.
档案利用者心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勇 《北京档案》2000,(7):21-22
档案利用者是档案利用工作的服务对象,是档案价值的体现者,利用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是围绕着利用者展开的.要想做好档案利用工作,就必须对利用者进行研究,了解其利用动机、需求产生的规律及其在利用过程中行为和心理的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6.
当前,档案的服务对象范围日益扩大,服务内容和形式更趋多样化,档案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如何有效满足社会的档案利用需求,成为一个现实课题被反复探讨和不断深入.本文认为档案的利用服务首先要了解利用者对档案的需求,而档案管理机构要从利用者的需求出发,寻求有效的途径,建立起完备的档案检索体系和完善的咨询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7.
机关档案室开放服务是指机关档案室向档案原形成机关以外的其它机关以及个人利用者提供档案信息,允许通过一定的手续利用档案,从而满足社会利用需求的工作。机关档案室的开放服务是在档案工作理论发展的基础上,以及政务信息公开的热潮中历史地被提上议事日程的。  相似文献   

18.
<正>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建立健全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明确指出提供档案服务是档案工作服务社会的核心内容,档案部门通过提供档案服务,才能充分体现档案和档案工作的价值。四川省档案馆更新服务理念,强化服务举措,塑造服务形象,努力打造档案利用便民新窗口。省档案馆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需求的利用者,找准档案利用工作服务的最佳切入点,创新服务手段。一是进一步拓宽查  相似文献   

19.
正档案利用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服务。因此,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的现实使命就是使档案利用工作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信息环境有机地结合,立足社会的历史变迁,面向社会信息、知识的实际需求,调整工作机制与优化工作方式,最大程度地提供档案利用服务。在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在档案利用过程中我们应作出的努力。一、利用者相关因素分析要想实现档案的利用价值,取得最佳服务效果,就必须研究和掌握利用者一方的活动规律。首先,考虑利  相似文献   

20.
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利用者提供及时、准确、快捷的档案服务。了解本地区档案利用者的利用需求,找准档案服务利用者的切入点,有利于实现档案信息供求的良性循环,使档案工作更贴近社会、贴近现实、贴近百姓,实现与利用者“零距离”接触,让利用者真正享受到方便快捷的档案服务,是我们档案部门所关注的中心问题。同时利用工作也是联系档案馆与广大利用者的纽带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