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回族在广泛的散杂居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与认同。婚姻仪礼是人生重要的过渡仪式,回族婚俗也是当地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詹姆斯·凯瑞首倡的传播仪式观的理论视角,分析散居回族在民族婚俗逐渐失落后,如何使用象征符号和外在表征丰富婚姻仪礼,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反映出的复杂的文化认同。并探讨回族婚姻仪礼现场的文化共享,如何影响了当地回族社群的内部秩序和回族仪礼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是我国当前思想文化领域的一项重要的战略性任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和思想力量,是我国当前乃至今后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在思想文化建设领域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我们要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构,以便更好地保护、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诠释好和传播好优秀传统文化。唯有这样,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当代中国社会,与现代文明建立起深度对话的关系,在传承的过程中得到创新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成人仪式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和深刻内涵。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参加"成人仪式"情况的调查,呈现当代成人礼和成人意识的发展状况,解析中国传统成人礼文化的核心精神,通过设计富有传统特色和时代气息的新成人仪式,探讨传承华夏优秀文化的方式和实践途径,并提出增强大学生感恩与成人意识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是我国当前思想文化领域的一项重要的战略性任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和思想力量,是我国当前乃至今后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在思想文化建设领域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我们要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构,以便更好地保护、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诠释好和传播好优秀传统文化。唯有这样,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当代中国社会,与现代文明建立起深度对话的关系,在传承的过程中得到创新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卢海英 《兰台世界》2013,(4):124-125
<正>成人礼是为了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仪礼[1]165。成人礼与出生礼、婚礼、葬礼并称为人生四大仪礼,它是个体由家庭进入到社会并且被社会承认的一个重要阶段和过程。一、成人礼的历史发展状况在世界上许多原始民族中,成年礼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人生仪礼。在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中华民族的土地上,成人礼以汉民族所实行的  相似文献   

6.
在线仪式:传统文化的网络新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线仪式在中国当前网络实践中表现出在线仪式行为、在线仪式事件、在线仪式场景等不同方面的发展路向,预示着网络传统文化传承中仪式转向的初步兴起。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在线仪式范式具有其重要的文化功能与文化意义:仪式性光晕在复制时代的回归;从媒介信息方式到媒介仪式方式的想象的共同体再造;传统的发明与电子传统的新构建。  相似文献   

7.
作为过渡礼仪重要部分的"成人礼",是青少年进入成年的通过仪式,存在于世界上大多数文化群落中,但在历史更迭中多有失落,现代成人礼的重建过程体现了传统仪礼资源现代转型的一个缩影。湖南卫视于2009年以来,率先探索"电视成人礼",以期实现成人礼在媒介文化逻辑中的复归与再建构;电视成人礼的意义生产也为趋于同质化的电视文艺开辟了新的突围路向,凸显出隐性德育、身份赋权、国家在社会中、社会整合等系列命题,体现了电视传媒在文化建设中的文化自觉,也提供了透视国家、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具体途径与媒介样本。  相似文献   

8.
岭南古琴文化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遗产中具有重要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宝贵遗产。在高度都市化的珠三角地区,岭南古琴文化空间具有与当代社会生活异质而又并置存在的独特性,体现出当代古琴传承人和爱好者们个人和团体的经济能力、政治地位、社会号召力,是当代都市的"异质空间",体现了岭南琴人的行为、经验、心理状况、集体记忆。这种作为文化记忆场所的"异质空间"具有特定的生成条件。根据古琴文化与文化生态条件的相关程度进行区分,具有密切关系的文化生态条件的整合即构成了古琴的"文化生态壁龛",它超越了实体空间的范畴,具有多方面的审美心理内涵:岭南琴人关于艺术与人生的洞见;士人的审美品位、风度与道德情操;相关的古琴文化知识。对古琴文化进行活态传承保护的空间基础就是建设岭南古琴文化生态壁龛,使文化形态、审美内涵、空间整合、社会生活条件和群体关系等文化要素得以有机地组织起来,这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琴艺术在当代保护、传承的生态依据,是传统文化在当代获得生存、发展生命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9.
传统婚礼有着亦礼亦俗的文化内涵。中国当代的传统婚礼实践有着复杂面相:乡村婚礼出现了许多时尚元素,但其基本构架并未发生实质变化,仍与传统婚礼一脉相承,沉淀着许多历史深远的礼俗,亦凸显了地方文化特色。在非遗保护的语境中,政府、媒体、地方文化人合力将传统婚礼非遗化、资源化,对其进行以雅化、文明化为宗旨的再造。儒家婚礼的主动复兴则是对儒家婚礼内在精神的张扬。传统婚礼的当代实践还体现出重建人伦价值的文化自觉。包括传统婚礼在内的传统礼仪的重建,是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文明的对话,对于解决当代中国的人伦焦虑和文化困境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作为过渡礼仪重要部分的“成人礼”,是青少年进入成年的通过仪式,存在于世界上大多数文化群落中,但在历史更迭中多有失落,现代成人礼的重建过程体现了传统仪礼资源现代转型的一个缩影.湖南卫视于2009年以来,率先探索“电视成人礼”,以期实现成人礼在媒介文化逻辑中的复归与再建构;电视成人礼的意义生产也为趋于同质化的电视文艺开辟了新的突围路向,凸显出隐性德育、身份赋权、国家在社会中、社会整合等系列命题,体现了电视传媒在文化建设中的文化自觉,也提供了透视国家、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具体途径与媒介样本.  相似文献   

11.
皮姝婧 《大观周刊》2011,(46):124-124
婚俗在族群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人生礼仪,通过了解婚俗礼仪人们可以看出这个族群如何选择人生传承及对待人生的态度。本文通过对当代瑞丽傣族婚礼的描述,探讨当代傣族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中进取的传承文化。  相似文献   

12.
丁书君 《兰台世界》2016,(4):122-124
古代中国缠足一事,作为极具代表性的身体实践的案例,以一种极端、另类的方式,记录和传承着古代中国社会特殊的集体记忆。其操演过程中复杂的仪式、文本记录的刻意美化,都使之具有了合理性与合法性,因而能够传承千年。考证"缠足"本身包含的集体记忆及其传承方式,有利于分析此记忆形成的因革,更加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及其文化,对我们今天的文化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非常重要的思想教育价值和功能,对其进行学习和传承对提升大学生文化认同将产生积极作用.本文在对封龙山文化历史作出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的现状,并着重就"创新封龙山文化传承,促进大学生文化认同"进行了研究,以完成文化传承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价值,构建高校新型素质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4.
传统文化是承载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与义务。非遗档案资源作为承载传统文化的载体,加强对其研究与开发,是当代档案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非遗档案资源在当代面临着生存困境和时代转型的双重挑战,科学有序地开展档案资源的收录与整理工作,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当务之急。我们要重申非遗档案资源建设与开发工作的意义,明确非遗档案整理工作的内容、目标及突出问题,依照分区域、分民族、分种类的档案整理思路,助推非遗档案资源库的建设,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读者来信     
封面反馈11点钟:令人深思的报道。农村改革仍然任重道远,特别是农村自然环境和卫生,需要参与建设的不仅是一些个人。开放的milo:如何在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保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重建故乡的重要课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乡土社会,仪式是比较活跃、比较普遍的文化事象,它贯穿于乡民的日常生活世界。仪式不但是乡民传承俗信文化,协调社会关系的重要传播手段,而且,乡村仪式的展演过程也伴随着丰富的信息交流和传播现象。遗憾的是,关于仪式传播的研究,一直被传播学者所忽视。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学术版图中,华夏传播研究以其鲜明的本土化特征著称。在我看来,华夏传播研究可以被定义为一种面向历史和传统的、中国本土取向的传播学研究。中国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也是世界各个古典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且传承至今的文明。为什么中华文明没有中断?它是如何传承至今的?显然,我们可以从传播和媒介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解答,这正是华夏传播学在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正>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当代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的坚实基础。根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档案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和媒介,积极构建和充分发掘档案文化资源,助力根亲文化发展传承,是河南省各级档案馆工作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现代设计对全球产品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甚至表现出唯西方设计为尊的趋势.那么,在全球文化特别是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发展背景下,如何保持本土文化特色,从而实现文化的多元发展,依然是当代设计文化研究和实践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印刷书籍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图书装帧设计具有鲜明的文化意蕴,是传达表现本土文化的重要手段.就当代图书设计发展看,中国台湾的图书设计风格,体现了明确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能够充分展现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意义,具有明显的传统与现代特色,为如何形成具有中国文化意义内涵的当代“中国设计”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是重要的文化机构,在文化传承中有着独特的作用。民国时期,四川省立图书馆多管齐下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一是通过收藏古籍,使得一批珍贵古籍免遭损毁,流传至今,借以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二是通过群体和个体相结合的学术活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条件;三是通过创办刊物、举办展览等方式传播传统文化,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这显示了四川省立图书馆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是我们观察民国时期公共图书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