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泰戈尔是一位诗人、作家、艺术家、小说家、思想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吉檀迦利》这部宗教抒情哲学诗集。是泰戈尔向神敬献的“生命之歌”,是人道主义和博爱精神的东方实践,是人类对生命、生存的大爱淋漓尽致的呈现。  相似文献   

2.
<吉檀迦利>所颂之"神"是"泛神"的看法,从来就不为诗人泰戈尔所接受.其实,诗人的神源于印度吠檀多哲学阐发的精神实体"梵",只是又融入了从人性中抽象出来的美好品格,核心是一切宗教倡导的人类之"爱".泰戈尔认为,只要行动起来,不断亲证这一神性,世界就会变得无限美好.  相似文献   

3.
泰戈尔的诗集《新月集》以其轻灵的诗句,描绘了一个和谐的世界,谱写了一曲爱的颂歌。这一曲爱的颂歌,表现了诗人对于和谐生活、祖国和民族的热爱,体现了诗人渴望世界和平和人类幸福的强烈愿望。泰戈尔《新月集》的主题是爱,集中体现在对大自然,对母亲与孩童,以及对存在于自然与人中的神的爱三个方面上。  相似文献   

4.
印度文学家泰戈尔一生写过五十三部散文诗集,其中《吉檀迦利》集荣获一九一三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吉檀迦利”孟加拉语是“献歌”的意思,即献给神的诗歌。其实泰戈尔始终关注的是芸芸众生,那些优美的诗篇描写的是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反映的是他们的希望  相似文献   

5.
大凡古今中外一切有成就的作家、诗人,都莫不十分重视自己作品的题名艺术。而被誉为“孩子天使”和“诗圣”的著名印度文学大师泰戈尔,则更是重视题名艺术的典范。据有关外国文学资料介绍,诗人泰戈尔一生所创作的几部比较有影响的散文诗集,都很讲究题名艺术。诸如《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游思集》、《金帆船》、《刹那集》、《梦幻集》、《流萤集》等这些诗集的题名,都是诗人精心构思的艺术结晶。 一 众所周知:诗人泰戈尔《新月集》中的作品,主要译自于原孟加拉文诗集《儿童》。《儿童》早在1904年便已结集出版,  相似文献   

6.
泰戈尔的《飞鸟集》是一部富有深刻哲理的英文格言诗集,其中短小精悍的诗句使用了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承载着深刻的哲理意蕴。泰戈尔诗集中对于大自然的描写,不单是对自然美好景色的展现,还通过自然事物揭示出深刻的哲理,本文将简要分析泰戈尔《飞鸟集》中的哲理蕴含及修辞手法。通过本文对泰戈尔《飞鸟集》的哲理内涵及修辞方法的研究,旨在深入掌握《飞鸟集》的学术价值及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萤火虫》是印度诗人泰戈尔创作的一首歌曲的歌词,未曾收入他任何一部孟加拉语的诗集中。后来,作为短诗被译成英语,介绍到西方。因此,关于这首诗的创作年代很难判定。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译诗选自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吴岩的汉译英本《鸿鹄集》下卷。据译者介绍,下卷译诗又分别选自泰戈尔亲自从孟加拉语译成英语的《诗集》、古普塔的英译本《诗束》和泰戈尔的学生奥罗宾多·博斯的英译本《死亡之翼》等三部诗集,至于《萤火虫》究竟出自于哪部译本,并未注明,这就为我们全面、准确地理解这首诗增加了难度。从诗歌本身的表现形式看,《萤…  相似文献   

8.
李晶 《海外英语》2014,(22):187-188
《吉檀迦利》是印度大诗人罗宾德罗那特·泰戈尔的诗集,这本诗集使他获得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通过冰心译本我们可以感受到泰戈尔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爱的思索。该文拟对泰戈尔《吉檀迦利》冰心译本作出赏析。  相似文献   

9.
《吉檀迦利》是印度大诗人罗宾德罗那特·泰戈尔的诗集,这本诗集使他获得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通过冰心译本我们可以感受到泰戈尔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爱的思索。该文拟对泰戈尔《吉檀迦利》冰心译本作出赏析。  相似文献   

10.
<正>印度近代蜚声世界文坛的文学家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在诗歌、小说、戏剧和散文等方面都取得了光辉的成就,但他首先是一位诗人。他在诗歌创作领域的造诣最为突出,他的诗歌享有盛誉。印度和世界各国的泰戈尔研究者对于他的小说、戏剧和散文的看法常有分歧,评价有高有低;可是对于他的诗歌的评价都很高。他在印度被称为诗圣,在全世界也是屈指可数的伟大诗人之一。他一生写下了60多部诗集(包括孟加拉文诗集和英文诗集在内),还发表了一些关于诗歌理论的见解,本文拟对他的诗歌创作加以概括论述。  相似文献   

11.
刘勰对“颂”这种文体的认识有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诗经》之《颂》为正体而排斥其后颂体的发展;颂体的特征上依“颂”之名立义,而不顾颂体创作的客观实际。这种局限性主要是受其宗经观念的影响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   

12.
“天”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从先秦儒家的三位主要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天”的涵义的不同理解,可以看出对“天”的理解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经历了一个由非完全哲学意义向完全哲学意义转变的过程,我们在对“天”的哲学化过程进行初步探讨的同时,也就其社会历史原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帝""神"崇拜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现象。本义为花蒂的帝字何以成了至上神的名词,天干地支纪历中的申字何以即是神。对之进行了一种数理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历来都认为汉代的诗歌创作成就很低,尤其是四言诗的创作更是处于衰落之境.从两汉四言诗的传衍方面着手来阐明四言诗体在其他文体中的运用,发现大量四言的韵文韵语存在于辞赋、骈文以及颂、赞、铭箴、碑诔等应用文体中,各具特点并影响着汉以后许多文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从《诗经》生成机制的角度,分析了《诗经》与周代讽谏制度之间的关系。指出:公卿列士献诗制是周代诸多诗歌采集制度之一。也是贵族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言志”是“诗”的本质特征。公卿列士通过献诗表达了自己对时政的看法,以辅助朝政。根据内容特征的不同,可分为颂声之作;怨刺之作:风化之作。这些作品经过乐官的整理、谱曲。收入典藏。成为早期的《诗》。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制度上确立抒情机制,表现为对新生活、新制度的歌颂,这样导致与社会风尚关系密L刃的散文丧失了自由言语的空间,形式上由叙事向抒情的转型,并在艺术形式上走向“诗化”,从而出现了固定的理论与表现模式。  相似文献   

17.
《水浒传》中的“替天行道”打的虽是“道”的旗帜,行的却是儒家之道。尽管《水浒传》与道教的关系很密切,“替天行道”也很容易和道家、道教之道搅和在一起,但宋江实际上行的自始自终都是儒家的“道”。  相似文献   

18.
<五藏山经>记载了大量的山神,学者或将其归入自然崇拜;或因山神形象多是"动物的变形"而将其归入图腾崇拜.然而,<五藏山经>中具有"虎"特征的神与一般的"山神"有明显不同,或与"帝"有密切的关系,或于神界有司职,或与居住地无密切关系,或兼而有之.因此,<五藏山经>中"虎"的文献与"自然崇拜"及"图腾崇拜"皆无直接的关系,只是"虎"图腾在后世神话中的遗留.  相似文献   

19.
“穆旦现象”是指穆旦其人其诗中的不寻常现象。本文认为频繁出现“上席”一词,也是穆旦诗歌的突出特征之一,也是穆旦的不寻常之一。认为“上帝”在穆旦诗歌中代表了一种超越精神,它对穆旦诗歌的意义在于:首先,“上帝”是穆旦的一面反映现实的镜子;其次,“上帝”是穆旦的一根支撑精神的手杖;第三,“上帝”是穆旦的一件深化诗歌内容的洋服。穆旦诗歌中创造的“上帝”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独角兽》中主人公汉娜从一个普通人变成独角兽,再由独角兽变成一个普通的“真人”直至死亡的发展过程入手,来分析她究竟是一个“善”的使者,还是一个虚伪的假“上帝”,并借此来探讨默多克在其带有宗教色彩的伦理道德哲学及形而上学哲学的形成、发展、进化中,她的关于“上帝”与“善”的观点的排斥、相融与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