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对于学校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办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核心理念的落实,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教育不乏功利的今天,衡量一位教师的标准是什么呢?有人说是学生的考分,有人说是教师的获奖,但是如果我们深入思考一下学校的功能,思考一下教师的职责,思考一下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就会逐渐清晰起来。好教师首先要对学生充满爱与关怀,而且这爱与关怀能够拨动孩子们的心弦;好教师是在课堂上能够引领学生去自主探索不断发现学科奥秘,获得成功的体验;好教师还应该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唤醒和影响孩子,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那么,好老师,由谁说了算?校长说了不算,同事说了不算  相似文献   

2.
把学校办成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不少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在思考、探索、实践着这个问题。教育是人性生长的领域。想让儿童成为什么  相似文献   

3.
一我们要把学校办成什么样子,把学生教成什么样的人?这都得有个方向。教育方针就是指明这个方向的。一个教育工作者能否在工作中取得成绩,决定于他是否能以正确的教育方针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衡量一个教师、一个学校的工作,首先就看他是否很好地贯彻了国家的教育方针。因此,教育方针的学习与研讨,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最关心的事。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下厂上学期,我们重新学习了毛主席对教育工作的指示,对于“什么是好学生?”“什么是好教师?”“什么是好学校?”“按什么方针办学?”“培养什么样的人?”等一系列根本原则问题进行了讨论。许多教师认识到片面追求升学率是资产阶级教育思想。讲课脱离实际,只背条条,给学生提重点、划范围,实际上也是引导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为升学而学习,在这种教育思想支配之下,怎么能够培养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许多教师认识到教学非改不可,思想也非改不可。他们对  相似文献   

5.
做为一名教育一线工作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我经常会问自己几个问题: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如何评价学生?为什么素质教育推行了这么多年,进步却如此缓慢? 想要搞清楚这几个问题,首先要明确: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什么?许多学校都把升学率看做是首要目标,把分数高低看成教育成功,甚至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每年暑假,学校、家长、学生甚至全社会最关心的是某某学校又考入多少个清华、北大的学生,某某学校有多少高分段学生,现实中许多教师和家长也把成绩好的学生誉为好的学生.  相似文献   

6.
特色校建设一直是教育界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之后,更多的学校开始有意识地发展自己学校的特色。什么是学校的特色?如何定位学校的特色?实现这个特色的路径是什么?为谁培养人才?通过什么途径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些是每一所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都必须思考的  相似文献   

7.
好学生是我们每一个老师都喜欢的,都期盼的.我们恨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好学生.但是,好学生在哪里呢?在我们许多教师的心目中很难找到几个好学生,因为好学生的标准太高了,太难了.什么样的学生才能算是好学生呢?对这个问题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评价一个学生是不是好学生,关键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标尺",关键看老师用什么样的尺子去衡量学生.如果运用一个不合适的尺子去衡量,肯定找不到好学生;如果只用某一把尺子去衡量,可能就会有很多学生不是好学生;如果用各种不同的尺子去衡量,就会有很多学生是好学生,甚至有的班级全班学生都是好学生.  相似文献   

8.
<正>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中,教师与学生及教师之间的关系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这些关系处理得是否得当将影响到学校、教师之间的关系。一、教师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首要条件当下的教育环境中很多教师在工作中满腹牢骚,不知道该怎样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怎样做才算是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是仔细想想带着这种对自己职业的抱怨心理如何能做好工作呢?教师怀有大爱的胸怀,才有利于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二、对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正确的定位是处理好人际  相似文献   

9.
<正>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对学校来说,"谁是学校,教师就是学校;教师什么样,这个学校就什么样"。对学生来说,"谁是班级?学生就是班级,他什么样,班级就什么样"。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都带着群体的烙印,这既是身份的认同,也是信念的归属,文化的要求。"我就是班级"意味着学生个人的价值与集体的利益同等重要,学生个人的意识与集体的意识应平等共存。因为  相似文献   

10.
什么样的大学叫做好大学?教师素质高,学校设备新颖,还是建筑气派?从来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但是从主观的角度出发,好大学就是有种特殊气质,不论是学校建筑本身或是学生都会感染这种气质,自然地散发出好大学的味道来。  相似文献   

11.
教师的哲学     
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作出决策。决定应该教什么,要求教师回答这样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样的知识才值得人们学习? 第二,顾名思义,教师是教育学生的人,每个教师与学生形成什么样的交往关系,取决于他的一般的关于人类本性的哲学立场。人类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显然,教师对这个问题所持的立场不同,对待学生的方式便会有天壤之别。第三,每个教师都必须深思熟虑:究竟什么是“合乎道德的”、“正确的”行为?教师们判断道德行为并非标准一致。有的依靠直观的判断;有的依靠对具体的人情事理的分析;还有的运用某些客观的尺度。第四、每个教师对于什么是“正确的思维”,即关于推理规则和逻辑一致性的哲学  相似文献   

12.
<正>有人把村级小学比做麻雀,说它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也有人把村小比做"垃圾桶",不管什么都得装。那么村小校长该如何给自己定位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谈谈这个问题。一、校长既是学校的组织者、教育者、管理者,又是学校的决策者。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说明校长在学校管理和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位真正好的村小校长不仅要有管理意识,更要有正确的领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的价值追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观、教师观以及教学观是基础教育三个最重要的价值观。但是,纵观我国基础教育的实践,在这三个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反思和追问。究竟什么样的学生才算是好学生?究竟要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要求学校的教师?究竟我们的教学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或功能?本文试图从比较的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魏宏晋 《学子》2004,(11):15-16
什么样的大学叫做好大学?教师素质高,学校设备新颖,还是建筑气派?从来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但是从主观的角度出发,好大学就是有种特殊气质,不论是学校建筑本身或是学生都会感染这种气质,自然地散发出好大学的味道来。  相似文献   

15.
好学生是我们每一个老师都喜欢的,都期盼的。我们恨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好学生。但是,好学生在哪里呢?在我们许多教师的心目中很难找到几个好学生,因为好学生的标准太高了,太难了。什么样的学生才能算是好学生呢?对这个问题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评价一个学生是不是好学生,关键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标尺”,关键看老师用什么样的尺子去衡量学生。如果运用一个不合适的尺子去衡量,肯定找不到好学生;如果只用某一把尺子去衡量,可能就会有很多学生不是好学生;如果用各种不同的尺子去衡量,就会有很多学生是好学生。甚至有的班级全班学生都是好学生。  相似文献   

16.
学校是培养教育的场所,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关键在于学校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在于教师的教育思想水平如何,在于学生的理想信念如何。现在我们经常提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我经常在思考,人民满意的教育究竟是什么样的教育?作为一校之长,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提  相似文献   

17.
时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成了一句很动听的口号。它的下句便是:“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言下之意是,学生要是学不好或出了什么问题,责任不在学生,而在学校和教师。此话确实很煽情,不仅能让家长们非常乐意地把孩子送进学校来,而且能有力地鞭策教师去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但是,口号再煽情,它也只能是口号。现实情况是,学校无论怎么去抓,教师无论怎么努力,也不能保证一定就能把所有学生都教好,“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根本就做不到。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好学生”的标准难定,不可能人人都成绩好。什么样的学生才是“好学生”呢?德、智、体全面…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在小学就要设置英语这门课程呢?小学英语学科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又有什么意义呢?英语教师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培养呢?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首先要将这些问题弄清楚,这些问题既然提出来了该如何作答,最好的作答方式是什么等等,也是对教师的一大考验。  相似文献   

19.
台湾学者说,校长能兴旺一所学校,也可能会毁坏一所学校。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教师和学生。一位好校长,能带领一批好教师,能办出一所好学校。因此,校长的领导能力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为此,本文拟就校长领导力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吴正华 《现代教学》2012,(Z2):98-99
学校的发展怎样才有生命力?如何使教育实践符合教育规律?如何真正转变教育理念?如何促进学生发展?我认为,学校教育培养了什么样的人,不仅取决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更取决于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以及教师的课程执行力。一、校长的课程领导力要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1.校长的课程决策与计划是学校发展的方向校长必须有正确的课程观,合理地设计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学校课程建设方案以及得到学校团队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