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同伴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背景之一。在青少年时期,个体开始疏远成人而热衷于同伴交往,对同伴倾注了越来越多的感情。了解青少年同伴交往发展的特点,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通过积极的同伴交往而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同伴友谊的发展影响个体日后社会性技能的质量,成为了近些年来心理研究领域的焦点之一。本文对同伴友谊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简述了同伴友谊的发展特点,并探讨了同伴友谊对青少年发展的作用,最后希望全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同伴友谊的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3.
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科 《河北教育》2008,(1):35-36
一、同伴关系概述 同伴关系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或青少年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同伴关系是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化发展的重要领域。良好的同伴关系往往是健康心理与人格的外部表征,同时也进一步促进儿童与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同伴是指由相同背景、有共同经历的个体双向选择所组成的群体。吸烟态度是指个体对吸烟所持有的一种具有评价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是一个包含认知、情感、行为倾向的系统。从大量青少年期心理特点的理论及影响青少年吸烟原因的研究中发现,同伴关系在青少年的心目中占据较为重要的位置,青少年容易受同伴或同伴团体规范的压力;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负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手机依赖之间的纵向关系,以及心理痛苦和同伴支持的中介作用,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同伴支持量表及简明症状量表,对广西玉林市293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痛苦在负性生活事件和青少年手机依赖之间起中介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同伴支持可以负向预测心理痛苦,并且在负性生活事件和青少年手机依赖之间的中介机制中起调节作用,即随着个体同伴支持水平的提高,负性生活事件对心理痛苦的预测作用呈逐渐降低趋势,进而缓解青少年手机依赖现象。  相似文献   

6.
同伴是指由相同背景、有共同经历的个体双向选择所组成的群体。吸烟态度是指个体对吸烟所持有的一种具有评价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是一个包含认知、情感、行为倾向的系统。从大量青少年期心理特点的理论及影响青少年吸烟原因的研究中发现,同伴关系在青少年的心目中  相似文献   

7.
同伴关系主要是指同龄儿童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人们往往比较重视亲子关系对儿童的早期影响而忽视同伴关系对心理发展的价值,事实上,儿童的同伴关系是其社会化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它是与亲子关系相互平行的、不可替代的儿童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心理价值。这种新型的人际关系为儿童的社会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广阔的舞台。  相似文献   

8.
学生间良好同伴关系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伴关系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它在青少年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具有无法取代的独特地位,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我国13~17岁的青少年约7000万,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期消极冒险行为增多这一现象需要引起社会的重视。究其原因,除个体自身发展因素外,来自同伴的影响也尤为显著。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减少青少年的冒险行为,但结交不良同伴也可能引发冒险行为。积极的同伴压力有助于冒险行为的消失,而消极同伴压力可以预测更多的冒险行为。在此基础上,相应的干预应该围绕同伴展开,制定一系列措施教育青少年正确选择同伴、改善同伴关系以及应对同伴压力,从而减少或消除其消极冒险行为。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儿童同伴接纳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伴接纳在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对儿童青少年的同伴接纳的研究,综述了青少年儿童的同伴接纳与心理理论、友谊、学校适应及学业成绩等的相关研究成果,望这些研究成果能在儿童、青少年的培养与教育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同伴侵害是青少年攻击行为的重要风险预测因素,但其中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采用问卷法对1347名初中生进行研究,考察心理需求满足在同伴侵害与青少年攻击行为间的中介作用,以及意向性自我调节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亲子关系、感觉寻求等之后,心理需求满足可显著中介同伴侵害与青少年身体、关系攻击的关系;(2)意向性自我调节可显著调节中介过程"同伴侵害→心理需求满足→青少年言语、身体和关系攻击";具体而言,同伴侵害可削弱高意向性自我调节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满足,进而增加其言语、身体和关系攻击,然而,这些中介效应在低意向性自我调节青少年中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心理理论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重要方面,探讨心理理论对儿童的发展和社会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大量研究表明:同伴间积极的交往会促进个体心理理论的能力的发展。本文依据同伴关系影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一定的教育对策,以便为我们更好地促进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荣辱观形成和发展的心理机制,包括认知发展、同伴关系心理、情绪情感、道德心理发展四个方面。探讨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的心理条件,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相关因素分析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主要包括意外伤害行为、吸烟行为、饮酒和药物使用行为、性行为、饮食和锻炼行为、网络成瘾行为等,主要影响因素有家庭、学校、同伴、社会和个体心理特征,可分为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两类,对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问题行为理论是最有影响的理论模型,深入地研究危险行为发生的心理机制及影响因素,有利于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期是个体由青少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是生理的迅速发育成熟和心理上进入“断乳期”。青少年自我意识高涨,成人感也越来越强烈,他们开始追求独立。期望得到尊重,寻求平等、民主的方式解决同题,平等的同伴关系逐渐成为青少年学习和交往活动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6.
在中学生的人际变往中,同伴间的交往在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据调查,发现70%以上的青少年遇到困难或心理烦恼时,不是首先与父母商量,而是与同伴商量。中学阶段同伴间的交往既受个体心理成熟程度的制约,又受学校教育导向的影响;既与家庭教育环境有关,又有整个社会风气的烙印。总之,中学生的变友方式正如他们的生理、心理发育阶段一样,处干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期,有其固有的特点,充满着矛盾的色彩。  相似文献   

17.
在关于逆境、危机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的研究中,心理弹性的概念及其相关理论越来越多地被提及。以往心理弹性研究的成果表明,心理弹性研究达成了以下基本共识:心理弹性不是少数儿童的专利,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众多且相互之间的关系复杂,需要从个体的角度转变为从系统的角度研究儿童心理弹性的发展。这些研究共识对青少年发展的启示是:积极主动地应对所有青少年发展中的风险,加强青少年发展的各种促进因素的开发以及将青少年心理弹性的干预延伸至家庭。  相似文献   

18.
同伴关系(通常是指同龄人或同辈人)是由于共同的兴趣、需要、态度等,而自发形成的彼此在心理上的相互关系。进入初中阶段的中学生生理发生一定的变化,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产生了影响,这当中最重要的是对同伴关系的影响。对于步入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说,与同龄人的交往在日常生活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同伴关系对儿童青少年的社会性和情感发生具有独特的、成人不可替代的贡献。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社会支持感、亲密感的获得以及自我概念的发展同样有重要作用。国内外有关人员对同伴关系做了较为丰富、完善的研究,但对初中生同伴交往中的障碍研究…  相似文献   

19.
文化发展心理学方法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变青少年心理发展研究的薄弱局面需要从方法论上进行变革,应运而生的文化发展心理学反映了这样一种趋势。本文就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前提性认识进行了分析,并从文化发展心理学视角探讨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研究。文化发展心理学强调人的心理机能发展在本质上是文化的,心理发展是主体在文化实践中的不断建构。分析心理发展的文化背景和个体意义建构的过程,是理解心理发展的关键。因此,需要研究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并且通过类型比较和心理表征意义分析,揭示青少年心理发展状态和机制。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有组织的活动对青少年的积极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在揭示积极作用的基础上,梳理并总结了青少年在有组织的活动里获得的不同类型的发展经验和消极经验,包括三种个体发展经验和三种人际发展经验,并指出还有消极经验发生的可能。与青少年其他两种主要的生活情境,班级课堂和与同伴相处来比,青少年在活动中报告出更多的积极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