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马鸣风萧萧     
我非常爱马,马是最通人性的。在野营篝火旁边,人们从闲谈中,述说着多少关于马的故事啊!其中最使我感动的,是一个骑兵,他爱马如命,马也爱他如命,在一场激烈战斗中,他负了重伤,从马背跌到地下。马那样温顺善良的,一步不离这昏迷过去的人,它回环四顾,长声嘶鸣,希望有人来援助它的朋友。  相似文献   

2.
文学作品是时代生活的反映,文章是作者心灵之藤上结出的生命之瓜,积淀着作家至真至诚的生活体验。读一篇文章就是在心灵深处与作家对话,就是倾听作家诉说生活的酸、甜、苦、辣。因此,要真正理解文章,首先要读懂它的作者,了解他一生的经历及每个时期的思想状况,再看看它是作家哪个时期  相似文献   

3.
啸啸马鸣     
我喜欢马,尤其是那些高头大马,飞奔起来像风一样。那阵阵嘶鸣,像顶天立地的英雄在仰天长啸。那是一种力量的美。总是难以忘怀这样一段关于马的描写:"夏日的草原,忽然电闪雷鸣,暴雨倾泻下来,疯狂地洗礼着整个世界。马儿,这不安  相似文献   

4.
文学作品是时代生活的反映,文章是作者心灵之藤上结出的生命之瓜。积淀着作家至真至诚的生活体验。读一篇文章就是在心灵深处与作家对话,就是倾听作家诉说生活的酸、甜、苦、辣。因此,要真正理解文章,首先要读懂它的作者,了解他一生的经历及每个时期的思想状况,再看看它是作家哪个时期的作品,这样,  相似文献   

5.
正【推荐理由】《一年级的马鸣加》中的主人公马鸣加,是一名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他勇敢——别的小朋友都是由家长陪(péi)着去上学,马鸣加第一天就要自己去;他淘气——欺负同桌女孩"毛毛虫",对着跳舞的男同学怪叫;他善(shàn)良——下雨天去给班主任老师送伞……本书一共有16个精彩感人的小故事,生动地描写了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亲子之爱  相似文献   

6.
“孤独”这把双刃剑,既赐予作家以灵感的火花,又残酷折磨作家那敏感的心灵。伟大作品的产床是孤独,著名作家就是这张产床上的优秀母亲,但同时它又是许多作家的魔沼和陷阱。  相似文献   

7.
所谓幸福     
韦达 《初中生》2008,(4):39
意大利作家拉维亚说:“幸福就是摆在橱窗里的商品。”这个比喻恰当极了。幸福是一件无法到手的展品,它很美地摆在那里,让人很想得到它。可是,人们无论怎样想得到它,就是无法把它购买到,而越无法购买到它,也就越觉得它诱惑。  相似文献   

8.
还是在读《幼年》的时候,就从它的《自序》中得知老作家还有续篇《少年》有待整理。是《幼年》那甜蜜温馨、素淡清丽的艺术格调深深地吸引了我,使我盼望能及早读到它的续篇。稍后,当我又读到作家发表于四十年代的短篇小说《庄户人家的孩子》,知道它就是《少年》的第一章,这种盼望的心情更为迫切了。果然,老作家经过潜心琢磨,《少年》(载《东北作家》1989年第4期)终于问世了。  相似文献   

9.
灵感思维与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感思维,就是作家作者因偶然机遇,感情受到触发,思路豁然贯通流畅,忽然文思泉涌。它是作家作者们长期生活积累、知识储备和艺术构思的结果。灵感产生的本源在于潜意识被触发。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它,以达到写作更高的创造境界。  相似文献   

10.
<正>作家的体验是孕育和生成伟大艺术作品的基本途径。尽管学生作文不同于作家的创作,但是作文本身也离不开学生自身的体验,它是以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为题材的。作文就是体验,是写学生自己的独特体验。以"体验"为核心的体验式作文教学就是从学生主体体  相似文献   

11.
《晨报副刊》在中国副刊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扶植了一大批作家,冰心就是就是在这个时期成长起来的著名作家。梳理冰心与《晨报副刊》的关系不仅能够使我们对一个作家与一份期刊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也对其对当代文坛做出的贡献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2.
所谓幸福     
《初中生》2008,(11)
意大利作家拉维亚说:"幸福就是摆在橱窗里的商品。"这个比喻恰当极了。幸福是一件无法到手的展品,它很美地摆在那里,让人很想得到它。可是,人们  相似文献   

13.
植物和雨都是自然界的外在表征.唐宋词中有丰富的"植物+雨"意象,它就是一个把自然界浓缩在文字中的生动图谱.当这些自然物因为作家主观情志的复杂经验,上升为意象后,便承载了丰富的文化精神意味,作为一种情感符号,它承载着作家的创作意图和心理倾向.  相似文献   

14.
《马家军调查》发表在文学双月刊《中国作家》1998年第3期,《中国作家》编辑部还为此专门举行了一次有多名专家、学者参与的小型座谈会,大家充分肯定了这部后重之作,而且对它的肯定大都指向了同一点,那就是它的文学性,就如《中国作家》杂志编辑杨志广先生说的那样:“这部作品从文学性上来讲,不是一部单纯报告事件过程的东西,尤其是刻画人物方面,  相似文献   

15.
文体选择不仅是作家艺术特长和喜好的一种表现,也是由时代文化对作家施压所导致。“潜在写作”在文体上显现的边缘化特征,就是作家在20世纪50至70年代政治文化压力下坚持批判现实和个性化表达努力在文学形式上的一种体现,它呼唤一种更加开放的文学史视野对其进行历史的归纳评价。  相似文献   

16.
王芳  蒋军 《小学生》2010,(3):50-51
所谓“童话”,字面意思就是“儿童的话”,它是作家揣摩儿童心理,模拟儿童语言而创作的文学作品。其实儿童自己就是“天生的童话作家”,比喻、拟人在儿童那里不是一种修辞方法,而就是他们说话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们对古代文学艺术风格的分析,首先是由作品的形式或语言特点感到的,进而探寻作家表现什么生活和思想感情,以及怎样表现和评价它们,这就是形成风格的内在原因。因此,风格要求内容和形式的一致,它体现作家的创作个性,即所谓“文如其人”。  相似文献   

18.
不少作家都曾感叹文章的开头最难写.高尔基曾说:文章最难的是开头,就是第一句话,如同在音乐会上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  相似文献   

19.
刘克庄是江湖诗人,他却有着较为系统的理学思想。刘克庄认为事物之上存在一个天理,它就是世界的本原。天理构成理学本体论的核心,它与诗歌的性质和功用关系密切。刘克庄认为理学的修养论对作家防范欲望的膨胀、防止人格的扭曲有重要作用。刘克庄认为气是宇宙演变的动力,人体内部存在着一种元气,它对作家保持精神健旺、永葆创作激情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新浪漫派文学是一个曾在文学史上轰动一时而同时对研究又比较薄弱的文学流派,把它称作"流派"有很多研究者并不支持,因为浪漫派的作家很少,很多研究者不认为它属于一个流派。每一位作家的说法都不一致,有些人认为它属于"后期浪漫派",有些学者认为它属于"后期现代派",还有些研究者认为它属于"新浪漫派"等说法不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徐訏和无名氏这两位浪漫派作家用他们的思考和实践伸展了浪漫主义在中国的空间和发展方向,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篇文章就是在讨论"新浪漫派"时期文学作品的浪漫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