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反冲》一课要求学生认识反冲现象及其应用,教材中设计的实验是用一个塑料瓶,将瓶口部分截掉,在瓶壁下部沿一个方向斜扎六个等距离的小孔,用细线悬挂,瓶内注满水后,瓶子开始向喷水的相反方向旋转,学生可以观察到瓶子产生的反冲现象。这个实验形象直观,制作简便,效果也不错。但对激发学生兴趣来说却没有达到最佳的效果。在教学中,我利用酒精受热蒸发速度较快的性质,即在钻有小孔的密闭容器内加热酒精使之迅速蒸发,从小孔向外喷出蒸汽产生反冲现象的原理,设计了既安全可靠又充满激情的模拟火箭实验。酒精蒸汽喷出时遇明火产生漂亮的火舌,拖在…  相似文献   

2.
自然教材第九册《反冲》一课的实验目的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反冲现象,建立初步的“反冲”概念,了解反冲的应用。如何增强实验,使现象更加明显是本课教学的关键。教材中所列的水和气体的两个实验都有待进一步改进。教材中的实验1要求在一个高塑料瓶下部用粗锥子沿着一个方向,斜着钻6个洞,使6个洞之间的距离及到瓶底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然后用四根线吊挂在支架上。这样做,可能导致现象不够明显或失败。原因一是塑料瓶壁较薄,洞难以斜扎;二是6个洞成对称,如果洞又扎得不够斜,会产生力的抵消作用,使瓶居中不转;三是用4根线吊挂,即使起初旋转,但到一…  相似文献   

3.
《反冲》一课要求学生认识反冲现象及其应用,教材中设计的实验是用一个塑料瓶口部分截掉,在瓶壁下部沿一个方向斜扎六个等距离的小孔,用细线悬挂,瓶内注满水后,瓶子开始向喷水的相反方向旋转,学生可以观察到瓶子产生的瓜冲现象。这个实验形象直观,制作简便,效果也不错。但对激发学生举来说却没有达到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我校科学教研组开发出一个"水中喷水反冲实验器",这是一个最适于在室内探究反冲现象及原理的最直观、效果最明显的反冲实验教具.  相似文献   

5.
反冲运动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我们的祖先在很早的时候就发现了反冲现象,并予与运用,像节假日的“烟火”就是应用反冲现象的典型例子.现代反冲现象的应用更为广泛,像灌溉喷水器、反击式水机、喷气式飞机、火箭就是实际例子,下面通过一些例子说明反冲运动.  相似文献   

6.
物体向某一方向高速喷射出大量的液体、气体或弹射出一个小物体,从而使物体本身获得一反向速度的现象,叫反冲运动.在反冲现象中,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一般不为零.  相似文献   

7.
《反冲》一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几个反冲现象,认识什么是反冲,然后在认识的基础上了解反冲的应用。 第一个实验是塑料瓶底钻6个小洞,使小洞的距离相等,然后用线系在铁架台上,再往塑料瓶里倒上水,看到水向某个方向喷去,而瓶子往相反的方向转动,就达到了实验目的。 开始,有很多同学用两根细线系住塑料瓶,然后系在铁架台上,可当一倒上水,瓶子刚转了两圈,就又倒过来  相似文献   

8.
用身边器材自制了“线携式反冲运动实验嚣”和“旋转喷头模拟器”,介绍了制作的具体方法。两种自制教具都具有取材易,制作简、操作方便和现象明显等特点,演示反冲运动的实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用身边器材自制了"线携式反冲运动实验器"和"旋转喷头模拟器",介绍了制作的具体方法.两种自制教具都具有取材易、制作简、操作方便和现象明显等特点,演示反冲运动的实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自制教具除了能弥补自然实验教学仪器的不足 ,还能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 师生自制教具突破教学的重点  自然第九册《反冲》一课 ,反冲现象是这一课的教学重点。上课前两天 ,我辅导学生利用饮料瓶和小玩具车制作喷水反冲瓶和气球反冲车。上课时 ,看到学生制作喷水反冲瓶和气球反冲车 ,就问 :“你们做的喷水瓶和气球车玩过了没有 ?”“有什么现象发生 ?”有的学生抢着回答 :“水喷出时瓶子在转动。”有的学生争着说 :“气球里的气喷出时 ,小车向前跑。”我接着问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 ?”跟着指导学生利用喷水瓶做喷水的反冲实验 ,…  相似文献   

11.
《反冲》一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来认识反冲现象。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我在实验材料的设计及方法上作了改进,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教材上“喷水反冲”实验,是利用水喷出后的反作用力推动塑料瓶旋转,但在课前的准备实验中发现反冲效果不明显(如图A)。我作了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12.
针对阶梯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结合"反冲现象火箭"一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提出四个能够明显演示反冲现象的实验,并通过降低阶梯坡度、搭建平行阶梯、建构上升阶梯三个阶梯呈现。旨在通过有关阶梯式教学模式下反冲现象实验的设计与应用,切实培养学生观察、探究、思辨、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的低年级自然教材第三册《反冲》一课中,让学生通过研究气球喷气所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气球向相反的方向冲去,来认识反冲现象。儿童在操作时,容易出现气球在行进中改变方向的情况。并且由于一般气球的充气口比较大,喷气持续的时间短,不容易看清反冲现象的过程。针对这两个问题,我作了改进、设计制作了“喷气船”和“喷气车”。在气球的喷气口上加装一个管子,以限制喷气量,延长持续喷气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本课先后由一位老教师和一位青年教师按照同一教学设计,在两所学校的八个二年级班进行了试教,教学效果大致相同,教学情况如下。 一、教材处理和教具准备 从“学生需要经历哪些思维过程才能较具体地认识反冲现象”出发,增加了一项教学内容:“能不能想办法利用气球的反冲现象做一个玩具?”由学生提出方案,然后发给事先准备好  相似文献   

15.
林名钟 《物理教师》2004,25(2):29-29
高一物理中反冲运动的演示,要求演示仪转轴的阻力要小.阻力越小,反冲现象就越明显.我利用强磁铁能吸住钢球从而把物体自由悬挂的办法(简称磁挂),自制了一组反冲运动演示仪,教学效果相当好.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教材第七册《反冲》一课的第一个实验,原设计的一个高塑料瓶,在瓶壁的下部用粗锥子沿着一个方向斜着扎6个洞,使6个洞之间的距离,洞到瓶底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用线悬起,然后向瓶内倒水,观察实验现象。 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能使学生看到水从瓶周围的孔斜着喷出,塑料瓶转动起来,转动的方向与水喷出的方向相反。  相似文献   

17.
反冲演示实验的改进湖北省老河口市第八小学(441800)徐新生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自然第7册《反冲》一课,水的反冲和空气的反冲现象演示实验授课前按课本的实验方法做,由于水的流动方向问题和气球内喷出气体产生力的原因,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学生观察或学生未能...  相似文献   

18.
用气球做反冲实验,是为了使学生弄清并理解“气球内的空气向某个方向喷出时,气球会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的现象。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教材实验做了一些小改进:  相似文献   

19.
自然第六册《反冲》一课,通过一个演示实验和一个学生动手实验,让学生认识反冲的概念。由于教材中的两个实验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很明显,学生在学习时,往往难以掌握。为此,我将两个实验设计成两组对比实验。在演示喷气反冲实验时,教师将吹好的气球固定在一根倾斜的铁丝中间,把气球松开,让气球顺铁丝滑下,同时要求学生观察气球运动的方向。然后再让气球回到运动前的起点,松开气球口,让里面的气体猛然喷出,接着向学生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由于实验产生的两种截然相反的现象,易使学生产生疑惑,激起思维的浪花。然后,再…  相似文献   

20.
反冲运动是动量守恒定律的重要表现形式,这种原理已被广泛应用在各种科学领域里。自制磁悬式反冲仪,可将反冲运动演示得更加生动形象,易为学生理解。现将反冲仪的制作方法介绍如下。1 材料 1.吊杆:用直径10mm长10cm的铁杆,与一圆形磁铁的盖片连接。 2.磁铁:可用废旧外磁式扬声器的磁铁代用,磁力强的最好。 3.带杆的铁球:用废旧的感应起电机的放电球杆,截取5cm左右即可。 4.通汽导管:用直径10mm左右的空心铁管弯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