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新闻界出现了一个新现象,即众多的小报向大报提出了挑战。几家大城市的晚报复刊后,发行量迅速超过了绝大多数省市报纸。各省市的农民报由复刊或创刊时的一两万份、几万份,一两年间增加到十几万份、几十万份,甚至上百万份。  相似文献   

2.
南京日报是张综合性的城市小报。复刊三年多来,小报小办,注意密切联系群众,从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努力宣传党的三中全会路线、方针和政策。目前,发行到17万多份,个人订户约占70%。  相似文献   

3.
胡滨 《新闻实践》2008,(1):54-55
从1992年复刊《义乌日报》,1993年创刊《小商品世界报》,到2004年1月两报合并为《小商品世界报》,再到2006年1月更名为《义乌商报》;从四开四版的周二报,发展到对开十二版的日报;从发行量几千份的小报发展到发行量达9万份的大报;从一个农业  相似文献   

4.
我们徐州矿工报,自1979年5月1日复刊以来,围绕如何把企业报办得使矿工喜闻乐见的问题,做了一些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小报的发行量,已由当初的7,600份,扩大到现在的1.4万份。许多读者反映,徐州矿工报说  相似文献   

5.
师传宝 《传媒》2007,(10):47-48
一份校办小报,当初发行不足几万,历时24年的拼搏发展至今天的期发行量突破1600万份,高居同类媒体之首.  相似文献   

6.
长江航运管理局的长江航运报,无论是在线长2,500多公里,6,000多个基层单位的本系统中,还是在武汉和湖北省的城市企业小报中,是颇有影响的小报之一。其原因在于办得有特色,深受职工群众欢迎。长江航运报创办于1954年,于1977年复刊,现为周双刊。在复刊后的一年多时间里,该报小报大办,办成了  相似文献   

7.
要把县报真正办成农民的贴心报,说起来容易,做到可确实不容易。从去年8月太谷小报复刊以来的实践中,我们是深有体会的。太谷小报是一张四开四版六日刊的小报。全报社只有6个编辑人员。为了做到及时宣传,我们坚持了地方性、针对性的办报方针,小报小办,立足基层,面向群众,以发地方新闻稿为主。报纸复刊前,我们走访了一些干部、群众。当时,社队干部和群众的思想最担心的是怕政策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党对农村  相似文献   

8.
人们习惯称呼地、市、县报为小报。小报在十年浩劫中几乎都遭到了停刊的厄运。多数是在三中全会以后才逐步复刊的,有的到目前还未复刊。现在办小报的,绝大多数同志不是科班出身,许多是中途改行,走进新闻队伍这个行列里来的。小报的编采人员,主要靠在实践中熟悉、提高业务水平,但往往是在摸索中前进,有时还要走很多弯路。今年第一期《新闻战线》介绍万县日报举办业务学习班,轮训编辑部人员的经验体会,是很好的。但我们从以往的经验教训中感到,由于宣传任务的紧迫和繁重,加上报小人少,这样轮训往往难以坚持。另外还有个原因是:大家都认为“大哥、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4,(18):52-57
"方型周报"是抗战后大批集中出现的小报刊物。围绕着这批小报的创刊、取缔、复刊、消亡,我们通过所存的档案材料,既可以看到抗战后小报从业者的人员构成、刊物内容、经营状况,也能从国民党政府相关部门的往来文件中窥见当局对报刊出版管理的政策体系、审查程序、审查尺度、关注重点等。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1月15日,是《鸡西矿工报》创刊六十周年纪念日,这张诞生于解放战争的报纸,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经济建设和企业形势的不断变化,经历过多次的停刊、复刊,再创刊、再复刊,历尽坎坷与艰辛。一路走来,这份小报非但没有被报业竞争的大潮所淹没,而是适时搭上企业发展的大船,发展经营报社的各项产业,在当地报业和全国企业报市场上稳占自己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1.
县市党报与省市党报同步发展 据笔者调查,浙江省的县市党报从1993年至2000年间,其发行明显呈上升趋势,请看几家报社的发行情况: 1993年嵊州日报刚复刊时,发行量为6000份,同年当地的地市报绍兴日报在嵊州的发行量为4000份;到2000年嵊州日报升至2.2万份,绍兴日报在当地升至8000份。 1995年余姚日报的发行量为1.2万份,同年当  相似文献   

12.
也许是干那行,就要叫那行的苦。做了几天小报编辑,我不免又要叫几声苦了,小报小办,文章要小。而有些通讯员来稿却偏偏是长文章,小报编辑十分苦恼。一般通讯员来稿都是为大报写稿时,用复写纸为小报顺带一份,所以稿子往往偏长;或者也有专门为小报写的,但为大报写文章的习惯还没有改,文章还是很长很长的。这些稿子,通讯有三五千字,消息也有近千字的。小报编辑从若干来稿中好容易挑出一篇  相似文献   

13.
小报一向被人们认为品位低下、内容庸俗,但作为社会中下层阶级的通俗读物却很受欢迎,甚至有的小报自我标榜全球畅销报纸20强。小报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息息相关,可以作为社会是否健康有序的重要参考标准,在此我们以兰州市场上流通的几份小报作为研究对象,剖析小报自身存在的诸如报名、刊号、广告等问题,进而运用内容分析法剖析小报的报道内容,并指出其所承载的不良的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为小报的健康发展和社会有序运转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们《唐山广播电视报》是在1987年7月创刊的。十年来,在市委、市府、市广播电视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局内各台和有关部门的鼎力相助下,这张小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读者越来越多,声誉越来越高,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和公共传媒中占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一是由四版发展到十六版;二是由黑白报纸变成了彩色报纸;三是编辑记者、工作人员由4人发展到50多人;四是期发行量从几万份增加到30万份,高峰时达到62.4万份Z五是每年的经营收人由几万元、几十万元,增加到1997年的1300多万元;六是固定资产从白手起家发展到2000多…  相似文献   

15.
陈凯 《新闻战线》2012,(4):108-110
报纸纷纷倒闭,整个行业日陷危机,这是在国内听到有关美国报业的常态消息。不过这只是硬币的一面。按照美国报业标准,如以5万份为大小报分界线,97%的报纸属于小报行列。构成美国报业蓝海的,其中绝大多数是散布于全美各社区、面向特定  相似文献   

16.
一 湖南省国民政府迁到耒阳后,省党部及其所属部门积极复刊和创办新报刊,直接推动了当地报业和印刷业的发展.1939年7月,由省党部负责主办的湖南《国民日报》复刊,社长穆逸群,总编辑陈廉贞(共产党员),并由著名诗人吕亮耕担任《文地》副刊编辑,主要宣传三民主义,号召全省抗战.最初报纸为4开8版,一年后改为对开4版,发行量达3万份,是当时发行量最大的报纸.1940年7月,湖南省教育厅主办的《通俗日报》亦在耒阳复刊,以“深入内地辅助社会教育”为宗旨,发行量为2万份,是发行量第二大的报纸.  相似文献   

17.
金华火腿,举世闻名。而在新闻界,金华日报以其独特的风格越来越为读者所称道。金华人最爱看的报纸金华日报创刊于1949年12月1日。几度风雨。而从1982年复刊至今,不到十年面貌焕然一新。发行量从原来的2万多份上升至8.8万份,市区平均每7.3人一份,报社的固定资产达450万,比复刊时增长20倍,盖起了漂亮的办公大楼和职工宿舍,添置了胶印轮转机,还在安装激光照排系统。去年国家新闻署召开地市报审读会议,要求各省带两份有特色的地市报去参加会议。浙江省有关方面几经筛选,最终选中了金华日报和宁波日报。这次金华之行,使我们对此感受尤深。每天清晨,金华市各售报点前人流络绎不绝。不一会儿,散发着  相似文献   

18.
五年前,在燕赵大地上悄悄诞生的一份四版小报——《杂文报》,渐渐在中华大地上走俏,风行起来,从万余份,发展到二十余万份。在当今报纸涨价的情况下,订数不减,令人刮目相看。这份小报还受到海外华文报刊的重视。美国旧金山《时代报》曾多次转载《杂文报》上的文章。一位海外华裔回来观光,偶然发现了《杂文报》。读之再三,随后给编辑部写信说:“我原以为大陆上的报纸都是专门歌功颂德的,没想到《杂文报》批评时弊这样不留情面,这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新奇事.”最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用多种语言  相似文献   

19.
盐阜大众报是江苏省唯一的地区小报,创刊于1943年。在革命战争时期,报纸办得较有特色,主要表现在大众化、通俗化上,深受军民的爱戴。自去年1月复刊后,我们继承小报大众化、通俗化的优良传统,在一年中发表了48篇“说唱新闻”,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何为“说唱新闻”?概括地说,就是说唱的形式,新闻的内容,它是介于说唱文艺与新闻之间的一种“边缘文体”。采用这种报道形式,别具一格,使当地农村文化水平较低的社员群众乐于接受。请看:“一段荒圩二亩四,半年收入九百几。谁叫荒  相似文献   

20.
《视听界》1993,(Z2)
无锡广播电视报从1980年复刊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形势发展,从两个版面扩大为四开四版,目前又扩为四开八版.报纸的期发行量从1985年的24万份上升到现在54万份;广告收入从1987年的2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217万元。报社全年收入19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