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主要对近二十年来国外有关影响青少年攻击性的暴力媒体因素的研究进行梳理,并特别介绍了两种攻击性行为的干预治疗技术.诸多研究显示,无论是起间接作用的暴力电影电视,还是个体可直接操纵的虚拟暴力游戏,都与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增加有关.认知干预和阅读干预的方法在改变青少年的攻击认知,减少攻击行为,以及增强解决社会问题技能等方面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2.
本文中"文化因素"的载体和主要表现形式为广播、电视、报刊、书籍、卫星、互联网、电子读物等大众传播媒体.而"暴力文化"因素,则是指广播、电视、电影、录像、报刊、书籍、卫星、互联网、电子读物等媒体中隐含、散布、弥漫、渲染的打斗、凶杀、爆炸等暴力内容.重视和预防非健康文化因素,尤其是暴力文化因素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已经成为我国青少年健康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3.
占据大众传媒首要位置的电视媒体作为一种表意特征很强的符号系统对青少年的社会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青少年已经成为电视媒体的重要消费者,然而,电视媒体充满了暴力,大量的实证研究已用科学数据确凿地证明,媒体暴力极大影响了青少年的意志、情感和行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电视媒体为何以及如何影响青少年的机制与中介因素,并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减少和预防媒体暴力时青少年侥面影响的应时措施。  相似文献   

4.
媒体与青少年暴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青少年是各种媒体的重要消费,不少国家和地区的研究都发现,除了上学和睡觉,青少年花在媒体上的时间比其他任何活动都多。然而,现代媒体充满了暴力,大量的实证研究已用科学数据确凿地证明,媒体暴力极大影响了青少年的暴力行为、暴力思想和情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媒体暴力影响青少年的机制与中介因素,并从媒体使用和监管等角度阐述了减少和预防媒体暴力对青少年影响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据我国有关部门抽样调查显示,65%以上的工读学生、50%以上的青少年罪犯出现违法行为均因直接接触并受过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主要媒介是录像、书刊、电影、电视、网络、电子游戏等。电视作为最普遍的传媒工具,所播放的节目类型对受众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而电视媒体暴力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播内容,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尤其会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  相似文献   

6.
曹亚杰 《文教资料》2006,(27):29-30
当媒体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时,人们逐渐认识到媒体中的暴力成分已对今天的青少年社会性行为发展构成很大威胁。本文主要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角度,针对青少年特殊的心理发展特点分析媒体暴力对青少年攻击行为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众多类型电影中,暴力电影的影响是最为人所关注的一种,因为它关涉许多复杂而微妙的社会以及社会心理问题。本文以两部经典暴力电影中的声音与场景在贾樟柯电影作品中的迁徙、复现与变形为主要论题,由继发的电影文本分析先在的暴力文本如何被认同,以及何种暴力元素与形象被认同,进而推究出暴力电影发生社会影响的一种可能情况,即暴力电影中的形象所带有的一种力量,可以转化成一种特殊社会环境中的权威幻想,作为艺术,电影对先在文本的致敬与复制,其中隐含的批评意味非常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8.
张娜 《华章》2013,(19)
当前社会,青少年的暴力行为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从美国的校园枪击事件,到中国的硫酸毁容、青少年行凶悲剧,无一例外的揭示着青少年暴力的危害。与此同时,社会中传播的暴力文化比比皆是,无论是电影、电视,还是网络信息和游戏,处处都充斥着暴力的身影。于是人们开始思考,到底青少年的暴力行为与社会的暴力文化有着怎样的联系?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青少年暴力与暴力文化相关性研究”的课题研究(课题编号HBSJ20100007),希望以此来找到青少年暴力更深层次的文化根源,从而对青少年暴力进行行之有效的防控。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暴力犯罪是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经济飞速发展,大众媒体在青少年成长环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众媒介中的暴力信息不可避免地介入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直接影响青少年的攻击行为,进而引发青少年暴力犯罪。文章通过媒体暴力对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其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0.
恐怖不同于暴力。恐怖片是美国类型电影当中很重要的一个片种。看一下美国的电影排行榜,会发现有许多恐怖片列名其上;而由于西方的电影观众以青少年为主,可见恐怖片确实拥有一大批青少年影迷。要想了解西方文化,西方  相似文献   

11.
崔红  何庚飞 《高中生》2011,(8):44-45
Leading: 青少年的暴力行为与他们观看暴力电影有直接的关系吗?暴力电影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电视媒体是导致青少年焦虑情绪的相关因素。过多地观看电视会刺激青少年的大脑,影响大脑的发育和健康,甚或影响青少年人格的正常发展;电视媒体所传播的暴力信息可能会引发青少年的恐惧  相似文献   

13.
国外青少年暴力脱敏的研究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研究者对青少年暴力研究的关注,暴力脱敏逐渐成为青少年暴力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暴力脱敏主要包括暴力生理、认知、情绪和行为的脱敏,青少年暴力脱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暴力媒介、移情和暴力态度。积极学习领域的脚本理论对暴力脱敏的心理机制进行了有效的解释。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青少年暴力媒介、移情、暴力态度和暴力脱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究引起青少年暴力脱敏的心理机制、干预策略以及本土化研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媒体暴力观是在媒体暴力对儿童产生何种影响的争议中产生的。尼尔·波兹曼的《童年之死》一书中体现的是悲观主义媒体暴力观,大卫·帕金翰的《童年的消逝》一书中所体现的是理性主义媒体暴力观。本文通过对这两种不同的媒体暴力观的比较分析,获得让我们正确看待媒体暴力的启示:媒体暴力不是导致少年犯罪的唯一因素;管制责任的履行既在家长又在儿童;教育是减少媒体暴力负面影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暴力及其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少年暴力是当今社会最常见的一种暴力,不但严重影响了青少年自己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同时也极大威胁着国家和社会的安定与可持续发展。在对暴力的定义、类型及其影响介绍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青少年暴力的表现、差异特点和影响因素,并进一步结合社会生态学模式和我国当前的社会与青少年实际,从六个方面提出了预防和控制青少年暴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暴力美学主要指电影中对暴力的形式主义追求,其目的是消解暴力。受中国传统文学中暴力表达及暴力与侠义共存的江湖文化的影响,当代武侠电影显示出鲜明的暴力美学特征,主要表现为暴力的神圣化、伦理化,暴力动作的舞蹈化,暴力的浪漫化,暴力的喜剧化。当今电影创作有渲染暴力的趋势,无论从道德意义还是从美学意义讲,这都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中“文化因素”的载体和主要表现形式为广播、电视、报刊、书籍、卫星、互联网、电子读物等大众传播媒体。而“暴力文化”因素,则是指广播、电视、电影、录像、报刊、书籍、卫星、互联网、电子读物等媒体中隐含、散布、弥漫、渲染的打斗、凶杀、爆炸等暴力内容。重视和预防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浙江、湖南和甘肃三省青少年的问卷调查,对青少年的网络游戏行为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网络游戏是目前我国青少年网民,尤其是男性青少年网民参与比例非常高的一项网络行为,有将近九成的青少年网民不同程度地玩过至少一种网络游戏;能够借助网络游戏结成游戏团队、进行人际互动,以及实现自我认同重塑,是网络游戏吸引青少年的主要原因;不少青少年在玩网络游戏时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暴力倾向,对网络游戏中的暴力内容及其可能导致的行为后果,多数青少年并未能够形成清晰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19.
各国经验     
美国:以立法和软件分级为抓手在美国,媒体暴力文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一直是热门话题。自互联网这种新媒体诞生以来,网络不良文化与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关系,成为争论的新焦点。近年来,许多举世震惊的青少年暴力犯罪背后,似乎都能找到网络暴力文化的影子。  相似文献   

20.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如何预防青少年校园网络暴力的发生,帮助青少年正确处理网络暴力事件,增强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联动学校、家庭和社会力量,引导青少年绿色上网就显得尤为关键。本文主要围绕校园网络暴力的成因与有效干预策略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