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校际体育竞赛是指由教育管理部门组织的全国、省市、区县、地区等各学校之间,以获取竞赛成绩和学校荣誉为目标的体育竞赛活动.对云南省高校校际体育竞赛进行分析,发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完善体育竞赛计划,保证实施过程合理有序;调整比赛组织方式,推动全省循环流动办赛;结合学校体育整体,鼓励非专业组积极参赛;规范参赛人员行为,保证比赛公平公正公开.  相似文献   

2.
“阳光体育”背景下高校体育竞赛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安徽省15所高校体育竞赛开展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认为当前安徽省各高校对体育竞赛的重视程度较为乐观,但体育竞赛的教育价值未得到彰显,且资金投入及分配不合理;同时,学生参赛兴趣与参赛比例形成较大反差,未能符合"阳光体育活动"倡导的"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建议高校相关部门及人员关注体育竞赛的教育意义,加强校园体育赛事的市场化运作,合理支配经费,以阳光体育活动为契机,以高校区域、校际联合为手段,开展融趣味性、娱乐性及群众性于一身的"阳光体育联赛".  相似文献   

3.
张婷  黄亮 《开放教育研究》2021,27(1):106-112
学习参与是学习质量的重要体现."停课不停学"期间,学生在线学习参与的校际差异会引发甚至扩大学校教育质量差距,妨碍学生享有平等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为寻求有效应对策略,本研究借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学习参与测评框架,采用差异比较的方法,基于抗疫期间优质和薄弱高中学生问卷调查,探索学生在线学习参与的校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优质和薄弱高中生的行为和心理参与差异显著;两校学生个体适应差异、教学组织差异和家庭支持差异共同造成了学生在线学习参与的校际差异.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校校际联合办学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际联合办学是缓解高校办学资源紧张、最大限度发挥高校优势资源、提高学校办学效益,进而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在调查国内外高校校际联合办学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我国高校校际联合办学的成功经验和制约因素,提出了促进校际联合办学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5.
资源共享来自机制与模式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从1994年开始,上海就试行高校联合办学.总的来说,联合办学走过了四步: 第一步:根据当时高校比较集中在东北片、西南片地区的实际,建立了以复旦大学为中心的东北片联合办学机构和以上海交大为中心的西南片高校联合办学机构.采取的形式主要是学校之间互通选修课.即两片学校的学生都可以参加其它学校某些进修课程,因为当时校际之间的距离较近.这是联合办学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6.
校际交流是指高校之间通过一定的交流协议,选派本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到对方学校参与学习与生活,认可相关学分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与2015年9月启动第一期校际交流,选派了176名学生前往燕京理工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流学习。2016年9月,第二期校际交流404名学生前往燕京理工学院的学习,使得该项目在第一期尝试的基础上有了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4,(52):95-96
作者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对湖北师范学院文理学院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结果得出:地方高校独立学院大学生对阳光体育活动的了解程度一般,了解的途径比较广泛,但对信息关注度不高,学院对于阳光体育活动的重视度不够;学生体质存在隐忧,体育竞赛活动开展的项目比较少,学生的满意度普遍不高;影响学生参与阳光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是学业重及场馆设施匮乏。学院应采取积极发挥校领导、教师的主导示范作用;利用学校宣传部门,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条件建设等对策切实推进阳光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8.
目前高校校际合作存在合作意愿不强、项目范围窄、实施项目难度大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有高校旧管理体制的影响、合作目标与合作对象定位不准、产权不清晰、没有相关的政策保障及相关的管理队伍等等.高校发展合理和有效的校际合作既有单项合作模式、多项合作模式及大学联盟合作模式三种主要方式可以遵循,同时还需要针对现状和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王林 《江西教育》2007,(12):33-33
抓好学校运动队的训练,改变当前中学体育竞赛的现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1.完善现行竞赛形式。将每年的竞赛计划尽早下达到各学校,并做出指令性规定,由各校主管领导督促执行。将竞赛成绩换算为分值并计算各校每年体育竞赛综合分值,制定参赛系数,该系数与体育教师人数的积即为该校本年度参加比赛项目的最低数,做到体育教师人尽其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为例,考察了国内高教园区开展校际学术资源共享的现状,并归纳出高教园区开展校际学术资源共享的优势所在,包括政策优势、学校类型互补优势、区位集中优势等.同时,本文也指出当前高教园区开展校际学术资源共享的突出障碍,包括思想观念、文化及心理、办学评估机制以及各校实力不均引发的障碍,并提出了深入开展高教园区校际学术资源共享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在地理位置相对集中的同层次院校开展校际线下共享课程,这在共享各方教学资源、拓宽学科专业互补以及开展校际学术交流等方面都是积极的尝试。江西共青科教城各高校在教育厅的组织下,校际共享课程的开设正在稳步推进,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如何统筹各方资源,着手校际线下课程的保障机制研究,这对项目的长远、健康和良性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跨校选课的开展情况作为实践支撑,借助国内实践中的有关高校跨校选课的案例研究,根据研究分析结果,正确定位,找出国内高校跨校选课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深入分析这些高校跨校选课的问题,针对高等教育资源特点,以具有地理位置集中、学校层次相当、学科专业优势突出且互补的两所高校为研究对象,结合陕西省高等教育实际情况,提出优质特色资源校际共享及学分互认运行机制研究与实践,为高校间优质特色教育资源校际共享及学分互认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普通高中学校体育竞赛的开展现状,对竞赛项目、竞赛内容、竞赛形式、竞赛目的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优化学校体育竞赛机制为立足点,科学育人为出发点,素质教育为切入点,终身体育为发展点,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运用现代学校体育竞赛理念和方法,为学校体育竞赛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尝试构建学校体育竞赛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普通高中学校体育竞赛的开展现状,对竞赛项目、竞赛内容、竞赛形式、竞赛目的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优化学校体育竞赛机制为立足点,科学育人为出发点,素质教育为切入点,终身体育为发展点,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运用现代学校体育竞赛理念和方法,为学校体育竞赛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尝试构建学校体育竞赛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对安徽省第2012年大学生田径运动会甲组比赛的成绩,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剖析安徽省大学生田径运动的现状,研究表明大运会成绩比省十二运会高校普通组的成绩有明显的下降,各学校项目发展不平衡,针对以上情况提出建议,为提高安徽省高校田径运动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有关高校课余体育竞赛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对福州高校课余体育竞赛社会化的实施与发展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论认为:社会化将是高校课余体育竞赛体系完善的重要途径;高校课余体育竞赛社会化不能一蹴而就,应有一个逐渐推向社会的过程;高校要善于利用自身的优势加强与社会的联系,相互支持,优势互惠;高校课余体育竞赛在社会的参与下,应结合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要求,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健康第一”与学校体育竞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体育竞赛是学校体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践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要求,通过对学校体育竞赛现状的分析与思考,阐明了学校体育竞赛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改革的具体思路和设想.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安徽省10所高校的教职工体育社团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从教职工体育社团活动项目分布和规模、教职工体育社团活动资源现状、教职工对体育社团的认同度与喜爱度、教职工参与体育社团的动机、影响教职工参与体育社团的因素等方面对安徽省高校教职工参与体育社团的现状进行详细研究与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教职工参与体育社团的因素主要是工作任务重、体育活动场地设施不完善和没有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教职工对体育社团的认同度比较高;参与动机相对集中:主要是强身健体、缓解工作压力,以及兴趣爱好.  相似文献   

19.
对安徽省普通高校课余体育竞赛的现状和发展作出详细分析,在系统分析当前课余体育竞赛利弊的基础上,结合各高校当前实际情况提出发展课余体育竞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法等对陕西省十个地市16岁以上城市女性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陕西省城市女性对参与休闲体育活动持肯定态度,但参与方式具有自发性和松散性,锻炼目的呈多元化,锻炼时段多集中在清晨和晚饭后,在项目选择上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在分析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宣传力度和场馆、设施建设,并对女性休闲体育服务体系和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