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更脏的手     
上课了,老师发现吉姆的手很脏,就罚他站起来。“吉姆,把手伸出来!”老师说。吉姆怯怯地伸出手。“请大家看看,还有比这更脏的手吗?”老师皱着眉头说,然后又加上一句,“如果你能在教室里找到一只比这更脏的手,我就让你坐下。”吉姆连忙把另一只手也伸出来:“老师,这儿还有一只更脏的手。”更脏的手  相似文献   

2.
“实践的唯物主义”是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实践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这一“实践的党派”的主张,是当时三大“实践的党派”之一,它是马克思主义在批判旧哲学又主要是针对费尔巴哈的直观的唯物主义提出来的,其本意是指革命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3.
类似《选》这种“彼此失照”的“问题”,普遍地存在于古今出一己之手而又非仓促所成的书中。故据此以考察其是否出众人之手或是否仓促成书,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这一“问题”在编撰眼里本不成为问题,只是在研究那里有时才凸显成准问题或问题。骆鸿凯《选学》既充分地注意到《选》这方面之“失”,同时又出现类似而且更为严重的“问题”,便极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4.
富商住在城市的“富人区”中一所豪华别墅里。这些天总有一个二十几岁破衣烂衫的乞丐在这一带行乞,每次见到富商出来就冲他伸出脏兮兮的手讨钱。富商一连对他施舍了几次。这天这乞丐又向他乞讨。富商就和他攀谈起来。  相似文献   

5.
1924~1927年国共两党的合作,揭开了中国党派关系史上最灿烂的新篇章。国共两党几十年的矛盾发展史,正是在这“新格局”与“新方式”中拉开了历史序幕。国共两党关系经历了从酝酿合作到实现合作、又出现了上升时期,进而又出现了曲折发展时期,最后发展到从局部破裂转为全面破裂时期。  相似文献   

6.
鲁迅先生在《孔乙己》这篇小说里不仅成功地塑造了孔乙己这一艺术形象,而且还成功地塑造了一群麻本不仁者的艺术形象——“短衣帮” 《孔乙己》一文中作者多次写到“笑”:“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孔乙己的“君子固穷”“之乎者也”之类的话语,常常“引起众人都哄笑起来。”孔乙己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孔乙己是在别人的笑声中出场,又在别人的笑声中走向死  相似文献   

7.
有一位著名的演说家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人群问:“谁要这20美元?”人群中一只只手举了起来,演说家又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员.在此之前,请允许我做一件事。”演说家把钞票揉成一团,问:“谁还要?”人群中还是有人举起了手。“那我这样做呢?”演说家说着把钞票扔到地上,用脚踩了踩,接着问:“还有人要吗?”人群中依然有人举起了手。演说家说:“朋友们,无论我如何对待这张钞票,你们还想要它,因为它没有贬值,它依旧是20美元。”  相似文献   

8.
捉螃蟹     
今天上午,佳乐和台建叫我去捉螃蟹吃。嘿!这真是又好玩、又好吃的事情。我们一到台建家,便拿起锄头去了田沟。“嘿!看那儿!”眼快的佳乐指着一个洞说。我们便开始挖起来。挖呀挖,洞越挖越小,佳乐耐不住了,便用手去洞里摸。“我摸到了,爬回洞里去了。”于是我们继续挖,挖了一阵,佳乐又去摸。“摸到了!摸到了!”我们一听便兴奋起来。“唉!原来是一个石头!”一听佳乐这话我们泄了气。没想到,突然佳乐一声惨叫:“哎唷!”原来佳乐的手被误以为是石头的螃蟹死死地钳住了。佳乐一甩手,哇!一只“巨无霸”螃蟹挥舞着两只巨大的钳…  相似文献   

9.
梁立松 《小学生》2005,(7):53-53
有只布袋想站起来,它请一个人来静忙。这人拎起袋口,布袋立即站起来,非常得意。它正想开口说上几甸,不料那人将手一松,马上又倒下来。 “请再来一次,”布袋恳求说,“请再帮一下忙。”那人将袋口拎起,袋子又站了起来。  相似文献   

10.
萧萍 《家庭教育》2014,(7):19-19
沐阳讲述 我的手又痒起来,现在就停在鼻子跟前。 我感觉到危险来了,立刻就把手指变成了一架轻型的“飞机”。  相似文献   

11.
教学《小珊迪》一课,临近尾声,在总结课时,我提问学生:“同学们,学完这篇课,你觉得课中哪些地方最令人感动?”我话音刚落,学生便纷纷议论起来。过了一会儿,一只只小手举起来了,有的说:“小珊迪请求‘我’和同事买火柴的情节最令人感动。”有的说:“小珊迪被马车撞倒后,轧断了双腿,还特地让弟弟把零钱送还给‘我’这件事最令人感动。”  相似文献   

12.
踏着铃声,我走进教室,教室里出奇的安静。也许是因为我说过这节课开始要进行音乐测试吧。“同学们,这次的测试,老师想换一种形式。”一双双带着疑惑又充满期望的眼睛盯着我。“同学们看过中央电视台的青年歌手大赛吗?”话音刚落,许多只小手举了起来。  相似文献   

13.
【教学设想】《想和做》是一张既陌生又熟悉的面孔,它曾经出现在旧教材的第四册上,遁迹多年,如今又回归教材,这其中自有道理。这篇论说文较有特色,它一反论说文一贯的套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针对一般人生活中常会遇到的现象,提出议论的题目,既而又提出论点。先论述为什么一定要把“想”和“做”联结起来,再论述怎样联结起来,还特别联系学校实际,论述学生应当学会把“想”和“做”联结起来。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这正是目前大力提倡的注意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学会思想的教学方向。这也…  相似文献   

14.
爱心无价     
“北大附中?”15岁的林然,用汗湿的手攥着那张录取通知书,心狂跳不止。“这是真的吗?我竟被重点学校录取了?”林然又把通知书看了一遍,没错,眼睛没骗他,他用手掐了一下大腿,“哎哟”,他兴奋得大叫起来。心在跳,手在抖,现实告诉他,梦实现啦,他感觉自己是一辆不胜负荷的小车,激动得失去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早晨,我和往常一样带着孩子们跑步、做操。当我跑过井盖儿时,一不小心被脚下的井盖儿绊倒摔了出去,手擦破了一层皮,鲜血直流。这一突发事件使孩子们愣住了,过了一会儿.才有人喊了起来:“齐老师摔倒了!”孩子们一下子围到我身边,当看到我的手上已经出了好多血时,更是大叫起来:“不好啦,齐老师的手摔流血了,  相似文献   

16.
《摇篮》这首儿歌,主题集中单一,作者运用通俗易懂、口语化的语言塑造了以“蓝天”、“大海”、“花园”、“妈妈的手”这一组令幼儿感到十分亲切的形象,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再加上这首儿歌构思新颖,活泼有趣,易记好唱又动听,因而能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为幼儿所喜爱和接受。课前我准备好了四幅教学图。  相似文献   

17.
一、找“手”,设疑激趣导入 先设计一只手的轮廓,将课文中的五个片断分书于五指,再设疑点拨:人人都有手,手能谋生创造财富,请同学们看看小说中孔乙己的手又是用来干什么的呢?这样设疑并辅之以图示化板书,颇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经过讨论归纳可以发现,小说中的五个片断都与“手”有关,“手”演绎出孔乙己悲剧的一生:“排”时的可鄙,“偷”时的可耻,“教”时的可叹,“罩”时的可笑,“摸”时的可怜,“走”时的可悲。孔乙己完全可以凭一双手自食其力,可他却从开始“排”的得意炫耀直到结局‘‘摸”时的倾其所有,从用手抄书到偷东西,甚至沦落到用手走路的这一悲惨结局。做这样的导入,既能基本理清全文的情节脉络,又能为分析主题打下良好的铺垫。  相似文献   

18.
生命的价值     
选自《新华日报》2001年6月2日在讨论会上,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起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多人,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当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而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  相似文献   

19.
学习岛——工作场所学习的一种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作场所学习不同于传统的学习和培训形式,它将学习与工作角色联系起来,强调核心能力的培养,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学习岛”则是德国对工作场所学习模式的一种创新,它既具有工作场所学习模式的特点又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本文通过对“学习岛”这一新的培训理念做简单的介绍.对其产生背景、内涵、特点、实施实例的分析,以求对我国的职业教育带来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邢瑾 《湖北教育》2001,(9):36-37
毕业复习是小学阶段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其特点是时间短、内容多、任务重、压力大。怎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又如何让“复习课”成为“旧瓶装新酒”,让学生“喝”起来有“味”,学起来乐此不疲呢?我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其中有一个“多”与“少”的辩证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