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甘肃省普通高校武术课学生学习兴趣的调查,分析并讨论了高校武术课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和培养途径,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以期为我省普通高校武术课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曾桓辉  夏冬 《体育师友》2010,33(2):17-19
探究式学习是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的新形式。通过探究式学习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对武术基本功和理论知识的掌握;学生通过学习在考核内容的创编能力上有所提高。武术基本功和套路教学的实用性和技击性在探究式学习实验方法中对实验班学生产生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比较法和访谈法,对高校学生学习武术课认识变化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经过一年武术课的学习,学生学习武术的目的、兴趣和内驱力等比较消极,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武术文化内涵理解模糊、对搏击技术和套路技术学习信心缺失。笔者由此提出加强学生武术理论知识学习、加强搏击对练促进武术课程改革、完善武术教学的场地器材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试论高校武术课的教学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爱美是青年人的天性 ,教师在上武术课时若能充分发挥武术课本身的健美功能 ,利用青年大学生尤其是女生理解美、追求美、渴求塑造美的姿态和形象的心理特点 ,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就能使学生对武术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审美意识是人对客观存在的各种审美对象有所感知、想象、情感、理解 ,并且有能动性的反映。在武术教学中 ,学生的审美意识一旦形成就会从审美的角度去接受武术课教学的内容 ,并积极主动去练习。因此 ,教师在武术课教学中首先要借助于武术健美、强身防御功能的介绍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 ,教师的示范动作要恰到好处 ,充分体现出武术的动作美 ,使学生首先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满足 ,产生一种渴求学习的欲望。继而在武术教学过程中细致分析长拳动作美的特征 ,如动作舒展大方 ,姿势优美等 ,使学生在练习中产生“美”的体验 ,并进一步采用正误对比法 ,分析比较何种动作姿势更加符合武术的“美” ,再通过反复练习 ,强化学生对武术美的理念感受 ,学生对武术美就会形成 ,学习的动力就会产生 ,有了学习的内在动力 ,武术的教学效果自然会明显提高。2 采用互惠式分组...  相似文献   

5.
在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自身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在《体育与健康》课中武术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在武术教学中融入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以期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达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美学的基本观点、方法、手段,结合武术教学的特点,对高校武术教学进行美学渗透。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增强武术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武术教学质量,对深化武术课教学改革和对学生素质教育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结合教学实践经验,针对武术课的教学特点,分别从启发式教学法、能力培养法、合作学习法、多媒体教学法以及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法五个方面论述了武术教学的方法及其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旨在提高高校体育专业武术课的教学质量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文化传承的视角,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山东省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武术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没有突出对武术文化传承的要求;武术课教学内容陈旧,割裂了传统武术文化内涵;武术教学重技能传授、轻理论学习;学生学习武术的目的是武术的技击性和健身性;对武术课学习成绩的评价方式单一等。针对这些现状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期通过高校武术教学传承传统武术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分别对1998版和2012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广州体育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更名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以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为目标;要求学生具备一定创新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现本科培养方案滞后于社会发展,课程结构不合理,未能凸显武术的优先地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未来职业能力的培养不足。建议设置“显”、“隐”并重的课程体系,在显性课程设置时要紧密联系社会;在隐形课程设置时,突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调查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培养大学生习武兴趣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涉及的主要内容有武术运动自身的特征、高校武术教学的现状、大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等方面,结果表明:高校武术教学必须从武术自身的特征出发,用武术自身的特点、优势来吸引学生学习武术;必须从教师自身出发,做好表率来引导学生学习武术;贯彻"以人为本"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从教学内容、方法出发来培养大学生习武兴趣;营造良好的武术文化环境和竞争的气氛来培养大学生习武兴趣。  相似文献   

11.
体育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体育课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有: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给予学生自主思维的空间;创造自由选择活动内容的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体育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主要有自选法、情境法、直观法和选项法。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是改革教师教学方式和转变学生学习方法的需要,具有创新性、自主性、合作性特点,有一定实施功效的学习方法。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符合我国新世纪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的需求,它对体育学习模式的改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将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国的4所体育院校和11所普通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研 究,就培养目标、培养方向、学习年限、课程设置、培养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前,体育院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大多仍然采用传统灌输式、单向式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任务驱动"教学法,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文章探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和优势,着重强调了在体育院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必要性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法、调查法和比较法,搜集整理有关大学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的典型素材,研究认为有效实现大学校园体育物质文化育人功能的主要路径有重视人文关怀,促进人物和谐,提供优越的体育运动环境;渗透人文元素,传承大学文化,熏染优秀的体育文化传统;折射大学理念,彰显大学精神,陶冶高雅的体育文化氛围;利用资讯媒介,传播体育信息,滋养广博的体育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16.
高等农业院校一年级新生开设体育选项课的实验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实验对比的方法,对一年级新生开设体育选项课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年级新生中开设体育选项课是可行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锻炼的能力,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并掌握一两项终身受益的锻炼方法。  相似文献   

17.
孙思邈养生方法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思邈的养生方法由养性、劳形、饮食、房中和禁忌5个基本方面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养性的内容主要是道德、情绪(心理)和习惯的修养及其养生效用,劳形的内容主要是身体运动对增强体质的作用以及导引、行气等操作方法,饮食方法的内容主要是饮食养生的原则、食物的选择、饮食习惯和饮食疗法,房中的内容主要是养生的性生活原则及其保健方法,禁忌的内容主要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预防疾病的各种行为.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松原市农村初级中学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现状展开了研究,得出如下结论:设施种类相对较少且落后,体育场馆面积与器材配备达标率偏低;训练中科学化程度低,缺乏科学的监测手段;学校领导对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重视程度不够.  相似文献   

19.
对我院运动训练专修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作了综述,并分析了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方法,从理论到实践贯彻到教学过程中,把能力培养同考试、考查结合起来。并提出了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和做法,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教学观察法、访谈调研法、逻辑分析法,探讨太极拳对大学生良好心理特征的教育教学.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的拳势及其理论,对大学生良好心理特征的形成,对大学生良好举止操行的养成,对大学生为人处事的和谐,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对大学生修身养性,端正人生观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