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奥运资源争夺战,智能电视成争抢焦点随着本年度体育界甚至全世界最大盛事——里约奥运会临近,各类品牌也开始进入疯狂的奥运资源争夺,战进而利用奥运会的影响力挖掘市场巨大商机。除了签约奥运団队,冠名央视、  相似文献   

2.
奥运帷幕落下, "奥运效应"又为各界广泛提及与多角度阐述,众说纷纭,悲观论与乐观说兼而有之.但更多的人看到了轰轰烈烈的奥运会使全世界关注中国经济宏观发展中蕴含的新的商机.奥运会虽然渐行渐远.但"奥运效应"是长久的,正因如此,后奥运时期的又一轮市场竞赛已经悄然开锣.  相似文献   

3.
奥运后这一年,是高潮过后的平静,没有想象中的余音缭绕,关于奥运的一切开始远离了。一年之后,似乎关于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的中国人留下的激动和回味远远超过了奥运比赛本身。  相似文献   

4.
中国办奥运会,引来多少丰富的联想:美术家韩美林联想出五个福娃:经济学家联想到“奥运经济”,作家联想到大奖……广告界也不甘落后,广告业主、广告媒体等也都在奥运上开动脑筋。广告商捕捉商机本无可厚非,但拿神圣的奥运开涮,那就不地道了。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对于奥运会的清晰记忆可以追溯到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也正是从这届奥运会开始,中国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中国与奥运开始了直面接触,新华社奥运之战也从此拉开了序幕。信息时代的奥运资讯,无处不在。雅典奥运,电视直播的叱咤风云,铺天盖地的互联网海量信息,各大报媒眼中的奥运争相粉墨登场,人们通过各种媒体来感受“爱琴海的浪漫”。 新华社作为国家和世界性通讯社,承担着全方位报道奥运盛况的任务,新华社快速发出的文字与图片雪片般涌向四面八方,新华社的声音传遍世界各地,席卷中国各大媒体。从1984年开始,新华社驰骋六届奥运,规模一次比一次大,水平一次比一次高,市场反应也一次比一次强烈。所有这一切,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技术作后盾,新华社奥运报道很难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奥运归来,面对雅典奥运丰硕的战果,我们特别采访了技术局局长谢胜和、体育部主任高殿民,以深入了解新华社雅典奥运报道的技术内幕与实施细节。谢胜和、高殿民皆为新华社雅典奥运报道团副团长,他们与马胜荣(新华社副社长)团长等一起带领整个报道团圆满完成了此次奥运报道任务。奥运精神不断地鼓舞着人们,追踪奥运足迹,揭开技术内幕,再度回首,共同感受科技奥运的辉煌。  相似文献   

6.
很多中国人参与到伦敦奥运之中,做志愿者、参加开幕表演、观看比赛或者利用这个时机推广运动的生活方式。这群经历过北京奥运的中国人带去了不同的奥运观,也感受到了与北京不同的奥运氛围7月27日下午,参加奥运会开幕式表演的中国留学生王美美跟同伴们一起进场。吃完组委会发的三明治,她穿上表演用的护士裙,自己化好妆,等着开幕式开始。她有一点失落:跳完舞,自己跟伦敦奥运就再也没有联系了。为了不耽误观众  相似文献   

7.
近日,我淘到的一本《奥运会选拔》摄影集,记录着50年前中国人的一场奥运梦。对中国人而言,50多年前的1956年奥运会是—个遗憾。[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百年奥运,百年期盼,北京奥运会真的要来了.随着开幕日期一天天临近,无数的人开始关注行进中的中国,关注着古老又时尚的北京.其实早在两年前,我们的奥运报道队伍已经开始思索并且开始行动,希望用一部史诗般的作品诠释奥林匹克如何在中国实现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历程充满戏剧性. 从1907年张伯苓先生在天津青年会第五届学校联合运动会的颁奖式上提出要参加奥运会开始,中国人已经有了对于奥运会的向往.但是,参加奥运会对于积贫积弱的旧中国,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然而,1932年,一个具有政治意义的举动,使得中国人仓猝间闯进了奥运,迈开了中国奥运之行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0.
编辑手记     
《新闻与写作》2008,(9):64-64
8月,北京终于迎未了全球期盼已久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从7年前申奥成功那一刻开始,北京就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为这一盛事的到来准备着、忙碌着。随着奥运倒计时牌上的数字一秒一秒地减少,奥运一点点地临近,北京上至政府官员,下至普通百姓,每个人的心都和奥运会紧紧地贴在一起。北京准备着迎接奥运盛会,准备着迎接海内外游客,更准备着迎接与奥运会随之而来的挑战——北京能否不负众望成功举办奥运会,中国能否在各个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1.
刚刚过去的雅典奥运会带给国人的兴奋和喜悦尚未消退,北京2008年奥运会正在向我们招手。对于这么一场世界性的体育盛宴,国人期待的不仅是中国健儿再创辉煌,还想在奥运所带来巨大的商机面前有所作为,因为奥运会所推崇的荣誉、公平、决心和责任心能使厂商的宣传效果和品牌价值提升到较高的水平。因此有人说.在奥运赛场之外.同时进行的还有一场广告宣传大战。  相似文献   

12.
1908年,当南开中学大操场上出现三条白纸黑字的大字标语:“什么时候中国能派出成绩优秀的运动员去奥运会?”“什么时候中国能派出成绩优秀的运动队去奥运会?”“什么时候中国能邀请世界各国到北平来举行奥运会并代替在雅典举行?”时,曾引起了在场师生和观众的关注。从1908年中国媒体提出举办奥运会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中国奥运新闻传播记录了中国人从观望奥运、参与奥运到举办奥运,从“鸭蛋”的耻辱到金牌第二的历史性飞跃,也记录了中国传媒人的“光荣与梦想”,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奥运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闻周刊》2007,(42):69-69
进入2007年最后一季度.每一个中国人都愈发地感觉到.2008dt京奥运.越来越靠近我们了:奥运会志愿者开始了紧锣密鼓的选拔.奥运吉祥物、火炬的设计相继出炉.奥运会门票发售和企业的奥运营销都进入了如火如荼的阶段……作为北京奥运会唯一的白电赞助商一海尔集团正以”奥运级的产品和服务”款待八方来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当读者看到本期特别策划时,2008奥运会已经如期在北京开幕了,奥运的新闻大战也如火如荼的开始了。全中国全世界的目光都在关注北京,关注着奥运会。本刊前两期已经选载了中央台奥运报道培训内容,余下内容,本期给予摘要并集中刊载,便于在奥运召开之际,让关注奥运会及奥运会报道的读者了解各相关部门备战奥运的情况,以及在奥运会报道中要注意的问题。由于时间和篇幅所限,培训内容不能全都纳入,深感遗憾。  相似文献   

15.
从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开始,奥运火炬真正实现了人力传递,并成为奥运会期间最重要的标志性仪式之一.熊熊燃烧的火炬宣告着奥运会的开始,也点燃了人们对奥运的期待之情,渐渐成为奥运会和人类体育精神的象征.此后,几乎所有的洲际运动会都沿用了这一仪式,以至当初曾被视为可有可无的火炬传递对如今社会的影响甚至远远超过了奥运会某些比赛项目本身.  相似文献   

16.
奥运来了 奥运即将来临.各行各业都在争夺这次千载难逢的商机.据北京奥组委官方的保守预测.北京奥运会期间.国外旅游者可能达60万人次.而国内观众总人数也将达225万-258万人。从2008年8月8日-24日.估计每天至少有40万人在北京住宿。有专家预测受奥运利好影响.奥运举办城市及周边省市可能迎来商务旅游热潮.由此预见的奥运消费热潮.让众多商家喜不胜收。  相似文献   

17.
当读者看到本期“特别策划”时,2008奥运会已经如期在北京开幕了,奥运的新闻大战也如火如茶的开始了。全中国全世界的目光都在关注北京,关注着奥运会。本刊前两期已经选载了中央台奥运报道培训内容,余下内容,本期给予摘要并集中刊载,便于在奥运召开之际,让关注奥运会及奥运会报道的读者了解各相关部门备战奥运的情况,以及在奥运会报道中要注意的问题。由于时间和篇幅所限,培训内容不能全都纳入,深感遗憾。  相似文献   

18.
薛岚 《新闻传播》2009,(12):59-60
奥运经济为体育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北京奥运会将在未来8年内拉动我国体育经济每年平均增长40%。而我国体育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规模小、结构和体制不完善、体育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政策法规还不健全,奥运经济给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机遇和挑战.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市场运作技巧.有助于提高中国体育产业的整体商业化运作水平和市场规范化程度.加快体育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经过北京奥运的历练,面对伦敦奥运会的时候,中国品牌不再不计成本蜂拥而上,而是开始选择与自身品牌合适的策略与方式寻找商机7月29日,伦敦奥运会举重赛场,朝鲜运动员欧云哲"爆冷"获得男子56公斤级比赛冠军。随后,他感谢"伟大领袖"金正日的赛后感言,以及高举双手表达激动心情的图片迅速在互联网上传播,成为伦敦奥运赛场上除中国运动员夺冠之外另一吸引中国观众的消息。同时"亮了"的还有欧云哲身上的服  相似文献   

20.
现代奥运会由于其所蕴藏的巨大商机,成为商家、企业激烈拼争之地.中国企业和商界进人奥运市场开展商业竞争已有一定的历史,但中国的出版业由于其产品具有的特殊属性,文化的差异性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等因素的制约,和奥运的关联度一般仅限于国内市场,无法在国际市场上产生直接推动作用和直接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