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讬命”与中国现代学术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國現代學術以何時為開端?歷史學界通常把1840年鴉片戰争至1919年五四運動,稱為中國歷史的近代時期,而以1919年五四運動至1949年為現代時期。但學術史和文化史的分期也以此為依據,不容易解释清末民初以來的許多文化現象。用政治事變來例同學術文化變遷,反映不出學術文化本身的嬗變規律。實際上,中國傳統學術向現代學術轉型,可以追溯到晚清的经今文學運動,現代學術的種子即埋藏其中。但今文學運動本身还不具有現代學術的特徵。1898年嚴復發表《論治學治事宜分二途》,1902年梁啓超發表《論學術之势力左右世界》和《新史學》,1904年王國維發表《紅樓夢評論》,現代學術思想和學術规範得到比較集中的體現。因此中國現代學術發端的時間,應為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之交;標誌是承認學術具有独立之價值,並在研究中開始吸收西方現代的觀念和方法;代表人物是嚴復、梁啓超、王國維等,而尤以王国維扮演着現代學術開山祖的角色。王國維1927年自沉於颐和園魚藻軒,社會上異說異是,察察為揣。惟史學家陳寅恪能够從文化興衰和一代學者的命运的角度,對王氏的死因给以正解。包括王、陳在内的中國現代学者中的大師巨子,聲聞顯晦或有所殊異,但与本民族的文化共同着命运,欲以學術為宗基“承續先哲將墜之业”,同為一代文化所託命之人則一。他們的學術流向包涵着省察傳统和回應西學兩個方面,既不忘記本民族的地位,又能够做到与世界文化對話交流,為中國現代學術奠立了難能可貴的傳统。但中國現代學術的發展仍然困難重重。就學者的主觀认知而言,有四重障蔽應予以破除。第一、學術是手段还是目的;第二、“有用之學”舆“無用之學”;第三、中學和西學之争;第四、新旧古今之辨。這四個問题所以產生,主要是中國傳统學術一向缺少學術独立的傳統,特别是“經世致用”之說束縛了人們的頭腦,使人們忽視學問本身的独立價值。王國維、梁啓超等現代學術的開聞人物,為破除這四重障蔽曾作出巨大努力,可是時至今日,也不能說此一問题已獲致完全解決。任公先生說:“就純粹的學者之见地論之,只當問成為學不成為學,不必問有用与無用,非如此則學問不能独立,不能發达。”又說:“為學問而學問,斷不以學問供學問以外之手段,故其性耿介,其志專一,雖苦不周於世用,然每一時代文化之進展,必賴有此等人。”信哉斯言。學術之求得独立,首先還要有独立的學者。四重障蔽不能破除,宜乎中國現代學者難於安身立命也。  相似文献   

2.
改革開放初期曾掀起歐美日本等國東方語文歷史學者來華訪學的熱潮。其中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波恩大學的西藏學家D.Schuh、漢學家W.Banck (龐緯)以及漢堡大學的伊朗學家R.E.Emmerick在1980年代初的三次訪華鮮爲人知。本文根據各種已刊和未刊史料,初步搜集并梳理了這三次訪華的史料。尤其是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的檔案,首次披露了他們申請訪問民族所以及民族所從最初的熱情接待到最後的不予接待的全部過程,爲重建改開初期的中德學術交流史提供一份稀見的學術史料。  相似文献   

3.
吴仰湘 《中国文化》2023,(1):158-167
在晚清古今中西之學並立紛争之際,朱一新倡導“返經求道”,謀劃“溝通漢宋”,積極尋求經學革新之路,並非簡單主張恢復經學傳統。他批評清代漢學家與公羊學者經學闡釋的嚴重失誤,比較漢儒、宋儒經學闡釋的得失優劣,最終以程朱理學爲範型,擬制“詮”“闡”遞進的經學闡釋路徑,創設“漢宋一體”的理想經學模型。抉發朱一新經學批評中的闡釋思想,重審其創建理想經學的美妙設計,有助於彰顯中國經學闡釋傳統的深厚底藴與發展態勢。  相似文献   

4.
印章源始三代,盛極秦漢。清嘉、道以還,研討金石篆刻之學風靡一時。有蓄萬印以示富者,有飾金玉以爭奇者,凡此蒐集賞玩,與刓刻無涉;迨編輯印擧、印範,流傳藝林,俾益後學,厥功鉅偉。蓋鉨印為古人昭信之物,方寸精微,或鑿,或刻,或鑄,其結構點畫之雄麗朴(木矛木),輒逾於鐘鼎、彝尊、秦權、漢镫。  相似文献   

5.
郜積意 《中国文化》2006,39(1):85-98
一、小引自劉歆與太常博士之爭始,至何休與鄭玄的《三傳》之分,漢代今、古文學之爭的主題發生了明顯 變化,即從爭立博士官向經義之爭轉變。變化的發 端,肇始於光武世范升和陳元的爭論,而白虎觀會 議《公羊》家李育以義難賈達,也屬於經義之分的範圍 (見下)。衹是兩次爭論的文獻基本亡佚,無法提供具 體的例證。至於何休、鄭玄關於《三傳》的分歧,雖然衹 存留零星史料,卻展示了經義之爭的具體面目,并為 人們理解東漢後期的經學之爭提供了進一步考察的  相似文献   

6.
漢學研究在今天的聯邦德國,是學術界熱門的題目之一,全國有20所大學開設中文專業,大約有6000多人學習中文。與此同時,在聯邦德國還出版一種大型的漢學研究年刊,這就是《MonumentaSerica》(《華裔學志》)。《Monumenta Serica》(《華裔學志》)的編輯部與研究所是合二而一的機構,今天就座落在聯邦德國中部萊茵河東岸的聖·奧古斯丁(Sankt  相似文献   

7.
吴根友 《中国文化》2023,(1):213-225
在蒙文通先生的學術、思想體系裏,其經學有廣、狹二義,廣義經學包括儒學、孔學、漢代經今古文學,狹義經學指西漢今文經學。其子學也只是諸子學之約稱,而非《四庫全書總目》四部分類意義上的子部學問,故其子學很少涉及佛學的内容。蒙先生在價值立場上推崇廣義的經學,但就中國學術的發展與創新的動力而言,他提倡“經子交相發而後其義可備”的經子關係思想,對於子學中的墨學及其對漢代新儒家形成之意義的闡發,道家道教思想、學術史、著作的整理、研究,均做出了度越前人,啓迪來者的重要貢獻。透過蒙先生“經子關係”思想側面的研究,其中藴涵的“作爲方法的周秦諸子學”的思想精義,有待進一步發掘與深化。  相似文献   

8.
鄧秉元 《中国文化》2023,(1):184-204
儒墨兩家的學術淵源,一向在學術史上聚訟紛紜。本文從思維方式入手,在重新判釋墨學大義的基礎上,不僅剖析了墨學與子路一系儒學的精神聯繫,也對《論語·子路篇》的大旨作了蠡測。一般來説,子路的政事之學可以代表“舊法世傳之史”在春秋晚期的現實形態。對子路之儒這一學術史上早已失踪的學派重新勾稽索隱,無疑是超越漢宋儒學基本視野,以還原孔門經學知識體系與精神結構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9.
正余所治學,早年為古典文學和文學思想史,特別對《紅樓夢》與明清文學思潮用力較多。現當代文學和文學理論也曾涉獵,出版過幾種論著。但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後,開始轉入學術史和思想史研究。引領我"出文入史"的是王國維、陳寅恪、錢鍾書三位學術大師。讀他們的書,如醉如痴,足以忘我,結果自己不想寫文章了。於是編纂了一套《中國現代學術經典》,收晚清民國以還現代學者的著作四十四家、三十五卷、兩千多萬字,1997年出版,歷時七年時光。好處是使我有機會系統接觸現代學術的譜系,王、陳、錢之外的其他學者,也成了我熟悉的前輩老師。此處"老師"一詞,我  相似文献   

10.
“實事求是”與“經世致用”,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學術思路。雖說为人为己、成德成學、有用無用之類學術分途的辨析,先秦以下代不乏人,但真正標榜並實踐儒家經世之學的,當推明清之際諸大儒;而把求是之學推到極致的,則是隨之而來的乾嘉學派。清代學者談求是與致用,態度都比較決絕;到了晚清,求是與致用之爭更演變成了既含學派又含政術的大論戰。這場論戰對整個二十世紀中國思想文化界的影響,至今仍未消除。這並非一般意義上的學術是非之爭,更多的是體現適應傳統變革要求以及面對西方思想文化衝擊時中國知識分子  相似文献   

11.
袁枚是清代中葉聲名最盛、成就最著、影響最大的文學家、詩人,同時又是頗有造詣和建樹的思想家、學者.他不僅以文人自居,以文士自任,而且從文人的獨特視角,以思想家的銳利眼光,深入地觀察當時的學術界,犀利地剖析各家學說,甚至直接與各派學者往來辯難,其持論之大膽,見解之獨到,涉及之廣泛,在18世紀的中國知識界可謂獨樹一幟,影響深遠.探討袁枚的文士品格,分析他對各家各派的辨析及其與之展開的學術論争,或許能為我們更為全面地把握清中葉學術思想界的整體面貌,提供一個新的視角.  相似文献   

12.
最近幾十年以來,敦煌吐魯番學在世界範圍內,已經成為一門顯學,東西許多國家參與此項研究的學者,燦如列星。我國老中青三代學者,置身其間,做出了自己的貢獻。特別是最近幾年以來,一批中青年學者脫穎而出,累有創獲,為世界學人所矚目,為我國學術研究增光添彩。1988年在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國際學術討論會的開幕詞中,我曾講了兩句  相似文献   

13.
编後     
去年年底,具體時間為2008年11月30日,本刊和我們中國文化研究所邀集了一次學術聚會,京城學界的老輩碩學和年輕友人多有參加.  相似文献   

14.
中國早期的"避兵術",如以道避兵、蟾蜍避兵、琥珀避兵、太一避兵,反映了先秦秦漢時期數術方技之學存在的深厚背景,細化到兵學思想體系之中,形成了兵陰陽類文獻中的避兵思想。相應地,以數術方技之學爲契入點,對思考避兵思想與道家中的養生思想、道教中的符箓傳統的關係提供了一定的幫助作用。  相似文献   

15.
馬一浮的學術思想,最著名的論點是"六藝該攝一切學術".這是他的一貫思想,很早他就有撰寫<六藝論>的設想,但集中講論,則是1938年在江西的泰和,為浙江大學師生開設國學講座.竺可楨校長1936年為聘請馬先生到浙大講學費盡了心力,而終無所成.但僅僅一年之後,他的願望就輕松地實現了,而且不是他主動去請馬一浮,而是馬先生自動找上門來--當然不單是為講學,同時也希望暫時與浙江大學師生一起流亡避寇.  相似文献   

16.
编后     
對中國文化與中國學術的研究如何深入一步,發為文章不人云亦云,時有創闢勝解,並進而解開困擾人們靈智的一個個學術網羅,是關心中國學問的人文學者當前亟待解决的問題。去年九月本刊在滬召集座談會,許多學界前輩曾提出這方面的建議,本期“文化學術動態”欄約略有所報導。  相似文献   

17.
李暢然 《中国文化》2015,(1):193-200
戴震是清代考據學者的代表人物,其解經方法論鮮明、系統而凝煉,在後世學界也最具爭議性。一般都將其解經方法論解讀爲由實入虚、由部分到整體的單向方法,是一種脱離現實,特别是排斥讀者主體性的純文本主義,這就忽略了其"以心相遇"的體認面向,從而增加了今日"後續的漢宋之争"中一些無謂的争論。而且,如果批評戴震單向方法論和文本主義時自身却真的陷入了純文本主義,則更加不利於戴學研究的深入。一戴震治學自身的語用學維度戴震於乾隆十四或十五年①二十七八歲所作之  相似文献   

18.
《無極變化》系浙江美術學院舒傳曦教授創作的,由三十二幅畫組成的可任意組合的大型水墨系列,1989年曾展出於西德漢堡和克利菲爾,現在該系列仍在繼續創作之中。 據說,司馬相如的友人盛長通曾問他作賦之道,相如答曰:“合纂組以成文,列錦綉而為質,一經一緯,一宮一商,此作賦之迹也。賦家之心,苞括  相似文献   

19.
秦漢以後中國的國情秦漢奠定了中國大一統的格局,二千多年來,統一成為主流,認為是正常現象,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從秦漢打下了基礎。 認清古代國情,總要摸清古代中國的社會性質。中國古代何時進入封建社會,關於中國古代歷史分期問題,史學界至少有四種說法,本文不打算從社會分期的角度來判析國情,試從中國古代社會結構的基本矛盾的角度進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一) 漢語語言之富贍,今知其為人類語言中之最。古代如先秦典籍,漢儒已多闡發,然時代愈後,材料(素材)益多,皆散在十一億人口口中,所以漢語“方言”之學,正待吾人開發、收集、整理、分析,為極端複雜之事,余在整理《昭通方言疏證》之時,即已深切感到,勉强收錄了若干則,但有大多數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