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17世纪的英国传记中,托马斯·富勒的立传原则具有开创性.他对传记发展的重要贡献是在传记理论中提出传记应当注重娱乐性,并在人物描写中通过多样性和个性实现趣味性,因此推动了英国传记从历史和宗教领域独立出来.当然,富勒的传记依然无法摆脱为宣教和道德教化目的服务的传统,因此他的娱乐功能常常服务于道德教化功能.  相似文献   

2.
由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唐岫敏等著的《英国传记发展史》一书细致梳理了英国传记发展脉络,直面争议话题,以多元解读方式对英国不同时期的传记作品进行阐释、比较,是对文学专史编写的一种有益探索。著作填补了国内英国传记文学专史研究的空白,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非常好的启迪示范作用,是英国文学专史研究的重要收获。  相似文献   

3.
英国艺术评论家罗杰.弗莱的艺术美学思想对英国"新传记"代表人物雷顿.斯特拉奇的传记观产生很大影响。弗莱强调的艺术的自律性、艺术对生活的穿透力、艺术的超然性和艺术是艺术家本人的自我表达的观点,为斯特拉奇摆脱传记的功利性影响,实现传记的真实性,把传记重新引入艺术行列提供了理论支撑。但是斯特拉奇的"新传记"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理想化的传记,因而不能完全脱离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鲍斯威尔的《约翰生传》的出版和启蒙时代文学理论的推动,19世纪英国传记文学理论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文章从传记的本质、传记作家的资质、传材与传记、传记伦理等方面,梳理了英国19世纪传记文学理论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5.
陈昕 《海外英语》2022,(2):183-185
英国小说诞生之初至今传记传统从未中断。现实主义时期的小说关注"真相",即对外部世界的客观"再现";现代小说批判"再现"外部的写作方式,艺术地阐释"内心真实";后现代小说解构传记写实假象,消解了传记与小说的界限,追求"艺术真实"。"自我"是传记的核心内容,传记是体现"自我"的最直接的文学形式。英国小说将传记传统刻入其基因之中,以不同的写作技巧,关注并深入讨论自我问题,借助英国小说的传记传统可勾勒出不同历史语境下的自我呈现。  相似文献   

6.
罗杰·诺斯是英国18世纪传记理论和实践的先行者。他在自己的《诺斯兄弟传》中践行着传记写作坚定而独特的思想;他依凭丰富的资料信息和卓尔不群的传记写作标准,完成了英国18世纪最具影响的传记作品之一——《诺斯兄弟传》。他的故事因来自对自己生活经验的老练总结而个性飞扬。  相似文献   

7.
高斯的自传《父与子》是英国传记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派传记。高斯在这部自传中一反隐晦和溢美的维多利亚时代传记文风,围绕父子之争,建构了一个偏执、狭隘的父亲形象,颠覆了维多利亚时代父权至上的伦理观。《父与子》在传记艺术层面融入现代小说的写作手法,改变了传统传记的书写规范。作为英国"新传记"的前奏,《父与子》开启了现代派文学"杀父"的反传统之风。文章拟从伦理学、文学和心理学三个方面揭示《父与子》的杀父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20世纪上半叶英国传记的发展轨迹,将整个20世纪可分为4个阶段,上半叶两个阶段,下半叶两阶段。上半叶传记发展的总体特点是反传统,重实验,注重传记作家的主体性。亚传记从自省式发展到回忆录和自我辩解式。小说理论催生了传记理论的发达,导致传记文学化。这一时期重要的传记现象是"新传记"。  相似文献   

9.
涂晴 《海外英语》2012,(3):283-284
简·奥斯汀的文学作品《傲慢与偏见》及同名电影、描述简·奥斯汀生平传记的电影《成为简·奥斯汀》,以及映射出英国贵族宫廷生活的电影《公爵夫人》中出现的乡村舞会场景往往体现出英国人民热情奔放,崇尚自由的生活态度。乡村舞舞蹈不仅只是英格兰人民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更体现了英国绅士风度、淑女风范和尊崇礼仪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0.
对巴拉克·奥巴马来说,尽管拯救美国经济前途未卜,不过其在文学道路上已迈出坚实一步。日前,其1995年出版的传记《我父亲的梦想》获得英国银河图书奖年度传记奖。在之前的提名名单中,奥巴马凭借《无畏的希望》和《我父亲的梦想》分别入围英国银河文学奖年度最佳作家和年度传记奖。虽然最终的结果,奥巴马遗慷地败给去年布克奖得主印度作家亚拉文·阿迪戈和他的《白虎》。未能获年度最佳作家,不过能获得年度传记奖也算是给奥巴马文学梦的一个最好鼓励。  相似文献   

11.
英国著名作家劳伦斯在20世纪英国文坛上享有盛名.他的诗因烙上了个人成长的印记而成为"一种内在生活和经验的传记",这也是其成功的原因之所在.文章尝试从其生活经历、思想观点以及写作特点等方面来分析其诗的内涵,将其诗中蕴藏的个人情感和内心历史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对其作品有更好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认为,古代传记有的无传记之名而有传记之实,有的虽有传记之名却无传记之实,当然也有名实相副的传记文学。太史公创立了以人述史的新手法,使《史记》成为传记文学的典范。在分析梳理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指出古代传记存在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3.
谭浩强,北京自动化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央电大计算机课程主讲教师.由于他在中国计算机教育和普及中成绩显著,1992年英国剑桥世界传记中心将他的事迹载入《世界名人录》,他成为世界上“有杰出成就的世界名人”.成为名人难,成为世界名人更难.谭浩强何以成为世界级的名人?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开始了对他过去的寻踪.  相似文献   

14.
论传记电影的完整镜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电影镜像理论的探讨,提出西方优秀传记电影是更加完整的镜的观点。西方优秀传记电影的真实性、精神多层次性和解放性,成为其更完整的镜的三个维度。传记电影的观影体验可以延伸到现实之中,传主形象成为可以触摸的东西,传记电影具备深刻的心理属性,这些都是传记电影和普通电影的不同,导致西方优秀传记电影成为了深富人文价值和美学含量的电影形态。  相似文献   

15.
铁娘子     
《海外英语》2012,(2):10-10
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撒切尔夫人的传记体影片。在许多人看来。应该由英国人演绎。但导演却选择了梅丽尔这位土生土长的美国巨星来演绎,这是何故呢?梅丽尔的表现又如何?看完你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16.
传记的伦理功能是传记伦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传记家认为,传记应该对人们的道德产生某种好的影响.但随着现代社会的转型、价值观的多元化与新的传记形式的发展,一方面,现代传记的伦理功能呈现淡化趋势;另一方面,现代传记尤其是应用精神分析方法写作的传记进而引发了一些伦理问题.传记家能否选择活着的人作为传主,传记家能不能采用涉及传主隐秘的和有损传主在公众心目中的理想形象的材料,传记家应该持有怎样的传记动机,传记家应该怎样对待死者的意愿等问题,成为当代关于传记伦理论争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文学教育(上)》2009,(13):159-160
日前,美国总统奥巴马1995年出版的传记《我父亲的梦想》获得英国银河图书奖年度传记奖。在之前的提名名单中,奥巴马历史性地凭借《无畏的希望》和《我父亲的梦想》分别入围英国银河文学奖年度最佳作家和年度传记奖。虽然最终的结果,奥巴马遗憾地败给去年布克奖得主印度作家亚拉文·阿迪戈和他的《白虎》,不过能获得年度传记奖也算是给奥巴马文学梦的一个最好鼓励。《我父亲的梦想》于1995年出版,当时奥巴马还没有从政,书中记载他自己的成长历程,包括他年少时一度放荡、尝试吸毒的经历都没有隐瞒;同时也描述他对自己黑人血统的追寻,  相似文献   

18.
现代和后现代文学对传记的真实性原则提出质疑和进行颠覆。大众文化的流行致使一些传记家忽略了这些原则;文学批评中"自传死亡"、"传记死亡"之类的说法从理论上对传记文学进行了消解;图像和影视成为传记的载体,以其特有的形式和价值标准在淡化传记的真实性诉求。面对这类挑战和危机,传记家应当坚守原则并抵抗商业大潮的侵袭和浮躁的社会心态,同时又与时俱进,进行方法的革新。鉴于传记对国民教育的重大意义,社会对传记写作应当给予更多扶持。  相似文献   

19.
传记业已成为文学和文化范畴中最重要的文类之一,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当美国传记家艾德尔(Leon Edel)在1977年提出建立“传记诗学”。的倡议时,一呼百应,缘于建立“传记诗学”的条件已经成熟:“从普鲁塔克到鲍斯威尔……到伍尔荚……已经揭示和尚未揭示的进人文本的人生,已经最本质、最突出地展示了传记诗学”。  相似文献   

20.
王靖的《英国文学史》是中国人编写的第一部英国文学史,这部文学史的编写不以作品文本为中心,而以传主(即作家)为中心,自觉运用了传统中国人所熟悉的史传模式,力求将外来学术话语与中国本土学术传统相结合。文学史与传记模式相结合,旧识充当了新知的媒介,比较成为与世界对话的途径,作为中西文化在剧烈碰撞之时中国文人的一种特殊的话语策略,既显示出一种自发的比较意识,也反映了过渡时代传统文类的一种新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