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散文是文学作品中一种重要的体裁样式,它的阅读也是考查的重点。熟悉考点,掌握方法和技巧是非常必要的。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散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一、考点透视散文阅读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一部分。文学作品是指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关于"文学作品的阅读"高考命题主要是散文和小说两种体裁的作品阅读。语文《考试说明》对这一考点的要求是"能阅读一般的文学作品"。涉及此要求的考点共有八个,三个能力层级。分别为:  相似文献   

2.
物有物的命运,那就是,它们面对的永远是充满了好奇心的人。人有一个本领,那就是"格物"———观察和研究;人还有个追求,那就是"致知"———求得认知。"状物散文是高考热点题型之一,"格物致知"也是学生阅读状物散文或其它散文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下面笔者就结合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人与物的对话"这一专题归纳出状物散文阅读的一般规律,藉此为高中生散文阅读教学打开一扇窗,提供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3.
文学作品的阅读,特别是散文的阅读,是高考语文的重要部分,也是同学们最头疼的题目之一。如果能在复习中抓住三个要素,散文阅读理解题基本就可迎刃而解了。一、要理清思路现代文阅读要求通盘考虑、整体思考,散文尤其如此。散文的特点之一是"散",若  相似文献   

4.
"阅读是自由的梦."(萨特)相比较于必修教材的散文阅读,<现代散文选读>的阅读就是更为自由的活动.但是,这也正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观看完梅兰芳的表演后所感叹的--"中国京剧是有规则的自由运动":现代散文的选读还应该是这样一种有"规则"的"自由"阅读. 选修教学中,<现代散文选读>的阅读指导当然要遵循必修教材散文阅读指导的共同"规则":注重培养整体阅读、个性化阅读的能力,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散文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等.  相似文献   

5.
<正>和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阅读相比,散文的"写实性"和"自述性"决定了散文阅读的深入更须要借助于"知人论世"。从一定程度上说,知人论世的深度决定了散文教学的高度。本文以杨绛散文《老王》的教学为例,试作进一步阐述。关于散文的定义,一向没有定论。但是"写实性"和"自述性"作为散文的最重要特征已被学术界基本认可。写实性是指散文不崇尚虚构,所言说的  相似文献   

6.
<正>一、案例背景散文是介于文章和文学之间的文类,它叙写"这一位"作者的所见、所闻,表达"这一位"作者在独特境遇中的所思、所感。王荣生教授指出:"阅读散文,自始至终都在散文的里面,我们阅读散文,是感受作者所见所闻,是体认作者所感所思。散文流露作者的心扉,读者以自己的心扉打量散文,阅读散文是心与心的碰撞、交感。"1散文是我国中学阅读教学的主导文类,散文教学教什么?怎么教?该如何立足文本特质与学生学情?这  相似文献   

7.
<正>散文有一重要特点:形散神聚。笔者以为,散文教学,也可从"形""神"入手,引导学生出"形"入"神"读散文。这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阅读理念上的出"形"入"神",二是阅读方法上的出"形"入"神"。阅读理念上的出"形"入"神"。阅读理念上的出"形"入"神",是指在阅读散文时要改变传统的阅读"形式"。散文内容丰富,思想深刻,阅读散文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与情感,但阅读不只是为了"吸收"  相似文献   

8.
在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散文的阅读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那么,如何提高散文的阅读能力呢?一.抓住"文眼",揭示文章主旨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的重要特点是"形散神聚"。散文的"眼"就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中心点,文章结构的枢纽点,也就是所谓"神聚"之处。抓住了散文的"文眼",犹如拿到了进入散文这座艺术宫殿的钥匙。散文的思想、感情、结构等也就不难理解和掌握了。那么,怎么识别文眼呢?作者为了表达主旨,往往由一字或一句来突出主旨,布局谋  相似文献   

9.
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的内容,文学背景知识是文学作品阅读鉴赏不可忽视的环节。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与鉴赏"中提出:"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了解背景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解除阅读的障  相似文献   

10.
<正>散文,是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热点体裁。新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1.
实录一: 指向一般阅读方法的阅读学习 时间:2015年10月27日 学生:四川师大附属第一实验中学八年四班 一、商议方案,确定通道 (教师提供了三种学习方案,学生选择了“指向一般阅读方法的阅读学习”.过程略.) 二、初步感知,了解大意 (屏显.) 初步感知,了解大意 1.这是一篇____.(体裁) 师:第一步,请大家初步感知文本,了解大意.先请大家填第一个空,看看容不容易.好,你举手了. 生:这是一篇散文.课本第47页下面的注释写的是选自《朱自清散文选集》,所以它是散文.  相似文献   

12.
一、中考散文考点聚焦中考现代文阅读,很多是以散文出现,重在考查学生的阅读基本能力,考查文学素养,强调个性化的主观体验和评价。散文在内容上虽然开  相似文献   

13.
文学作品阅读试题可以说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重头戏",分值重,主观性强,要求严,难度大,得分率最低。如何成功有效地解答散文阅读试题一直是高考备考的重中之重,把握规律、掌握技巧、加强训练固然重要,而了解常见的失误情况并找到对策则能防"错"于未然。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以下是笔者根据2007年高考散文阅读题(全国卷Ⅰ)  相似文献   

14.
文学作品阅读试题可以说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重头戏",分值重,主观性强,要求严,难度大,得分率最低。如何有效地解答散文阅读试题一直是高考备考的重中之重,把握规律、掌握技巧、加强训练固然重要,而了解常见的失误情况并找到对策则能防"错"于未然。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以下是笔者根据2007年高考散文阅读题(全国卷Ⅰ)阅卷感悟所列出  相似文献   

15.
散文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散文阅读考查在中考语文试卷中一直是个重点、难点。了解散文的特征,学会赏析和写作散文,是初中学生的一项必备的基本功。在了解散文的特征的同时,还要加强散文教学方法的研究,以及学生学习散文的特点研究。  相似文献   

16.
1998年以来,散文阅读是历年高考现代文阅读考查中必考的试题,然而从试卷评分情况来看,散文阅读的得分率低、优分率低成为不争的事实,这导致考生对散文阅读望而生畏,如何克服这种心理呢?一、要了解高考散文阅读在选材、试题命制和能力考查等方面所呈现的变化规律在选材上,2005年的各地试题呈现出三个  相似文献   

17.
<正>一、情感教育在散文教学中的意义1.情感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审美的需要。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在散文阅读过程中,只有有了审美的要求才会有审美的行动,可以说,散文阅读的动机就在于个体对美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黄群英 《考试周刊》2013,(46):26-26
<正>语文课程体系中的"散文"指的是那些具有文学色彩,形象、情感、审美特点比较明显,又非小说、诗歌类的作品。既然属于文学作品,那么散文阅读教学就应该界定为一种审美阅读,而不是着眼于信息筛选和处理的信息式阅读。只有正确认识散文的艺术特征,并把这种认识迁移到教学中,才能提高散文教学的针对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正散文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形"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神"是指散文要表现的中心。正因为散文具有这一特点,所以学生在阅读散文,理解散文时觉得比较费劲,在做与散文相关的练习题时也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渎懂散文呢?笔者认为阅读散文时,应顾及全篇,从作品的整体出发,感受完美的艺术形象,理解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简言之就是要学会领悟散文的主旨。一般情况下,散文阅读的重要  相似文献   

20.
李付前 《新高考》2007,(Z2):18-19
文学类文本阅读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高考备考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在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四类文体中,散文因其语言丰富、结构复杂、文化含量高,便于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而备受命题人青睐。据统计,2006年全国17套高考试卷中,有15篇为散文阅读。那么,如何做好散文阅读题呢?下面的做法不妨一试。一、了解做散文阅读题常用的四个步骤第一步:看体裁,明确文体特点。散文的体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即中心是集中的,反映中心的材料是丰富的,表达中心的方法又是多样的,而高考散文类阅读命题考查的立足点就在于此。所以,考生见到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