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对杨朝伟先生主编《历史文化街区昙华林》一书中关于武昌昙华林正觉寺为无念律师创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这一说法进行了考证,纠正了长期以来对史载的误解。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12月3日至2014年3月31日,展现武昌城一个多世纪沧桑变迁的《老武昌·新武昌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展》在辛亥革命博物馆多功能厅展出,户部巷、昙华林、沙湖、武汉大学……镜头里定格的一幅幅景象,展示了武昌这方热土沧海桑田的巨大变迁、人文景观、自然生态和民俗风情,  相似文献   

3.
《寻根》2016,(2)
正"腊"的先字"腊"字,繁体为"腊"。远古时期,腊是一种祭礼。先人习在冬季将尽时,用猎获的禽兽举行大祭,是为"猎祭",以祈福求寿,避灾迎祥。后来,每年农历十二月被定为"腊月",即如《礼记·月令》所记:"是月也,大饮蒸。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故而,"猎祭"遂更称"腊祭"。这也是"猎"字与"腊"字相通的原因。《风俗通》里就说:"腊,猎也。"可见,"腊"源于"猎",即"猎"字在先,"腊"字后出。还有个"昔"字,也是"腊"的  相似文献   

4.
吴正格 《寻根》2013,(4):36-38
"炸"字的古体字写为"",与炸同音。至清代时,人们仍习用""字而极少用"炸"。所以,谈"炸"字,需从""字谈起。"炸"字小考""字的左边是"火"字,右边上部是"世"字,下部是"木"字。其字中的"火"和"木"容易意会,即以火  相似文献   

5.
《周易》之生态审美意识"贵人""重人",认为"人"通过"进德修业"则能够"与天地合其德"。《周易·系辞上》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是宇宙天地得以生成的原初域,为"两仪"的整体化、一体化。"两仪"既符指"阴阳",也符指"天地"。"阴阳化育"是"天地"之始,"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有了"天地",万物便在天地之间产生出来。而"乾坤二卦",则是"天地"和"阴阳"的共同符号。包括"人"在内的万物,其化生化合,尽皆因于"天地"。"天地人"一体相通,"天道""地道""人道"相兼相应,相辅相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且,"天地"之"道"与人事联系紧密,人事吉凶正好对应于天的阴阳,"天"的阴阳可相互转化,"人"的吉凶也相互转化,天地合德。由此,"天"与"人"就实现了沟通。  相似文献   

6.
正"道"是《道德经》的核心概念。在《道德经》的宇宙论中,道生出了天地万物。然而,对于老子宇宙论的实质与展开,学者们却有不同的意见。本文试图通过对"有无"、"生"、"域"与"道"的内涵的探讨,来阐释《道德经》中的本体宇宙论。一、"有"与"无""有"与"无",是《道德经》中一对重要的哲学范畴。《道德经》第一章即言:"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然而,"有"与"无"的具体含义,却难以轻易得知。我认为,  相似文献   

7.
正庄子"道"的思想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观。首先,庄子提出了"齐物"的思想,通过"齐物"来取消事物之间的对立,破除以"我"为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其次,庄子提出了"天地一气"的思想,认为万物都是由"气"所构成,这是一种自然气化的思想,人与自然万物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对立,而是同归于"气"的一种和谐状态。总之,庄子通过"齐物"与"天地一气"来达到"道通为一",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一、"齐物":破  相似文献   

8.
一"道法自然"如何讀? 關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節,歷來有不同的民法。特别是"道法自然"一句歧异更多。不同的讀法就涉及不同的句法結構。 第一種是最普通的讀法,即讀作"主--謂--賓"結構,就是說"人"、"地"、"天"、  相似文献   

9.
"人"的生存问题,中国美学主张诗意栖居,认为审美境域的达成是"为仁"与"体仁","为仁"与"体仁"是"人"的一种诗意化生存态势。并且,从关注人的"心性",人的"生存境遇""人生追求"等问题出发,中国美学重视"人"的人格熔铸、珍爱人生,强调作为个体的"人"的自身生命意识的培养,认为"仁"审美域的达成即"人"本心本性的复归。这种原初"仁心""仁性"的复归与还原,是一种属"人"的本真生命的呈现态与心灵的升华,以及原初心性的复原,其中传达着一种生存的体验与对生命的感悟,蕴藉着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挚情。  相似文献   

10.
正"腰若流纨素"之句出自《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一诗。清代吴兆宜注此句为,"若"一作"著"。"若""著"两字意义截然不同,前者为"好像"意,后者则为"穿着"意。受此影响,对于"腰若流纨素"之句的解释,历来亦颇多分歧,诸家或释为"好像",或解作"穿着"。人教版教材译此句为"腰束纨素的带子,光彩像水流一样晃动"。译文将"若"译为"穿着",但并未给出理据,并且将"若"字原有的"好像"  相似文献   

11.
"道"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孔子以降,无不以"道"作为其追求目标,但却有所不同。荀子提出"壹于道",注重对"道"的知与行,其主要特征是加强了"心"在"知道"过程中的作用,注重"心"的修养,且始终是以"中"贯穿"虚壹而静"的修养过程中,"虚""壹""静"三者均需要在"中"的规范下完成,"中"既是其本体之依据,也是其实践之方法。荀子通过"知"构建了"心"和"圣"(道)之间的联系,通过"知"来描述"圣",通过"心"来实现"圣",以此实现儒家"成圣"之理想。  相似文献   

12.
"象外圜中"本自《二十四诗品》,王夫之引而申之,以此作为诗中"景象"的美感要求:"圜中"即诗中所绘之"景象","象外"即诗中未言之"情感",诗歌应由"圜中"而至"象外"。为论证这一观点,王夫之引入了画论中"咫尺有万里之势"的说法,意在借上乘画作中"以实见虚""以少见多""以有限表现无限"的"生势"过程,来阐明诗歌中"无字处皆其意"的"势"之生成过程。画论与诗论,在"超以象外"的层面上达到一种美学的契合。这实际是对"象外圜中"说的"诗画合一"式阐释。王夫之对"象外圜中"说的阐说,开启了内视觉的维度,这对厘清古典诗论中"诗中有画"的内涵,乃至重新认识其现代意义,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忠孝之辨"是一重要论题,《论语义疏》对此亦多有议论。皇侃秉承王弼"自然亲爱"原则,以玄学自然本体论作为"孝"的绝对性的依据。同时,皇侃突出"忠"的相对性与条件性,藉此为梁武代齐的不"忠"予以辩护。此外,郭象"无为而治"思想对皇侃影响颇深,也是造成"忠"的相对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大理文化》2011,(4):2-2
永升村白族,古称"民家人"。300年前,清朝平定"三藩之乱"后,把云南的部分"民家"士卒发配到黑龙江充当站丁,被称之为"站人"。"站人"世代密传祖籍在云南大理府,为民家人。自1999年起,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县他拉哈镇的"站人"先后3次组团到大理考察寻根。永升村是黑龙江"站人"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总人口3716人,其中"站人"1300人。  相似文献   

15.
《论语》"君子"文化被学界广为关注,但对"君子"一词的理解却多有偏误。本文从"君子"一词语义结构分析入手,探讨溯源"君子"一词的构词理据,认为:《论语》"君子"一词一方面沿袭了自《周易》、《诗经》以来的"君子"词义,同时又从为政者和为学者两个维度展开论述,重"位"亦重"德",二者统一于对现世君子的批判和对未来君子的塑造上。《论语》"君子"词义重"位"亦重"德"的现象反映了社会文化对词汇发展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何谓"諡"?《说文》:"行之迹也。从言、兮、皿。阙。"阙,缺读声。徐锴曰:"兮声也。"读"兮"声是对的,为什么加"皿"呢?未作出合理解释。《说文》另有"谥"字,"笑貌。从言,益声。"甲骨文有"益"字:■,象器皿里装满了水,往外溢之形,为"溢"之本字。徐铉据《唐韻》注有两个读音:一为伊昔切,一为呼狄切。呼狄切正是"諡"的读音。现在"諡"也可以写作"谥"。这是否是"谥"之字义一分为二  相似文献   

17.
白族人不论是红白喜丧大小事,款待宾客都以"八碗一座盘"为主角。也不论世事如何沧桑变迁,这"八碗一座盘"的大主题被都世世代代传承了下来。"八"是一个渊远流长的吉祥数字,在白族人民的生活中,是离不开"八"字的,不仅因为它是"发"字的谐音,更重要的是"八"是力量的象征。所以,结婚抬新娘的两张喜柜要"八"人  相似文献   

18.
<正>"律"是什么?《说文》作如是释义:"均布也。从彳,聿声。"从"彳"怎么会有"均布"之义呢?也许是因为《说文》对"彳"作了"象人胫三属相连"(大腿、小腿、足踝三关节连动)的解读,故以三关节和谐律动作依据吧。然甲骨文已经证实"彳"是"行"的別体,"行"(■)是道路的象形,而"彳"(■)又为岔道之象,与"三胫"了不相干,自然"均布"之义失去支撑。不过,"均布"可与律吕联系起来,作另一种解读。律吕定准,竹管凿孔窍要按一定的尺  相似文献   

19.
束有春 《寻根》2021,(2):19-23
"买宴"一词,与今人聚饮时付款买单意同。在我国封建社会,曾出现大臣捐献钱财来参加国君宴会的情况,称为"买宴"。但南唐李璟、李煜父子的"买宴",却是臣属国的国君在为宗主国的皇上买单,呈现出另一番景象。《宋史》卷四百七十八"列传"中出现的"世家"字样,感觉与《史记》"本纪""表""世家""列传"的并列体例明显不同,将"世家"置于"列传"之中且下降了一个级别。原来,《宋史》将"十国"中为宋王朝所灭的南唐、吴越、南汉、后蜀、荆南(南平)、北汉政权,都在"列传"中用"世家"来进行记载,将"世家"附属在"列传"之中。  相似文献   

20.
在郁达夫的作品《沉沦》中,主人公"他"始终怀有一种"复仇"心理,当复仇心理、性冲动和热爱自然等诸多特点同时投射在"他"身上时,便形成了"他"复杂而多元的立体人格。这背后,指向的是"他"多重的"他者"身份,而身份和文化上的双重"他者"又导致了"他"病态的心理,最终表现为反常的"复仇"话语,并酿成最终的"零余者"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