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人类诞生以来就存在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问题。早在先秦老子就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他的崇尚自然、尊重天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无为"的思想,对于我们解决当前的生态危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与自然关系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代价值。人类只有学会和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最终实现社会文明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2.
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除了人类社会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还必须以稳定和平衡的生态环境作为前提和基础.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存在双重关系,即社会与自然的对立和社会与自然的统一.作为现代性道德所唯一信奉的伦理价值原则即人类中心主义,为了满足人自身无限膨胀的物欲而片面强调人类社会对自然的控制和奴役,导致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内在伦理关系的断裂.生态伦理就是要超越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主导价值的人际伦理,克服社会与自然的对立,为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3.
生态哲学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西方的人类中心主义与主客二元论在创造财富与技术文明的同时,亦带来巨大的生态危机与生存危机。以生态哲学的视野检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吸收古代中国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等生态理念,建立系统的"人-自然-社会"生态整体观,确保人类永续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从"附魅""祛魅"到"返魅"——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古代人类依附于自然界,将世界"附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到了近现代,随着科学的发展,世界被"祛魅",人与自然关系处于冲突状态;人们必须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范式,重新达到世界的"返魅",才能回归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处境中来。  相似文献   

5.
生活在自然中,每天人们在改变生活的同时也对自然产生着影响,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早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就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儒、道等学派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思想观念在中国美学和艺术创作中广为流传,并被设计人员广泛的运用于设计中。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进程加剧,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如何在环境与发展间取得平衡,重新回归与自然的共处,人们开始寻找新的发展道路。现代设计从传统文化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想中寻找、回味、领略其中的妙处,以设计实践来实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实践活动涉及三个领域:自然、社会、人自身.故人类社会就是一个由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的关系所构成的矛盾体.社会的和谐相应地表现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人与自身关系的和谐.任何社会只有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自身关系的和谐,才能稳定发展,其中任何一个维度的弱化或缺失,都会导致社会的失序和混乱.  相似文献   

7.
人类并不是自然的主宰,应当努力谋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个世界并不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从自然万物中提炼美化生活的元素,使人类的生活与自然交相辉映.本文将从自然的角度阐述设计中的自然元素.  相似文献   

8.
老子自然之道认为:人是万物之一,又是"域中四大"之一;"和"不仅是事物的创生方式和自然、理想的存在、发展状态,而且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规律;人类的活动必须效法自然界的本性和规律,表现为"无为"和"啬""俭"等行为原则。从老子之道的角度来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得到如下启示: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二、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维护健全的生态系统,是创造物质文明的基础和前提;三、人与自然生态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关系,要求发展把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有机融合的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老子的这一思想,对于坚持科学发展现有着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类源于自然,通过劳动改造自然、向自然索取生存资料,进而人类社会也是以自然为依托而存在的.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觉得其自身似乎可以驾驭自然时,自然又以其独特的方式反作用于人类,同时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人与人的关系的方式得到了延续和延伸.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冲突不断,我们应始终坚持人与自然有机统一的原则,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在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后提出的符合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的发展观念.人要改造自然而生存,因而工程活动是人类永不停止的实践环节.工程活动只有遵守自然和社会规律、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工程观,才能真正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1.
设计教学提倡绿色理念.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绿色设计在设计方法上力求做到自然与人的协调,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资源消耗.为共同的发展创造优美和谐的绿色家园.绿色设计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保护赖以生存环境的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民间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的产生、发展及存在往往会受到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民间艺术造物活动中对自然生态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在许多方面显示了技术理性与生态、伦理、价值观念的完美结合.而在现代生态设计中,从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角度提出的设计观,与中国民间艺术的造物观一脉相承.它要从根本上降低资源和能量消耗,杜绝和介绍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使人类生活方式向科学、文明和健康方向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种尊重自然与生命的态度,强调物质技术理性与自然伦理关系统一的精神,成为二者的共同点.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瑶族古歌抒写自然,思考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人类既热爱自然,同时又敬畏自然.瑶族古歌审视和反思人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社会环境的关系,在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类既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面,又有与自然相对立的一面.瑶族古歌关注人类精神生活与自然的关系,在和谐自在的自然中,人类拥有美好的精神家园,人与人和谐相处,然而在环境遭受破坏时,人的精神遭受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随之遭受破坏.  相似文献   

14.
郭惠尧 《红领巾》2005,(3):136-137
工业设计作为创造产品的思想和科学方法,成为改善人类生活方式、调整人与环境合理关系等的决定因素.认清设计价值的本质内涵,沿自然发展的规律和主线去思考人类和社会问题是现代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以迎合或超越时代的方式来施加对人类生活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5.
孙惠 《考试周刊》2010,(44):36-37
产品设计的实践表明.自然界无疑是启发设计师创作灵感的最好教材。进入21世纪以来,设计贴近自然,以及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在当前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研究探讨自然与产品设计的关系及其对产品设计的重要意义,必将为未来产品设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劳伦斯是一位致力于描述人与自然、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以期拯救西方工业文明的作家,他的作品一贯保持着这一特色.本文试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其中篇力作<狐>,从而揭示在父权制社会中,男性统治者对自然与女性的统治间存在某种密切的联系.同时引起读者对于人类生存状况的思考:人类若要和谐发展,就必须尊重自然,重建男女两性间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嬗变出发,总结分析了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长与环境恶化的态势,认为当代人口迫切需要与自然界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人口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成了社会和谐发展的迫切要求:人们的自然观必须由“征服论”向“协调论”转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建立人口、经济、社会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新秩序。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的一切都已打上了人类精神意识的烙印,设计也不例外。设计师的工作即是:使人们从物的挤压和奴役中解放出来,使人的生存环境和物品更适合人性,使人的心理更加健康发展,使人类感情更加丰富,人性更加完美,真正达到人物和谐、"物我相忘"的境界。对于今天的设计师而言,设计人性化永远是常念常新的课题,也是设计师永恒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潜水鸟"中展示的人类认识自然和人的局限性、人类改造自然的盲目性和人类中心主义对于社会和人的危害性,揭示"潜水鸟"人类中心主义批判的主题,试图唤醒人们正视人类中心主义幻觉,认识自然的内在价值,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20.
曾金霞 《红领巾》2005,(3):58-62
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长期追求并为之奋斗的美好理想.优先发展教育,是构建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教育与和谐发展的关系:一、家庭教育与和谐发展;二、学校教育与和谐发展;三、社会教育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