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九.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 财产保全,是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将来生效的法律文书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作出保垒裁定,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与率案有关的财物采取保全措施的一种制度。  相似文献   

2.
王小红 《红领巾》2005,(1):16-20
我国行政诉讼暂时法律保护制度主要包括诉讼期间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停止执行制度以及诉讼中的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制度.不应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四条理解为起诉不停止执行原则.原告向法院申请停止执行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应当采用书面方式,可以在诉前申请停止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也可以在诉讼开始后,法院裁判前的任何阶段提出申请.法院应当在听取诉讼参加人意见的基础上,作出停止或不停止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执行的裁定,裁定应当说明理由.停止执行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裁定没有溯及力,并且可以由法院撤销或者变更.法院对行政机关可以适用财产保全措施,先予执行的适用范围应当予以扩大.  相似文献   

3.
仲裁财产保全程序的完整构造应包括仲裁财产保全裁定程序和财产保全执行程序双重结构,以此为理论基点反思我国仲裁财产保全裁定程序,应当借鉴域外有益经验建立并存模式合理配置我国仲裁财产保全裁定权,并相应完善仲裁财产保全裁定程序,确立当事人直接申请财产保全原则,赋予当事人财产保全裁定异议权,衔接财产保全裁定程序和保全执行程序。  相似文献   

4.
民商事调解担保作为一种诉讼担保方式,通过法官的指引介入民商事案件的调解程序中,经当事人协商达成调解协议,约定由一方当事人提供担保或者案外人同意为当事人提供担保,从而在实体和程序方面强化调解功能。民商事调解担保制度的适用,提高了民商事案件调解率,降低了调解案件执行申请率,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诉讼程序复杂、持续时间长的弊病,有效节约了诉讼成本。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如下问题:一、行政机关申请法院采取保全措施的性质;二、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时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三、对法院依行政机关申请采取保全措施的立法思考。  相似文献   

6.
仲裁财产保全对保护仲裁当事人合法的财产权益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现行商事仲裁财产保全程序却存在着不足之处,如仲裁庭无权决定财产保全和仲裁前财产保全的立法缺失,制约着财产保全程序功能的发挥。因此必须通过赋予仲裁庭决定财产保全的权力,全面确立仲裁前财产保全程序,以保证财产保全程序的有效适用。  相似文献   

7.
“临时保全措施制度”作为应急性措施本应为国际商事纠纷的解决提供即时、有效的帮助,但由于目前国际上还没有法律对其予以明确的规定,各国法院与仲裁庭的权力分布又不统一。使临时保全措施在申请、强制执行以及发布机构上存在问题。应该通过制定明确的法律政策支持仲裁,设立常设仲裁委员会并使仲裁庭有权即时有效处理临时保全措施,以解决该措施在申请、发布与执行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民事诉讼行为保全制度是民事案件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各国均有关于行为保全制度的规定,我国立法上仅规定了财产保全制度,行为则不适用保全,这一立法上的漏洞导致实践中大量的无法利用行为保全对当事人权利进行救济的情形。我国民事诉讼法应早日将行为保全适用于普通民事诉讼领域。  相似文献   

9.
律师调查取证权是当事人最基本的程序性权利之一。我国律师在侦查阶段自行调查收集证据的权利没有法律保障,申请调查取证的权利难以实现。完善我国侦查阶段律师调查取证权制度,应当赋予律师在侦查阶段申请辩护人身份的权利,完善立案侦查阶段检察机关(或法院)监督制度,以保障确立以律师独立调查取证和申请侦查机关取证并行、律师有权申请检察机关或法院以保障其调查取证权得以实现的基本程序制度,赋予律师与犯罪嫌疑人完全的会见权和通信自由,以及一定范围的在场权。赋予律师享有程序性调查取证的权利。  相似文献   

10.
国际商事仲裁中的临时保全措施,主要问题及争议存在于临时保全措施的决定与执行两个方面。在我国,要完善国际商事仲裁中临时保全措施的决定和执行,必须做到:商事仲裁中临时保全措施决定权应该由法院与仲裁庭分享;应该立法规定法院可以发布临时保全措施支持外国仲裁并规定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临时保全措施的问题;应该立法规定法院可以发布临时措施支持外国仲裁。  相似文献   

11.
王珅 《甘肃高师学报》2012,17(1):103-107
对商标评审委员会商标确权行为的法律性质进行了分析,认为根据所使用公权力类型的不同可分为行政复议和行政裁决,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由于目前我国《商标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对这两类案件的诉讼程序的规定还不够完备,导致在实践中出现很多问题,因此提出对于属于行政裁决的商标评审案件诉讼程序可以借鉴日本"当事人诉讼"制度的相关做法,在立法上作出一个特殊规定,规定这类行政裁决案件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另一方当事人为被告提起诉讼,法院应当在提起诉讼时通知商标评审委员会,而诉讼的类别仍然是行政诉讼。另外,应当赋予法院对这类案件所涉行政行为的司法变更权,以保证公权力的完整、有效,以及避免权力冲突引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现行民诉法规定了例外情形下当事人必须亲自出庭,诉讼代理制度又为当事人不出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为此,不仅民诉法中很多重要原则和制度无法正常运作,而且直接动摇了民事裁判的基础——案件事实真相。当事人出庭应作为民诉法中的基本制度、成为民事诉讼活动中的常态,民诉法修订时应明确设立当事人亲自出庭制度,并就其例外作出明确规定,以及当事人应出庭而不出庭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3.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一项重要主体制度。其参诉方式的制度设计存在的矛盾和弊端,导致了理论和司法实践的分歧。有必要通过对法院通知参诉的多种弊端和深厚继存土壤进行解析,提出相对合理的渐进式革新方案。该方案要求暂时保留法院通知参诉并对其进行严格限制,对不同类别第三人适用不同参诉方式,对依据不同的法院通知参诉区别对待,以达到取消法院通知参诉为目的,从而最终实现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制度立法之本意。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继承问题没有规定,最高人民法院2003年的司法解释草案对此做出了规定,但此规定是否合理,学术界仍存在争议,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股权中的财产权可以继承,身份权不能继承,但可经全体股东同意而取得继承权,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值得肯定,建议修改《中国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时予以采纳。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机会的增多,知识产权纠纷也不断增多。诉讼调解作为解决这类纠纷的有效机制日益受到法院的重视。本文以知识产权纠纷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分析了法院诉讼调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阐述了诉讼调解对于解决该类纠纷的重要价值,并从法官、当事人和律师的角度分别探讨了调解策略的构建,最后提出了充分发挥诉讼调解功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法院撤销仲裁裁决程序、法院所享有的仲裁裁决撤销权、当事人撤销仲裁裁决申请权三者在基本属性方面有着内在的联系性和一致性,对其探讨可以加强对法院撤销仲裁裁决程序具体细节性规定的理论指导。文章分别以法院的撤销行为和当事人的申请撤销行为为视角,旨在对撤销国内仲裁裁决活动进行属性定位和价值分析。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时,习惯于一并解决离婚争议和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问题。但是,近年来,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当事人仅起诉要求离婚的案件。对此,人民法院可否采取拆分审理模式,分案审理离婚争议和夫妻财产争议,在实践中有不同意见。将夫妻财产争议与离婚争议分案审理,在法律上并无不妥,在某些情形下更利于快捷、公平地解决当事人的争议,具有补充合并审理模式的功能和价值。故在立法上应明确人民法院对离婚案件中的财产争议可另案单独审理,并对分案审理模式的定位、标准、管辖、诉讼衔接等问题进行明确规范。  相似文献   

18.
诉讼上的自认,是指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向法庭承认对方所主张的不利于己的事实。构成诉讼上的自认,须具备时间要件、实质要件、形式要件。诉讼上的自认一般说来具有两方面的效力:其一,对当事人的效力;诉讼上自认的构成,免除了他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其二,对法院的效力;诉讼上的自认对法院有拘束力,即无论法官本身如何看待案件事实,都应当把当事人的自认当作真实对待,并以自认的事实为基础进行裁判,不得对自认的事实作出相反的认定。实践中,如果一方当事人对于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事实全部承认的,可以免除对方当事人的全部举证责任;如果仅为部分承认的,只能免除对方当事人对自认部分事实的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19.
证人在刑事诉讼中为了协助法庭查明案件事实往往需要出庭作证,而出庭作证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或遭受一定的收入损失。为了保护证人的财产权利,世界上许多国家赋予了证人出庭作证经济补偿请求权。但由于我国相关法律的缺位,使得证人出庭作证带来的损失得不到补偿,这也是证人不愿出庭作证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为了充分调动证人出庭作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解决证人不愿出庭作证这一长期困扰我国刑事审判实践的难题,有必要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建立我国的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经济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20.
论尼日利亚NIPC法令对外国投资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日利亚1995年投资促进委员会第15号法令是规范尼日利亚外国投资的主要法律。该法令从征收及国有化担保、货币风险担保、诉诸法院及享受正当程序权利和投资争端解决四个方面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保护,极大地吸引了外资流入,促进了尼日利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