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亲爱的读者朋友,您的孩子是少先队员吗?他喜欢戴红领巾吗?他喜欢参加少先队活动吗?他喜欢当少先队干部吗?他在少先队组织里是否结交了好朋友?毫无疑问,在全童八队的今天,每个6~14岁的孩子都与少先队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充分发挥謇庭和少先队的互动作用,为孩子们的健康快乐成长搭建一个美妙的平台,这难道不是广大父母、辅导员和孩子们共同的心愿吗?因此,本刊自2014年第1期开始,开办“少先队活动”专栏,欢迎广大父母、辅导旋老师和孩子们积极关注和投稿。  相似文献   

2.
有问有答     
《少年儿童研究》2013,(9):56-58
孩子总和父母对着干怎么办? 我儿子15岁了,现在我和他对话时,他总是反对我,比如我说每天上网不要超过1小时,他就说谁规定的?为什么你们可以随便上?他经常说大人们可以很自由地活动,孩子却不能,太不公平了。我应该怎么说服他呢?  相似文献   

3.
羽毛 《内蒙古教育》2007,(7X):32-32
14岁的高占喜,青海农家子弟,因为一次电视活动的策划,他和城市的一个富家子弟互换了7天人生,节目打出的议题是:“7天后,高占喜愿意回到农村吗?”  相似文献   

4.
家长的威信     
陆晓红 《山东教育》2002,(27):47-47
在一次家长活动中,偶然听到两位家长的交谈:“现在的孩子真是越大越难管教了。你说一句,他顶你两句,好像觉得还是他有理。”“可不,现在在孩子面前很难树立家长的威信,我有时管管他,他还说这个你不懂,听了真叫人生气……”这使我想起一个问题:现代家长应该在孩子面前树立怎样的威信?怎样树立威信?以下是我的几个观点。一、说到做到是树立威信的基础威信首先应让孩子对家长产生一种信任感,这不是靠说教或者打骂的方式所能建立的,家长言而有信才是最重要的。我女儿虽然只有四岁,但我还是信守“言必行,行必果”的原则,说好只要…  相似文献   

5.
海明威之死     
李红 《山东教育》2006,(11):61-61
2001年1月13日,海明威短篇小说《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原型——富恩斯特去世,享年104岁。第二天,世界上有27家网站出现了这样一个问卷:有一个人,他几乎什么都有。论地位,他是享誉世界的大师级人物;论荣誉,他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论金钱,他的版税在他成名之前就已经使他成均富翁;论爱情,儿乎每~个女人都喜欢、崇拜他。可是,他在获得诺贝尔奖后不久,却用猎枪结束了62岁的生命。而他的耶位朋友——富恩斯特,一个靠出海打鱼为生的渔夫,却悠然地颐养了天年。请问,为什么一个拥有一切的人选择了死亡?而一个一无所有的人却选择了活着?  相似文献   

6.
比卢梭小十几岁的德国大哲学家康德,生活有序,终身按钟点有规律地学习、工作和进行其他活动,却有几天破了常规。那就是他获得《爱弥尔》后,沉醉其中,不忍释手。从此,卢梭画像成为他客厅中唯一的一件装饰品。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7.
师:今天的课上,要为同学们带来什么礼物呢?我想起了我们学校的一位校友,他叫史铁生。这位在我们学校毕业的学生,今年已经54岁了。21岁的时候,突然的重病使他高位截瘫。也就是在那一年,他的母亲也去世了,这么多年来,儿子一直用文字表达对母亲的感受。请同学们一起默读下面这段话。看你读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8.
短文两则     
姐弟情深 姐姐患了疾病.需要五岁的弟弟输血给她,小男孩同意了。等到输完血后,他问医生:“我马上要死了吗?”,原来他以为输血就是输掉他身上所有的血,等输完血他就会失去生命。  相似文献   

9.
朝阳老师: 您好!我的孩子牛牛现在三岁,表现得很任性、不听话,叫他站他犟着坐,叫他坐他犟着站,总是与我反着来干。三岁以前他不是这样。到底他是咋回事?我怎样才能使他听话、顺从呢?盼朝阳老师回信。谢谢!  相似文献   

10.
梦想的高度     
《中学教育》2006,(10):59-59
他从小被一对大学教授夫妇收养,两岁的时候,他突然就奇怪地停止长高了,而且他的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差。经过专家会诊,他患的是一种罕见的阻碍消化和吸收食物营养的疾病,医生们认为他只能再活六个月了。还好,通过静脉注射营养液,勉强使他恢复了体力,但是他的生长发育受到了抑制。 他在医院里住了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到九岁。他只能在心里计划着去报复那些嘲笑他、管他叫“花生豆”的孩子们。  相似文献   

11.
掰手腕     
对于一个十岁的孩子来说,晓宇是不幸的。本应是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花样年华,但他却因先天性的疾病失去了很多——小儿麻痹症使他无法像别的孩子一样蹦蹦跳跳,东奔西跑,学习成绩也是一般,课堂发言基本不参与,更不用说别的班级活动了。他总是默默地坐在角落里,看着别的同学像小  相似文献   

12.
守自己的诺     
有一天,齐白石的家人看到他待在画室里一直没出来,很是担心。齐老毕竟是八十五岁高龄了,按照以往的习惯,齐老早应该出来活动活动了,今天怎么在画室里闷了那么久呢?  相似文献   

13.
    
那年圣诞节,天上下着鹅毛大雪。晚饭后我便跑到家门口等圣诞老人的来临。我边等边想:圣诞老人会来吗?他会为我的圣诞树添一件什么礼物?看着下得越来越大的雪,我也越来越担心圣诞老人不会再来了。我静静地等啊,等啊,一直等到9点多钟,圣诞老人还是没有来。我失望极了,心想:是不是圣诞老人没有礼物送我了?因为我一岁时,圣诞老人送我贺卡,两岁时送我糖果,三岁时送我衣裳,四岁时送我娃娃,五岁时送我自行车,六岁时送我学习用品。“送了这么多年,圣诞老人把他的礼物都送完了吧?还有什么可送呢?”我难过地自言自语,站在我身后…  相似文献   

14.
市区有一条清水河,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河水变得肮脏不堪。中队长陈铭从电视里看到,一位叫王显明的69岁老伯,身患晚期肺癌,为了保护河水的清洁卫生,独自一人打捞河面垃圾,已坚持了半年,感动得他热泪盈眶!他把录好的像带到学校,向辅导员建议:利用这份可贵的社会德育资料,策划一个中队活动。辅导员支持了他。首先,他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在班里播放了录像并组织队员们讨论:王老伯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少先队员应该怎么办?队员们都觉得,王老伯的精神很可贵,应该去慰问。于是,他们就在星期天来到河边,只见河水将大大小小的泡…  相似文献   

15.
红兔子     
画家有一个6岁的孙女。6岁的孙女叫婷婷。婷婷也喜爱画画。婷婷画了一棵树。他说:“婷婷,你画的树不对。”婷婷说:“怎么不对呢?”他说:“树枝不对。”婷婷说:“树枝怎么不对呢?”他说:“树枝怎么能比树干粗呢?”婷婷说:“树枝怎么不能比树干粗呢?”他说:“那就不是树了。”婷婷说:“不是树你怎么说是树呢?”他无话可说了。婷婷画了一只小兔子。他说:“婷婷,你画的小兔子不对。”婷婷说:“怎么不对呢?”他说:“兔子有红色的吗?”婷婷说:“兔子怎么会没有红色的呢?”他说:“你见过红色的兔子吗?”婷婷说:“没见过…  相似文献   

16.
朱美霞 《成才之路》2009,(13):17-17
“你叫什么名字?”一名幼儿的这句话使我注意到了他——王东东.这名幼儿和其他幼儿表现不一样。对于这种情况,我了解到孩子得了一种少见的疾病——“小儿自闭症”,小儿“自闭症”是一种在社会严重的发育性障碍疾病。此疾病涉及了幼儿在感知、语言、思维、情感、动作及社会多个领域的心理活动。在两学期的教学及其他游戏活动中,我发现这名幼儿有以下几种名显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表面看王智是聪明孩子:大大的脑袋,高高宽宽的前额,眼珠子黑得如墨染的一般,一副千年一个天才相。然而王智却是个傻子,7岁报名上学没通过口试关,老师问他叫什么名字?他想了想说叫傻子,引起在场的人哈哈大笑。妈妈说叫王智,说!叫王智,他才说叫王智。老师问他几岁?他扳指头说1、2、3、4、5、6、7——7岁,不扳指头说不上来。老师问他长大干什么?他说:“当解放军叔叔。”接着两手做端冲锋枪状,喊声我是警察!哒哒哒哒哒,朝老师就是一梭子弹……老师认为这孩子不仅弱智,还具有危险倾向,可能是警匪片看多了。老师没说出后面的…  相似文献   

18.
《少年儿童研究》2012,(7):57-57
我儿子10岁,最大的缺点是做什么事情都没有恒心,每件事都是兴致勃勃地开始,无声无息地结束。可能是因为我总批评他,他自己也很苦恼。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恒心呢?蔡建新:孩子的思维比较表浅,理性思考相对薄弱,他们做事情大都源于兴趣。如果把注意力始终指向一个活动,往往需要较强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19.
一、古助读 赵威后问齐使齐王使使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日:“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不说,日:“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乎?”威后日:“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耶?”  相似文献   

20.
奇妙人生     
邓笛 《高中生》2014,(11):62-62
“以前你做什么工作?”我问病人。“羽毛球教练。”他答道。他五十来岁,患了末期大肠癌,恶性细胞入侵脊骨,毁坏脊髓,四肢因而瘫痪。一个运动健将,怎样面对如此境况?我不禁陷入沉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