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我们自己还是学生的时候,我们内心最渴望被老师赞扬、被老师赏识。当我们逐渐长大并为人师时,却忘记了曾经的渴望。扎根于我们脑中的“师道尊严”、“严师出高徒”的传统观念,使我们迷失在分数的“名利场”中,忽视了学生内心的渴望,对于举手之劳的赏识,我们却十分“吝啬”。赏识成了少数学生的“专利”。  相似文献   

2.
当我们自己还是学生的时候,我们内心最渴望被老9币赞扬、被老师赏识.当我们逐渐长大并为人9币时,却忘记了曾经的渴望.扎根于我们脑中的"师道尊严"、"严师出高徒"的传统观念,使我们迷失在分数的"名利场"中,忽视了学生内心的渴望,对于举手之劳的赏识,我们却十分"吝啬".  相似文献   

3.
读懂孩子     
<正>还记得小时候,当我们矮矮的个子穿行在人群中时,我们曾感到无助和彷徨,因为我们无法与成人站在同一高度看世界。于是,我们渴望这时能有个大人俯下身来,感受我们内心的"不满",微笑着聆听我们内心的呼声。如今的我们已经长大,那么就俯身下来,去倾听孩子们内心的呼唤吧,他们也和当年的我们一样,渴望有人为他们敞开心灵的大门。  相似文献   

4.
李晶峡  文思羽 《求学》2004,(7):79-80
也许我们的内心都曾渴望过有这样的一次沟通:  相似文献   

5.
高科技时代的到来,带给我们更多新的、鲜活的气息,对孩子们的思想与个性的发展产生直接且强烈的影响,他们的内心渴望被人理解、体贴、关爱,渴望生活在阳光明媚的学习乐园之中,健康、快乐地成长,这些心理需要也正是我们教育教学的原则与要求。  相似文献   

6.
自由之光     
爱情、希望和光荣的平静,并不能长久地将我们欺诳。就是青春的梦也像朝雾一样消亡。但我们的内心还燃烧着自由的渴望。——普希金  相似文献   

7.
姚彦 《学子》2013,(9):93
曾在《读者》上看到这样一句话:"有智慧的教育并不在于学生有多少特长和爱好,而在于他是否有丰富的内心情感和对真善美的热切渴望。"如何激起学生"对真善美的渴望",如何培养学生"丰富的内心情感"就值得我们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回顾这几年的教育工作,我觉得,要想达到这一境界,其实并不需要什么精湛的教育艺术,只要我们平日里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捧着一颗真诚的心",适时地送上真诚的话语,  相似文献   

8.
姚彦 《学子》2013,(8):93-93
曾在《读者》上看到这样一句话:"有智慧的教育并不在于学生有多少特长和爱好,而在于他是否有丰富的内心情感和对真善美的热切渴望。"如何激起学生"对真善美的渴望",如何培养学生"丰富的内心情感"就值得我们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回顾这几年的教育工作,我觉得,要想达到这一境界,其实并不需要什么精湛的教育艺术,只要我们平日里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捧着一颗真诚的心",适时地送上真诚的话语,  相似文献   

9.
如何做好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面临的问题。教育实践中,我围绕一个中心点实施教育: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后进学生的这种渴望尤其强烈。以此为中心,从不同的途径入手,走进他们的内心,真正做好这些学生的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10.
刘鹏 《现代语文》2009,(10):18-18
《古诗十九首》中的《青青河畔草》一诗文字简洁,含义幽微。通过对一位倡家女外貌、动作、内心等的描绘,含蓄表达了一个女子对爱情的渴望,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人生的思考:为了内心的操守,要甘于寂寞。  相似文献   

11.
刘鹏 《现代语文》2009,(8):18-18
《古诗十九首》中的《青青河畔草》一诗文字简洁,含义幽微。通过对一位倡家女外貌、动作、内心等的描绘,含蓄表达了一个女子对爱情的渴望,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人生的思考:为了内心的操守,要甘于寂寞。  相似文献   

12.
作文批改一直都是语文老师最痛苦的事情。如果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也许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学生内心渴望的也许是能够参与评价自己的作文。  相似文献   

13.
2001年,我国将继续深化中小学体制改革。看到这个消息,作为身在一线的教师,我们感到无比欢欣鼓舞。作为基础教育的直接参与者,我们有理由说出自己内心的需求与渴望。  相似文献   

14.
追寻本真,不仅是一种生活艺术,更是一种精神修炼,我们也许做不到庄周那样的清静无为,但我们可以听从内心最深处的渴望,做真实的自己。豪华落尽见真淳。追寻本真诠释的正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15.
教育的文明     
正汽车不顾行人呼啸而过,是不文明的,而司机看到行人主动停车礼让,是文明的。不文明的行为让人觉得自己的某种权益受到侵犯,心里很不舒服,甚至怒火中烧,而文明的行为让人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内心得到滋润,心情愉快。"文明"一词有很多的学术含义,但在普通人话语中,它是一种内心感受,是人是否得到尊重的内心感受。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越高,意味着对人的尊重程度越高,内心感受越幸福。我们渴望一个文明的社会,实际上就是渴望彼此得到理解,得到尊重,得到关心和爱护。文明的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人性化的社会,文明程度越高就是人  相似文献   

16.
关心是人内心最深刻的渴望,也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关心与被关心中。我们的学校德育也应该立足于人类生命这最真实的存在,面向所有学生,指导他们关心自我,关心别人,关心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17.
[开场白]应该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我们在家里可以感受到父母亲情,可以享受到温暖与幸福。但是,也有很多人可能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他们内心中对家的渴望可能是我们有家的人所不能理解的。  相似文献   

18.
保持生活原味的文章总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忙碌的学习生活让同学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可大家渴望互相了解的心情却越来越急迫。开设这个栏目,是希望提供一个能够近距离了解他人内心情感、思想状态以及点滴生活细节的空间。不管是互联网上铺天盖地的博客日记,还是同学们手写的日记,我们都充满期待,欢迎你来稿讲述自己内心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施音 《考试周刊》2011,(59):233-234
人所有的行为都以内心世界的意象作为基础。人的意象是人内心世界最为核心的东西.是推动或起动外在行为的因素。学生的行为有时很难被成年人理解。作者认为学生偏激的行为.其内心的意象往往是渴望尊重、渴望爱护和渴望优秀这些最简单的呼唤。而帮助班主任了解学生内心意象的方式.则是班主任对他们的关怀。  相似文献   

20.
《DANGEROUS》     
当这支歌曲的旋律在耳边响起时,我总会不自觉地打起响指和着节拍摇摆身体,想要舞蹈。我喜欢这首歌和这支舞蹈营造的气氛,神秘得充满躁动,引着我们投入音乐之中,让我们正视自己内心的渴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