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静 《鸡西大学学报》2014,(12):34-35,62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而设立的新兴高等教育,旨在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受传统研究生教育模式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成效差强人意,毕业生实践能力问题尤为突出,其培养模式亟待进一步完善与创新。试析造成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不足的具体原因,并就此提出若干针对性策略。  相似文献   

2.
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实践能力不强,已经成为摆在高等学校和教育者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首先探讨了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应该具备的实践能力及其主要构成,继而以福建省某高校为例,分析了当前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主要缺陷,最后提出了创新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思路与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3.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使得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借助于课堂平台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是多维路径中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新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成绩考核制度,丰富教学活动形式,延伸课堂平台,进而激发研究生的实践动机,培养研究生的各种实践能力。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赖于这些培养环节的不断创新并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4.
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多维路径:基于课堂平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使得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借助于课堂平台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是多维路径中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新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成绩考核制度,丰富教学活动形式,延伸课堂平台,进而激发研究生的实践动机,培养研究生的各种实践能力。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赖于这些培养环节的不断创新并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重理论、轻实践、缺创新”现象比较普遍,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教育主管部门、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课题。本文对燕山大学建设研究生综合实践平台的背景和意义进行总结,并着重分析基于实践平台的阶段化、层次化研究生培养模式,以期为国内工程类研究生(工学硕士和工程硕士)培养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研究生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创新,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已成为增强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当下师范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存在的误区,并提出了从导师双轨制、训练体系化、实践课程制和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辅等四个途径提升研究生实践能力,以期为后续研究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地方高校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基于研究生的科研创新项目,改进选题、指导、结题等环节,形成了“三加强、三培养”的课题指导模式:加强选题指导,培养创新意识;加强过程指导,培养创新思维;加强结题指导,培养创新能力。为了提高地方高校研究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打造校企合作平台、引进企业技术骨干、参与企业工程项目,形成了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建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打造工程人才培养新平台;引进高水平企业技术骨干,指导硕士研究生创新实践;结合实际工程项目,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面向国际标准的科研平台和过程控制理论,关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性和系统性,从研究生的科研习惯、科研技能、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实践能力等各培养环节入手,探索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此培养模式下成长的学生进行客观、科学的综合评价,新教育培养模式在教学上实行"产、学、研"结合,在形式上采取与企业科研项目合作,从而形成一整套培养研究生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新模式,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为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9.
科研创新能力三要素及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研创新能力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创新人才培养是世界主要国家都非常重视的基本国策。长期科研与教学实践表明,影响科研创新能力的诸多因素中存在三个基本要素:系统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文章详细阐述了创新能力三要素的内涵及其对科研创新活动所产生的影响,评估了其对科研创新活动的贡献。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针对创新能力三要素展开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从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科研模式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有明确的职业导向,专业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强弱是评估其培养质量的尺度,因此,有效落实专业硕士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学科教学美术研究生的特点,从导师实践教学指导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分类培养、实践基地"轮岗"培养、课题引领综合培养四个方面阐述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创新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实验教学是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结合山东建筑大学材料类专业多年来的探索实践,依托实验教学中心成立的创新实践基地,推行科技助理人才培养模式。从科技助理的运行机制、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有效地解决了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机会少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目前"特需"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从构建特需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特需型研究生培养方案、创建符合特色的实践教学平台、构建高水平研究生队伍及健全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评价标准等方案进行研究,通过探索找到了符合特需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实验教学是理论课程的重要支撑。结合几年来的实践与探索,该文论述了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综合实验课程的建立、实验教学内容、考核的探索,以期对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和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目前高职学院追求的目标。以就业为导向,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改革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努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对培养合格的实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本科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文章介绍了基于指导教师的学缘结构优势,依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在内的国家、省厅及校级科研、教改项目,结合模具专业学生培养的特点所开展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如组织课外兴趣小组、指导学生进行设计实验、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等,从多渠道、多方位探索了提高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并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6.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职素质教育的核心,更是促进高职学生创业、就业的核心竞争力。高职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是在知识经济时代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需要,是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要从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创建创新型的教师队伍、营造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等途径入手,来提高高职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生化实验教学实施创新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指出了传统实验教学方式的不足,提出实验教学中要贯穿创新教育的理念,注重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科学选择实验项目,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通过开展动态实验,研究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指导学生科研,探索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艺术设计中,好的创意或构思只有在得到应用和展示的时候才能体现其价值。而当今的艺术设计教育由于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匮乏,缺乏将知识贯通和应用的能力,无法圆满的完成从知识到产品设计应用的整合。实训教学体系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模式,在教学探索中形成贯通式、模块化、多层次、开放式的新型的实训教学体系;教学中加强项目课题开发,增加学生应用、实践的环节;密切实训教学与社会需求的关系,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使其更具时代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9.
物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学科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应用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文章以接触角测量实验教学为载体,阐述如何通过促进教学模式的转变,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物理学知识的基础上,使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得到培养。该作者重点探索了该实验教学模式,并综合科学研究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升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20.
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地方高校加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国家、地方、高校以及对大学生个人都极其重要。本文根据地方高校的基本特征,分析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形成原因,积极探索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地方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确立科学的创新教育理念、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性教学和开展创业教育等5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