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我国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在学习和借鉴西方理论方法的同时,必须坚持本土化的研究方向,旨在使我国的教育社会学研究植根于中国社会与教育的现实,探究中国的教育实际问题、建树本民族的教育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社会学本土化是中国社会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一般认为中国本土社会学之所以产生,西方社会学功不可没。本文指出西方社会学只是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助推剂,建立中国研究模式才是社会学本土化的核心所在,中国的社会学本土化机制必须选择兼容并取的中国创造。  相似文献   

3.
沙垚  李彬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3,(2):77-84+158-159
学界一般认为,施拉姆访华是中国传播学科发展的重要节点。作为西方“舶来”学科,中国传播学从一开始就难以脱离西方理论的影响,在较多问题上形成了“西方理论+中国经验”式的研究路径。反思传播学的发展历程,打破“西方理论+中国经验”的二元框架,进而探寻本土化的传播学研究路径与方向,对于构建中国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传播学学科发展应当聚焦人文主义传统,通过对话中国历史文化提炼“本土化”的传播理论;应当聚焦实践主义传统,通过讨论现实问题提炼具有当代中国实践特色的传播理论;应当聚焦党史、国史,从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提炼聚焦中国道路实践的传播理论;应当聚焦国际传播实践,从全球视角出发提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传播的理论。  相似文献   

4.
教育社会学本土化研究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的理论框架下思考中国的教育问题给目前的教育研究带来了较多的困难。很多研究者通常用“本土化”的诉求来表达抗拒西方文化霸权的心愿。本土化的含义是与国家、民族和地方性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对这些概念的分析可以明确本土化所包含的意义。在目前的教育社会学本土化建构中,存在着对局内人信条的肯定和对近经验的迷恋,其中隐含着民族中心主义和对社会权力结构复制的不自知,采用“文化自觉”的态度对此加以清晰的认识,应该成为目前教育社会学本土化进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胡金平 《教育学报》2007,3(5):71-76
雷通群是中国教育社会学领域中最早提出"中国化"且加以实践的学者。考察其教育社会学方面的著作及其相关论述,他对教育社会学中国化的诉求,与其孜孜追求的科学化、规范化并行不悖。他所理解的"中国化",并非以争夺学术话语权为动机,而以改造中国教育为最终目标。他强调中国化的教育社会学,应以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以科学化或规范化为实现中国化的必要前提,同时并不排斥对某些西方理论进行中国化改造,且以建构科学化和规范化的中国教育社会学学科体系为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6.
教育理论研究本土化是当前教育学界学人的众望所归。然而,从我国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来看,我们的教育理论研究深受“西学”的影响,以致于我们不能实现教育理论研究在元理论或元话语层面的本土化。默顿的中层理论思想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可能的选择,即在西方的元话语或元理论与中国的本土实践之间构建中层理论以实现教育理论研究本土化。教育理论研究本土化在中层理论层面的突破需要研究者要以理性的批判精神对待“西学”、深入本土教育实践和有本土问题意识、具有世界性视野、珍视本土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社会学本土化正处于西方化、国际化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理论上的匮乏、实践上的局限等一系列的发展困境。我们一方面要正视这些困境,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从中看到其发展的契机:借鉴西方化,开拓社会学本土化的新思路;通过国际化,促进社会学本土化的新发展;借助全球化,创建社会学本土化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吴文藻与西方社会学的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文藻留美五年回国后,倾毕生精力探索社会学中国化道路首倡理论必须和实际相结合,才能使社会学中国化;他主张以培养“突出人才”为要,培养出一批中国社会学巨子,彻底实现社会学中国化;运用西方社会学原理及其传播方式,分析、研究中国社会的具体情况,开创了社会学中国化的理论方法体系,从而成为社会学中国化的奠基人之一。其理论和实践,对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内涵体现在其职业教育思想之中,强调教育必须与生活相结合,与社会相联系,培养学生"生利""利群""奉献"精神。这一思想及其实践的成功,主要源于本土的文化熏陶、综合中外先进理论的本土化应用及结合中国近代教育实际的本土化职业教育理论的积淀。"本土化"是其职业教育思想的灵魂,及实践成功的重要路径。学界有关陶行知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的研究,主要在对其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观,以及师范教育、普及教育、乡村教育、平民教育、国难教  相似文献   

10.
针对STEM教育游离于中国教育实践土壤之外的现实,"STEM教育本土化"的呼吁由来已久.当前STEM教育在本土的三维演化以异域理念奠定本土认知基础,以课程实践探索本土方法策略,以体系建设深化本土路径架构.中国STEM教育发展至今,面临观念偏离使本土化逻辑自茧、理论缺位使本土化创新受阻、实践无序使本土化探索失范的三重困境...  相似文献   

11.
社会学自1839年产生以来,实证主义与反实证主义的交锋一直不断,可以说,社会学170余年的发展历史,就是实证与反实证一路争论的历史。中国社会学继承了西方社会学实证主义的本质特性,以定量的方法为主,专注于社会实证调查,实证主义是中国社会学的主流。但同时,同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历程一样,中国社会学内部也存在着实证与反实证、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的二元分歧,尤其西方社会学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陷入"社会学危机"的争论以来,中国社会学实证与反实证、定量与定性方法的争论更加激烈,随之产生了中国社会学的实证主义道路能走多远的疑问。针对这一问题,应从社会学的学科特点和当前中国的转型实际予以正确分析和回答。  相似文献   

12.
西方社会学理论是社会学学科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西方社会学的经典理论,我们能有对比、有参照地理解、分析和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诠释中国的社会变迁,进而结合中国国情建构中国特色的社会学本土理论。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从这门课程的特点入手,试图探索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更好地完成教学培养目标和任务,发挥社会学的学科作用,服务于中国的现实社会。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代西方社会学在继承古典与现代社会学信任研究的积极成果的基础上,将信任作为自己的一个专门研究课题,并在短短的20多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呈现出当代西方社会学信任研究的三大新趋势,即信任研究的理论自觉性日益增强、范围日益集中以及主题日益具体而系统。这三大新趋势预示了信任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在当代西方即将形成。研究与分析当代西方社会学信任研究的新趋势,不仅将推进社会学信任理论的研究与建构,而且也将为构建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大内在支撑的社会信任提供直接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4.
比较教育和社会学的关系史及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西方比较教育发展的社会科学化史观,首先考察了社会学视野中的比较教育与社会学的历史关系,然后提出比较教育在问题域的形成、措辞方式、理论框架的构建、方法论的建立等方面都借用了社会学的话语、理论和方法.最后指出比较教育应创造出供其他学科消费的知识产品,以改变单向度借用的状态,最终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言文分离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但少有社会学研究方法或是教育社会学角度就这一现象的深度思考。本文从言文分离现象出发,分析质性研究方法中的深度访谈,进而对教育中的权力一知识问题展开讨论。笔者指出,深度访谈只是为了深入了解言文一致的世界——西方世界而开发出来的一种调查工具。本为一种地方世界的治学态度或调查技术成为带有世界普遍意义的追求真理的代名词,对这一涉及权力一知识的问题应该有更深刻的知识社会学反思。深度访谈来自音声中心的西方世界,试图在言文分离而且表意优先的汉语世界里扎根,这一扎根现象本身为反思"文化霸权"、"音声帝国主义"等问题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6.
话语权与教育本土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育本土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不同话语的交流过程。西方的教育话语存在明显的霸权现象,中国教育本土化的逻辑前提就是要打破西方教育话语霸权,使中国本土的教育话语得以觉醒与重构,使中国教育的真实需要得到符合传统与现实的正确表达。在教育本土化的过程中,我们要继承和发展的核心是本土传统,与外来传统交流的目的不是成为外来传统的追随者,而是要通过外来传统促成本土传统的发展。只有平等的交流才是正常的状态,只有基于自身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价值才可能促进本土传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法、内容分析法、统计法等方法。分析了“十一五”中文核心体育期刊刊载的足球论文的研究主题分布情况。发现研究主题在体育学二级学科的分布上存在不均衡现象,研究主题的基础从教育训练学迁移到了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的足球科研比较薄弱。教育训练学的科研集中于比赛分析、训练方法与理论主题的研究,人文社会学的研究主题基本上都与我国足球发展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密切联系.运动人体科学各子学科的研究主题侧重于各自学科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法社会学领域,民间法是相对于国家法而言的一种法律形态。民间法作为法律现象在中国早已有之,但作为一个独特的法律概念是西方法社会学理论中国化的产物,而作为法学研究的专门对象则是西方法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即法社会学形成之后的事。不论从民间法理论在西方衍生、成长的历史分析,还是从其中国化的社会背景看,民间法的存在自有其法理依据、历史条件和现实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