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学教学参考》2006,(11):78-79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它蕴含了教师的爱心和教育智慧,蕴藏了教师崇高的精神境界与宽阔的胸怀。不爱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因为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了解学生,以至教育学生。二十多年的教育实践让我清醒地认识到:学生非常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尤其是农村的学生更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  相似文献   

2.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冰心曾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学校有了爱,便能使师生的人格得到尊重,身心健康愉悦,潜能得到发挥,从而使校内形成一种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并以此为基础,人人战胜自我,奉献自我,形成高尚的人格,最终实现全面提高师生素质,使学校工作得到全面发展。可以说,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关爱教育的内涵主要是指对学生施以国爱、师爱、母爱为一体的爱,关心学生的成长、成才,热爱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的每一个侧面,关爱教师的成功和发展。因此,学校的一切工作应该以“关爱”为前提,“关爱”应该成为学校的校魂,关爱的内核是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3.
宽容是一种爱。教师如果能宽容、善待每一个学生,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体现。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学会宽容孩子,而具备“五心”则是宽容的前提。一要有“爱心”。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衡量教师道德的准则。俄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托尔斯泰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虽然读过很多书,但却不能热爱事业,也不热爱学生,也就算不上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是一种自我牺牲。瑞士教育家斐斯塔洛齐…  相似文献   

4.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一语道出了教育的神圣和教师的伟大——用爱诠释教育。不懂得关爱学生的人,不配进入教育的圣殿。教师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书育人的前提和起点。关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学生才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相似文献   

5.
谈情感教育     
教师若热爱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就会关爱学生,就会充满激情。实践证明,一个忠于职守的教师,必定会关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有慈母般的爱与情。对学生的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只有教师对学生倾注真情与爱心,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爱心是教师构建课堂教学的重要支点。老师爱学生。学生也会喜欢老师.这又会促使老师用饱满的精神状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与学生融为一体。在教学活动中,我总是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有时候会直接用“孩子们”代替“同学们”来称呼他们,学生不仅能接受而且会感到亲切。  相似文献   

6.
关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放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掉一个学生。作为一名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学生。好学生需要关爱,但那些有缺点、有问题的落后学生更需要关爱。教育是面向全体的,一名好教师应该关注到班级的各个角落,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正因为他们有很多问题,才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爱心。  相似文献   

7.
好想做名教师!我曾高兴地对同学说,同学笑了:“你太傻了。”好想做名教师!我曾无数次地对父母说,父母反对,皱着眉头,指着我:“你太没出息了。”好想做名教师,我曾满怀信心地对老师说,老师摇头:“你太幼稚了,长大了,你会明白的。”我茫然了,但我却仍然执著地说:“好想成  相似文献   

8.
对于教师来说,“师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衡量一位教师的职业道德如何,主要表现在他是否爱生上。因为学生只有感受到师爱,才能接受教育,才能不断进步。“师爱”应该来自于每位教师许多优秀的教师、班主任都是热爱学生的典范。然而,并非每位教师都能自觉地爱生。有的教师认为“爱生是班主任的事,与我无关”。事实上,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基本前提,没有对学生的热爱,就没有对学生好的教育。“师爱”会产生无形的教育力量,能使学生尊重、信任教师。学生乐于接受教育和帮助,才会产生自觉学习、遵守纪律的积极性,他们的智力、情感、品质才会得到进一…  相似文献   

9.
张飞 《考试周刊》2013,(99):142-142
只有热爱学生,才能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前提。渴望得到老师的爱护、关心和尊重.是每个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特征。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能够赢得学生对教师的信赖与爱戴,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为学生接受教育奠定情感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才能被学生接受,并转化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的教育,应该是以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而面向全体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求教师切实关爱每一个学生,使“好学生”、“中等学生”和所谓的“差生”、“后进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得到新的提高。下面就如何对后进生进行教育问题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同时也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教师是教育劳动的主体力量,学生是劳动对象,教育劳动过程是师生之间双向往来,教学相长的过程。师生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关系到教育方针的贯彻和教育目的的实现,而协调好师生关系的关键是教师要热爱学生。前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得好:“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否热爱自己的学生,实际上也就决定了教师教育工作的成败。教师对学生的爱,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关心学生,时刻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个好的教师不仅在学习方…  相似文献   

12.
渴望理解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渴望腰缠万贯,有的人渴望平步青云,有的人渴望一夜成名,也有的人渴望——。而我,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的要求不高,我只渴望得到理解。渴望学生的理解。"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天职,教育好每一个学生,我们责无旁贷。作为教师,我们夜  相似文献   

13.
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是教师和学生间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前提,可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取得教学成功的保证。一、关爱每个学生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爱护学生。”爱就是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工作的最高原则,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也是做好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尊重和关爱,特别是后进生。由于在学习上的弱势,后进生往往不被别人关注,缺乏自信心,更缺乏优秀学生身上的诸多光环,因而他们更需要教师多一点的“偏爱”。这种爱的力量能使学…  相似文献   

14.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人说过:“热爱一个学生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则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这应该成为每个教师的座右铭。教育首先是爱的教育,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爱学生是老师的天职。作为学生,他们时刻承受着来自父母、同学甚至社会的压力,所以他们更希望得到教师的信任和爱。然而由于现实中存在着太多的功利因素,教师对学生的爱也随之变了“味”。一位高中学生曾这样抱怨:“数学老师经常要求数学不好的同学课后到他家里补课,按‘约定俗成’,一节课收费80元”。这样的举动让人心寒。谁能相信这样的老师对学生会有爱心…  相似文献   

15.
爱心是班主任道德修养的前提条件,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可见,班主任要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就必须有一颗爱心。我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一直把关爱全体学生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在那充满人情味儿的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爱心的回报,作为班主任,我也领悟到了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实施爱心教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即师魂。教师是否有爱心,这是成功实现爱心教育的关键因素,即必须遵循以爱育爱这一原则。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作为一位教师,教授学生知识,更要付出爱心,关爱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17.
俄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托尔斯泰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虽然读过很多书,但却不热爱事业,也不热爱学生,也就算不上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一往情深地热爱学生是所有优秀教师的共同品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改的步伐,赏识教育被多数教师所推崇。但我认为赏识教育不只是简单的表扬加鼓励,而是赏识学生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强化学生的行为;为学生创造教育环境,适当提醒,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渴望获得成功,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就像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在学生身上不是缺少优点,而是缺少发现优点的方  相似文献   

19.
一、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要想管理好一个班集体,首先要得到学生的信任,让他们自觉配合管理工作。教师应该热爱教育,把教育事业当作一项伟大的事业,要有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这样,教育奉献就会变得顺其自然,就会忘我地工作,不求回报。教师是一个需要知识、文化积淀的职业。班主任应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业务能力越出色,学生就越会打心眼里佩服和敬重你,就会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渴望。  相似文献   

20.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的教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他认为,爱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关心学生、尊重学生。所以说,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必备条件,而尊重学生则是实施教育的根本前提。“爱”和“尊重”是开启学生心灵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