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点指津】1.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①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主要表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经济困难重重,而战败的德国利用英、法、美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依靠美国的扶植,经济再度超过了英、法。②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  相似文献   

2.
参考答案     
《历史学习》2005,(11):41-41
问题一:有利于德意志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为德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和重要资源。妨碍了法国经济的发展。德国迅速崛起,法国地位下降;法德矛盾上升为欧洲大陆的主要矛盾;促使英与法俄结盟,加剧了欧洲国际秩序的不稳定。  相似文献   

3.
对德国教师教育的思考——德国教师教育考察见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世纪下半叶各主要工业国家工业总产值由高到低排名是:60年代:英、法、美、德;70年代;英、美、法、德;80年代:英、美、德、法;90年代:美、德、英、法。从中可看出,德国从19世纪下半叶经济呈不断上升趋势。但是,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作为战败国经济曾处于崩溃的边缘,1946年工业总产值只有战前最高水平的22.6%,到了1950年经济就恢复到战前最高水平,且长期持续地发展并跃居世界工业国的前列。德国人认为,德国近代以来的三次振兴(19世纪下半叶和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均归功于教育为各领域培养出的高素质人才。科隆大学、莱比锡大学、洪堡大学…  相似文献   

4.
威廉二世时代德国的战略困境主要表现为:在地缘政治上,同英、俄两大洲际强国的战略矛盾难以调和;在经济与社会环境上,工业化时代欧洲社会的转型,使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甚嚣尘上,矛盾与斗争成为主旋律,加剧了协调的困难;在决策层面上,德国政治精英刻板蛮横、一味强硬的思维模式构成了决策层面的战略困境。这种困境的形成,既有国际环境和德国社会发展的原因,也受到德国决策者个人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德国职业培训的考试管理张晓明以各国在高技术产品世界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来看,德国的水平远居他国之上。美、日、法、英的比重分别为15%、17%、9%和6%,德国则达到20%。外国经济专家认为,除了德国政府大力扶持出口产业以及其他种种技术原因外,很重要的经...  相似文献   

6.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工场手工业时期。以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为代表。准确把握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既有利于准确把握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又有利于深入了解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各自的特点。一、准确把握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1.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B.资产阶级要求掌握政权C.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启蒙思想的充分动员革命发生之前,英、法、美三国的资本主义经济都得到较高程度的发展,但经济越发展,旧制度对它的阻碍就越明显,在英、法是封建制度…  相似文献   

7.
盟军为何放弃进军柏林罗恩才1945年1月,英、美、法联军攻入德国境内,次月,英、美、苏三国首脑的雅尔塔会议后,英美法盟军完成了对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包围。与此同时,苏联红军也从东面攻入德国境内,对尚在负隅顽抗的法西斯德国构成全面包围之势。但到3月底,却传...  相似文献   

8.
当苏联军民正在斯大林格勒同法西斯德国军队进行着殊死搏斗的时候,英、美两国也正为一件事伤透了脑筋。当时,苏、美、英、中等世界主要国家都已投入到了反抗德意日法西斯的战争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也  相似文献   

9.
1945年5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惨败的纳粹德国无条件投降。全德6300万人被迫置于英、法、美、苏四国军事占领当局的分割统治之下。德国首都柏林也被一分为四,成为“飞地”,由英、法、美、苏四国军事代表组成的盟国管制委员会实施管理。1949年9月,英、法、美军事占领区合并建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即前“联邦德国”。属于美军占领区的巴伐利亚正式加入联邦德  相似文献   

10.
战后初期,德国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在美、英、法三占领国1948年联合推行货币改革后,德国西部占领区经济虽然一度恢复较快,但到1949年第二季度联邦德国成立前后,工业生产的增速已大幅下降,到了年底,增长更是发生了停滞。然而,几年之后,它却实现了经济复兴。文章以朝鲜战争为视角,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巴黎和会期间,英、法、美等战胜国就战后处理德国裁军问题达成了共识,拟定了一系列裁军条款。一战后,由英、法两国把持的"协约国军控委员会"为落实《凡尔赛和约》的裁军条款,对德国的裁军情况展开了一系列现场监督、检查。裁军监查的内容主要包括:销毁战争物资、裁撤军工厂、裁减军事人员等政策和措施。英、法之间,协约国与德国之间围绕德国裁军问题展开了既对抗又合作的外交争斗,德国裁军问题因此更加复杂、多变。一战后协约国处理德国裁军问题的成败得失为国际裁军运动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教训,其意义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浅析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主要原因胡引生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举世公认。与沿海地区相比广大内陆地区经济的发展则显示出一定程度的滞缓性。这固然与我国地理环境、工业布局、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的不平衡性有一定的关系。但是,...  相似文献   

13.
当今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各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以及东亚各国面临的共同历史问题等因素,使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存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必要性。又由于东亚各国间经济市场化和工业化程度的相近,各国间发展的不平衡性所产生的经济互补性,使我们看到经济一体化的可能,也看到“亚元”诞生的可能。东亚经济一体化对于我国和东亚各国都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国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战败而结束.一年后,英、法、美等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召开会议,签订《凡尔赛和约》,和约中最重要的一条内容便是对战争的发起者——德国提出战争赔偿要求. 为此,会议设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来负责德国的赔偿事务,并确定了德国向各协约国赔款的比例.  相似文献   

15.
张永兴  赵伶 《教育》2007,(6S):58-59
这是一个属于大国的时代,这也是一个属于小国的时代,虽然在过去的500年里,英、法、德、俄、美等世界大国占据着世界舞台的主流,但在大国光辉的掩映下,小国并没有失去其特有的光彩。而近50年来,很多不国都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随着经济全球化,这些小国正在拥有可以和大国比拟的竞争力。究其原因,教育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2007年德国联邦教研部首次举办了关于出口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会议,并邀请德、美、英、澳四国专家共商战略。会上,为鼓励德国职业教育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联邦教研部颁发了德国培训出口奖。杜塞尔多夫焊接技术国际有限责任公司、巴伐利亚州经济职业进修中心和萨克森州建筑职业促进会因在职教出口方面成就突出,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  相似文献   

17.
绥靖政策是世界现代史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英法等国执行“姑自纵容侵略者,对它退让、支持,不惜牺牲他国的领土、主权甚至本国人民的利益以求妥协的政策”。(1)我国史学工作者已泼墨重笔作了深刻的剖析。而对于苏联与绥靖政策关系,迄今仍很少有文章明确地指出并分析,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感。大量的史实表明,苏联与英、法、美一样,对纵容德国法西斯侵略扩张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在安抚和支持德国法西斯的具体做法上,苏联较之英法等国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本文试从苏德战争前苏联对德国法西斯的态度和活动入手,粗略地探…  相似文献   

18.
一、德国侵占胶州湾与甘军东调十九世纪末年,资本主义国家陆续变成了帝国主义,英、俄、法等帝国主义疯狂地进行竞争,德、美、日等国也相继而起,美国在中国谋芦汉路不得,转而钻营粤汉路,德国图占胶州湾,日本觊觎福建。及胶州湾事变发生,中国沿海形势急转直下,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险恶狂潮。1897年初,驻华德国公使海靖向清政府总理衙门提出交涉,竟然指名索取胶州湾,清政府以胶州湾形势紧要而拒绝;同时,清政府打算待向德、英订购的兵船制成后,即停泊胶州。当清政府还未来得及布防胶州时,德国已向胶州湾  相似文献   

19.
文艺复兴以来,追求民主政治,建立民主政体是西方主流国家的追求,荷兰、英、法等国通过民众广泛参与的革命或改良先后建立了民主政治。而作为欧洲大家庭的重要一员的德国,民主进程极其缓慢,魏玛共和国是德国民主化进程中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但存在15年后就被希特勒埋葬了。宗教改革的消极后果、普鲁士精神的负面影响、市民阶层不作为等是德国民主进程缓慢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进入20世纪以后,争夺远东与太平洋地区霸权的主要国家有英、法、美、德、日、俄。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摒弃了沙俄的侵略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是战败国,被剥夺了在这一地区角逐的权利,法国的注意力集中在欧洲。因此,美、英、日三国成了这一地区的主要角逐者。凡尔赛体系主要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西方的相互关系,而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列强还没有按战后实力对比建立新的统治秩序。因此,巴黎和会之后,美英日在这一地区矛盾日益尖锐。中国历来是帝国主义在远东与太平洋地区争夺的主要目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