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例1]分数乘以整数 1.9/2的意义是什么?用线段图如何表示? 2.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6+6+6=()×(); 1.2+1.2+1.2+1.2=()×()。 3.把乘法算式改写成加法算式: 8×3=()+()+(); 0.3×4=()+()+()+(). 4.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5.根据4个9/2是多少这一命题作图填空:(1)用线段图表示4个9/2;(2)4个9/2,用加法算式来写,可写成();(3)把写成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可  相似文献   

2.
一、准备教师板书:3+3+35+5+5引导学生观察后提问:每个连加算式中的加数有什么特点?(在学生发现它们的加数都相同后,教师明确指出)在连加算式中,每个加数都相同,这样的加数就叫做·相·同·加·数。〔评析:通过观察两个连加算式使学生认识相同加数,为下一步学习乘法初步认识做了铺垫。〕二、新课1.教学例1。(1)教师依次在黑板上摆黄花图片教具。(每次摆2朵,摆3次)每次摆后提问:这是几朵黄花?用数字几表示?(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有几个2?(板书:3个2)求3个2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算式?(板书:2+2+2=6)指算式提问:这个算式的加数有什么特…  相似文献   

3.
令等式成立     
我们有四个数字:1、2、3、4,将它们合并到一个数学等式中,令其答案为5.例如:4+3-2×1=5使用相同数字的另一个成立等式如下所示:4+3-2÷1=5您是否能够建立另一个数学表达式,在等式左边使用1、2、3和4,并令等式的右边等于5?可以使用4个标准的数学运算符:+(加)-(减)×(乘)÷(除),如有必要,还可以使用括号.我们还可以练习一下这些题目:5551=243582=29936=25678=14443=42357=7答案:(4+1)÷(3-2)=55551=24(5-1÷5)×5=243582=2(8×2)÷(3+5)=29936=2(9+9)÷(3+6)=25678=1(8-7)÷(6-5)=14443=4(4×4)-(4×3)=42357=72+3-5+7=7令等式成立@道道…  相似文献   

4.
一位入学才半个学期的初一学生,只了解什么是方程和方程的解,他可能解出下列方程吗?这12个方程是多彩多姿的:(1)x(x+1)=20;(2)x+x1=331;(3)x3-2=25;(4)(x-2)4=1;(5)x10-1024=0;(6)12[21(12x+2)+2]+2=4;(7)12[21(12x2+2)+2]+2=4;(8)x-1=3;(9)x-1+x-3=2;(10)x-1+x-2+x-3=21;(11)xx=256;(12)x x x=16.作者曾到多所学校试教,惊喜发现初一同学大都能够愉快解出以上方程,而且诀窍只是一句短语:“盯着未知数!”用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G·polye)的话说,就是:“看着终点,记住你的目的、勿忘你的目标、想着你希望得到的东西.”解方程只要盯着那个x,…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九年义务教材开辟的“猜一猜”专栏为例 ,浅谈在处理这些习题时如何加强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一、培养运算能力运算能力 :掌握一定的算理 ,寻求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例 1 .看下面几个算式 :2 1× 2 9=60 9;2 3× 2 7=62 1 ;2 5× 2 5=62 5。注意到每个式子左边的两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相同 ,个位上的数的和是 1 0 ,找出上面三个算式中的规律 ,再算一下 :(1 ) 2 2× 2 8;   (2 ) 2 4× 2 6;(3) 33× 37;   (4) 4 5× 45。(代数第一册 (上 ) P1 7)分析 :观察上面三个算式发现规律 :前面的数 6是 2× (2 +1 ) ,积的末两位上的数分…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儿童乐园。教学过程一、用学生已有的认识,引入乘法的概念(一)有5盘苹果,每盘3个,怎样列式解答?1.列式:3+3+3+3+3=15(个)。2.实质上求的是几个几的和?3.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是几?相同加数的个数是几?(二)如果有20盘苹果,每盘有3个,怎样列式计算?1.同学们写了这么长时间,是不是很辛苦?2.其实,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算式还有一种简便写法:乘法。(三)谁知道3+3+3+3+3=15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1.算式5×3=15中3表示了什么,5表示什么?2.3+3+3+3+3=15还可以怎样用乘法算式来表示?3.先写一写,再与同桌说一说2+2+2=6可…  相似文献   

7.
一、填空。 1.1米=( )厘米 2.算式3+3+3+3写成乘法算式是( )。 3.8×7读作( )。 4.4的9倍用算式表示写作( )。 5.计算72÷9,要想乘法口诀( )。  相似文献   

8.
逻辑推理已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直接运用约束条件所作的推理称直接推理 ,在相同环境下设计局部的实验获取数据而作的推理称为实验推理 .推理题因其严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而为大家所喜爱 ,下面介绍几例推理名题给大家欣赏 .名题 1 古怪的算式 !在南大西洋的一个小岛上 ,岛上居民接受了阿拉伯算术中的十进制以及所有记号和运算法则 ,唯独改变了对十个数码 0、1、2、… 9所代表的数量 ,因而在他们的教科书上出现以下一些古怪的算式 :(A) 7-3 3 =-1;(B) 4× 9=3 9;(C) 74=6;(D) 8× 7=8;(E) 3 +4 × 5 =3 4;(F) 5 1÷ 2 =2 .…  相似文献   

9.
1.计算:3.5÷1 1/3+6.5×[12×(1/3-0.3)-0.15] 解:把式中的小数都化成分数,然后按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结果为4 1/4。 2.在右图残缺的算式中,只写出三个数字1,其余的数字都不是1,那么这个算式的乘积是 。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以四年级数学教材中的一些习题为例,对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改革解题教学,使其充分体现数学的魅力,谈点看法。[案例一]你还记得“142857”这个有趣的数吗?142857×1+857142=摇142857×2+714285=142857×3+571428=142857×4+428571=142857×5+285714=142857×6+142857=一般做法是让学生观察各算式中数字的特征并用计算器计算,得出六道算式的计算结果相同(都是999999)就完事了。[适当开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多向思考,认真比较。发现下列规律:1.六道算式第一加数中的一个因数都是142857,另一个因数依次为1、2、3、4、5、6;第二加数都是由1…  相似文献   

11.
一、填空题1.若(9“)。一3。,则m=== .2.化简(3口。)。一7口。瞄。一日(4口。+1)]得 .3.已知n为正整数,,州·z一。·(一∥)。的值是 .4.4¨×5弘的计算结果是 位数.5.梯形的上底长为(3口+26),下底长为(2口+6),高为(2n+26),则梯形的面积为6.已知口一55船,6:66匏,则n与6的大小关系是 .7.长为3n+26,宽为5口一6的长方形的面积为 .8.圆环的外圆半径为7a+26,内圆半径为6n一6,则它的面积是 .9.已知(3z+2)。=dz。+Pz+,,则d—e一 .10.已知z满足(z一5)×(6一z)一4,则(z一5)(z一6)一 . 。二、选择题1.若m≠n,则下式中不能成立的是 ( )A.(m—n)。===(”…  相似文献   

12.
如果x1、x2 是一元二次方程ax2 +bx +c=0 (a≠ 0 )的两个根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 ,不解方程 ,可以求得下列代数式的值 :(1)x21+x22 ;(2 ) 1x1+ 1x2;(3)x3 1+x3 2 ;(4) 1x21+1x22;(5 ) (x1+k) (x2 +k) (k为常数 ) ;(6 )x21+x1x2 +x22 ;(7) x2x1+ x1x2;(8) |x1-x2 | ;等等 .仔细观察这些代数式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把式子中的x1、x2 互换之后 ,原来的式子不变 .例如把x1、x2 互换之后 ,x21+x22 变成了x22 +x21,|x1-x2 |变成了 |x2 -x1| ,其值不变 .我们把这类式子称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对称式 …  相似文献   

13.
因式分解是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它的应用十分广泛.下面举例说明.例1 化简:(1-(1/2~2))(1-(1/3~2))(1-(1/4~2))…(1-(1/n~2)).解原式=(1-(1/2))(1+(1/2))(1-(1/3))(1+(1/3))(1-(1/4))(1+(1/4))…(1-(1/n))(1+(1/n))=(1/2)×(3/2)×(2/3)×(4/3)×(3/4)×(5/3)×…×((n-1)/n)×((n+1)/n)=(1/2)×((n+1)/n)=((n+1)/(2n)).  相似文献   

14.
,‘、3。\。,。、。_,。\,戈1)一一工一j拼笋U;戈‘少O。个必芬二0;,_、.J一。,,、_.1~n,_、八、气J夕C十4之之尧一0;又4尹己十一一‘,‘,L改.产尹户Uj。二、(i)侧;(2)x;(3)x;(1)(x+5)(x+7)<(x+6)“(2) 1~21十一一万‘夕一 X~X(3)(aZ+材Za+l)·(aZ一杯Za+1)((a孟+a+i)(aZ一a+i);(4)x“+3>3x。四、(‘’·>2;(2,·>音或X<一道(3)一1(了《9;(4)二>互土竺二 2(5)一9<叉<5。 五、一2簇二<2或6相似文献   

15.
~~~不等号的右边是这两个数乘积的2倍,应是2ab郾故反映这种规律的一般结论是a2+b2≥2ab郾例5考查下列式子,归纳规律并填空:1=(-1)2×1;1-3=(-1)3×2;1-3+5=(-1)4×3……1-3+5-7+…+(-1)n+1×(2n-1)=郾(2002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题)分析本题的关键是确定-1的指数,通过观察可知,第n个式子等号右边-1的指数是n+1,故横线处应填(-1)n+1·n郾例6观察下列各式:21×2=21+2,32×3=32+3,43×4=43+4,54×5=54+5……想一想,什么样的两数之积等于这两数之和?设n表示正整数,用关于n的等式表示这个规律为×=+郾(2002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题)分析等号左边是两个…  相似文献   

16.
[案例一] 1.复习引入 (1)出示题:85+143,学生独立笔算。做好后指名口述笔算过程,教师板演笔算过程,集体讲评。 (2)出示口算题:6+3+4,9+7+2,4+5+6,教师指名口算。 2.新课学习 师:同学们,如果是一道连加算式,我们应怎样笔算呢? (1)出示题:85+143+126 指名读算式,教师说明:几个数连加,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教师板演写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19~20页。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读法及所表示的意思。 教具与学具:小黄花(6朵)、正方形(12个)、圆形(20个)。 教学过程:一、复习 1.口算(投影出示)。 3+5+4 18+2+3 4+5+2 6+2+7 2.板算:2+2+2+2= 3+3+3+3= 4+4+4= 1+1+1+1+1=板算后回答: (1)加法算式中的这些数(指加数)叫什么数? (2)每个算式中的加数有什么待点?(板书:相同加  相似文献   

18.
在二次根式的运算中 ,如能依据算式的特征 ,灵活运用以下技巧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现举例如下 :一、活用乘法公式某些根式计算题初看不具备公式特征 ,但稍加变形 ,使可以运用公式计算。例 1 计算 (2 +3+5 ) (32 +2 3- 30 )解 :原式 =(2 +3+5 )· 6 (3+2 - 5 )    =6 [(2 +3) +5 ]+[(2 +3- 5 ]    =6 [(2 +3) 2 - (5 ) 2 ]    =6 ·2 6 =12 .二、巧拆项例 2 化简 1+2 2 +3(1- 2 ) (2 +3) +3+4+5(3+2 ) (2 +5 ) .分析 :将分子适当组合 ,然后约分 ,再将分母有理化 ,则可迅速简化。解原式 =(1+2 ) (2 +3)(1+2 ) (2 +3+3+2 ) (2 +…  相似文献   

19.
“甲组3人割草24千克,乙组2人割草6千克,平均每人割草多少千克?”当学生列出下列算式时, 算式一:(24÷3+6÷2)÷2=5.5(千克) 算式二:(24+6)÷(3+2)=6(千克) 教师如何进行讲评呢? 如果只是从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说明算式一错误,学生肯定一知半解,甚至迷惑不解。因为在他们脑海中,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就是等分关系。从感知基础上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就是移多补少。现在从二组中各取1人的平均割草量进行移多补少的等分,为什么错呢?如果不错,那么计算结果为什么与算式二不同呢?所以这个困惑单凭数量关系进行讲评说服力不够。我在教学时借助图  相似文献   

20.
通用六年制数学课本二册67面的一道习题是:“看一看哪些加法算式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再写出来。①5+5+5;②2+2+2+2+1;③3+3+3+2;④4+4+4。”题目的正确解答是”①题改写为5×3;②、③两题不能改写为乘法算式;④题改写为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