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琳 《四川教育》2013,(4):33-34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论语文课的境界时,提出“人课合一”是语文课的最高境界,他说:“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重佳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重佳境。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因此,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课。”  相似文献   

2.
真正高效的课堂,应该是学生主体的课堂,是学生喜欢的课堂,并在课堂上有所思有所得.王崧舟老师说:“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种佳境;人即是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三种佳境.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大德无言,大教无痕.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课,最美的课堂就是在无痕中出效率.这样的课堂是学生主体的课堂,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课堂.  相似文献   

3.
好课的境界     
《广西教育》2011,(7):21-21
2010年2月2日,特级教师王崧舟在其博客上撰文指出,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重佳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重佳境。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因此,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课。  相似文献   

4.
<正>对于教师而言,不仅要上好"课",更应该上"好课"。特级教师王崧舟认为: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重佳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重佳境。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确实如此,笔者认为一节好课一定要有"生"有"色","生"是学生,而"色"则是———1.把握课堂的"色调"。"色调"一词是绘画术语,一幅画作虽然用  相似文献   

5.
<正>真正高效的课堂,应该是学生主体的课堂,是学生喜欢的课堂,并在课堂上有所思有所得。王崧舟老师说:"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种佳境;人即是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三种佳境。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大德无言,大教无痕。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课,最美的课堂就是在无痕中出效率。这样的课堂是学生主体的课堂,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课堂。  相似文献   

6.
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重佳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重佳境。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因此,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课。  相似文献   

7.
诗意语文,是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所追求的教学境界。他的经典之作《二泉映月》可以说是这种思想的一次精彩演绎。在主体教学中,王老师抓住“坎坷”一词,披文人情,品词析句,涵泳意蕴,使课堂真情流淌,生命涌动,让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8.
诗意语文,是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所追求的教学境界。他的经典之作《二泉映月》可以说是这种思想的一次精彩演绎。在主体教学中,王老师抓住“坎坷”一词,披文人情,品词析句,涵泳意蕴,使课堂真情流淌,生命涌动,让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9.
著名特级老师王崧舟将一堂好的语文课总结了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种境界;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种境界;人即是课,课即是人,  相似文献   

10.
《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简称《诗意语文》),是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关于语文教育的讲演录。捧着《诗意语文》一书,仿佛看到王老师牵着马儿意气风发的笑容,脑海里无端地现出"扶我上马的人"的字眼来。流  相似文献   

11.
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说,好课有三种:一是人在课中,课在人中;二是人如其课,课如其人;三是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课的境界越高,上  相似文献   

12.
王崧舟"诗意语文"的理论来源于中国生命哲学,王老师在执教小学语文的一首古诗《枫桥夜泊》公开课,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处处弥漫着语文诗意的气息。体现在:一是重朗读,读出诗歌的节奏美和诗的味道;二是写情入话,深入文本体悟诗歌情感;三是理解诗歌意象,追寻文化之根。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笔者有幸聆听了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的《长相思》一课。王老师以诗一般的教学语言、娴熟的教学技巧、独创的教学设计把学生带入了一个诗意盎然的课堂,巧妙地将语文实践与人文精神的熏陶融为一体,充分展示了诗意课堂的无穷魅力。一、精心设计导语——传情语文学科与其  相似文献   

14.
<正>王崧舟曾说: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人如其课,课如其人;人即是课,课即是人。开放性语文课堂应是充满活力的、开放的,倾注人文精神,充满生命诗意,回荡语文味儿的一个师生互动、学习融合的平台,师生在这个平台里通过文本对话、情感交流、情境互动、语言感知、意境体验等,共同实现一节语文课中教与学的三维目标。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入情入境,通过激活语文课堂,真正回归课堂的语文味儿。  相似文献   

15.
何谓语文课?语文课堂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一堂好语文课是什么样的?对此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以人为本"和"以文为本"两大原则说,有特级教师王崧舟的三种境界说(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佳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佳境)。令外还有情感课堂说,感悟课堂说,激情课堂说,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说等等,不一而足。不管怎样,"有效性"应该成为评价一堂语文课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1月.在浙江大学举行了“千课万人”小学语文学导课堂观摩活动。我有幸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的国标本苏敦版五年级下册《望月》两课时。王老师的课设计精妙,诗意荡漾,高潮迭起,气场极佳,具有文化深度,令人赞不绝口,立意高远,成为绝唱;王老师的课诗意、唯美、精致、大气、厚重、浑圆;王老师的课堂教学大气磅礴,...  相似文献   

17.
<正>特级教师王菘舟曾说过,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种境界;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种境界;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种境界。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因此,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课。在课堂中,师生已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也许在上课,也许当时的课堂就是真实的生活,忘了生活,忘了时空,忘了身份,课即是人,是现实……那么,怎样才能使小学语文课更有效,让它结出丰硕的果实呢?  相似文献   

18.
王崧舟老师执教的《两小儿辩日》,成为其在诗意语文探索道路上实现自我教学风格超越的经典课例。课堂上师生“辩日”的片段让人至今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9.
王崧舟老师执教的<两小儿辩日>,成为其在诗意语文探索道路上实现自我教学风格超越的经典课例.课堂上师生"辩日"的片段让人至今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20.
正有幸聆听王文丽老师的《百合花开》,对我而言,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感受名家的课堂,第一次受到如此深的心灵震撼:原来一堂看似简单的小学语文课也可以蕴含如此多的内涵,可以如此多的体现出一个语文老师的涵养和素质,可以把人带到那么美好的境界,可以给予孩子有可能贯穿其一生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在细节处孕育诗意英国诗人布莱曼说:"一朵花里窥天堂,一粒沙里见世界。"《百合花开》是一篇优美的蕴涵哲理的散文,它本身就有着散文诗的灵动。走进王老师的课堂,也如徜徉于一首流动的诗的乐章,王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