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准确认识大学生就业形势,正确理解、准确分析当前的就业困境,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需要高校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形成就业状况对教育规模、结构、质量的反馈机制,从源头上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当前大学生就业已从"精英就业"转变为"大众化就业",由此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因而必须从人才培养模式上提出解决办法。本文结合目前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自己的认识,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就业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我国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实现了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化”的转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随之凸现,并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加剧,大学生就业困局更为严峻,从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和就业率逐年下降的逆向矛盾中就可窥见其貌。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才培养模式的偏失、高校毕业生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值、市场导向的弱化是造成这种矛盾的重要原因。因此,只有从就业观念的转变入手,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创业教育才是寻求破解大学毕业生就业迷局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大学生就业制度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文中通过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大学生就业制度这一问题的分析,旨在寻求一种适应新形势需要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及与之相适应的大学生就业制度,以期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体现在生源结构和就业空间的单一性矛盾、高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错位、就业期望值与岗位需求的差异等几方面。基于这些困境,从政府、社会、高校、大学生等多个方面提出解决对策,旨在为缓解当前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孙竞 《教育探索》2022,(9):40-45
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国家和社会的焦点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新就业形态成为年青人就业的新趋势,也为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提供了新思路。大学生新就业形态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呈现出新就业方式普及化、发展模式的多元化、职业趋向无边界化等特征。针对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综合素质与就业能力不足”“就业观念和职业期望发生转变”等问题,应从升级就业质量评价标准、改革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就业服务政策转型三个方面促进大学生新就业形态发展,解决大学生就业结构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现今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相关行业发展的需求矛盾依然严峻,面对当前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的局面,高校应积极探索新的培养模式.新型的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模式能有教解决高校、企业、地方经济建设、学生就业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和特点,指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职业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当前就业形势下,我国高校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和特点,指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职业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当前就业形势下,我国高校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0.
三螺旋“校企合作”模式对高校和企业合作具有极强的驱动力,然而在此种模式下的“校企合作”仍存在一些障碍。基于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视角,本研究认为高校需要以就业为导向,要明确办学方向,整合学校科研团队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宽合作渠道,并加强政府的主导地位,逐步形成以“校企合作”促进大学生就业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高校扩招背景下的结构性就业矛盾加剧了“90后”大学生的就业难现象,“毕业就失业”已成为“90后”大学生的一个普遍心理.受时代变迁影响,“90后”大学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和人格特征,有着独特的就业心态、就业观念和就业选择.应对“90后”大学生就业难,需要从调整产业结构、完善配套政策、变革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就业观念等多方面着力,离不开政府、市场、学校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2.
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实现人才充分就业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使得大学生就业率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焦点。高校人才有效供给的不足是造成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根本性原因。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显现出来的不仅仅是简单的专业供过于求的问题,而是更深层的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重新定位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前高校实现人才充分就业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大学生数量以及就业能力素质等因素制约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形成企业人才紧缺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实矛盾。因此,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着力推行高校教育改革,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机制革新促进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从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着手,探讨高校大学生就业新思路,以改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从而缓解社会就业矛盾,可通过强化专业素养与实践,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资本问题,鼓励大学生创业,加强就业平台建设,促进大学生素质建设,提高大学毕业生质量,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以“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大学生就业,在大学生当中进行“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是缓解当前就业压力的方法和举措,也是“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针对目前高校学生创业的现状及问题,探究“预就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学生创业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代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经济现状、社会认识、教育教学、就业指导及学生客体等是导致当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要化解高校大学生就业难,需要构建和谐社会环境,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大学生“竞争力”和“生存力”.  相似文献   

16.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极其严峻,本文结合一些调查,从就业形势入手,分析了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职业教育应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大学生职业教育处于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边缘地带。并与课程教学相脱离.大学生的职业技巧和职业素质都比较匮乏。面临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分析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和大学生职业发展需求的矛盾关系出发.提出将大学生的职业教育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  相似文献   

18.
立足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结合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了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并提出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从办学定位、专业设置、实践教育和就业指导等方面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而促进大学生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身价不如农民工”现象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学生农民工”群体逐渐引起社会关注.在一些地方,大学生起薪点低于农民工.“大学生身价不如农民工”现象折射出社会对不同劳动力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也折射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高等教育质量的问题,值得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反思.政府应当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缓解供需矛盾,引导用人单位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高校要面向市场,深化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指导与服务水平.用人单位要以人为本,待遇留人,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大学生存在的不足.大学生要科学规划,全面发展,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四位一体,形成合力,使大学毕业生人尽其方,人尽其用.  相似文献   

20.
目前高职高专计算机类就业的深层次原因是由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引发的,要创新大学生培养模式,交学历教育为能力教育.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推进和改进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模式,通过切合实际地调整人才培养模武,拓展就业市场,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加强就业指导等途径,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探索出了一条计算机类学生就业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