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茹娟 《海外英语》2014,(9):258-259,275
认知语言学家对隐喻的研究证实了隐喻对人类认知的广泛影响,以时间为目标域的隐喻更是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无处不在。根据始源概念域的不同,隐喻可分为方位性隐喻、结构性隐喻、本体性隐喻三类。对英语和汉语中的时间隐喻进行对比分析,可以从这三个角度出发,比较其始源概念域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英汉语言中时间的空间隐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更是一种认知手段.人类的整个概念系统都是建立在隐喻基础之上的.英汉两种语言在时间的隐喻化表达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两种语言在时间隐喻化表达上的共性来源于人类相似的认知能力,并共享一个"时间作为空间"的隐喻,而差异性则是来源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3.
隐喻和转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论文通过合成空间理论,分析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映射和整合,比较隐喻和转喻在突显性上的不同,从而阐释隐喻和转喻的不同认知方式,帮助提高对隐喻和转喻的认知运用。  相似文献   

4.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重要的人类认知方法。在过去三十年中,中国的认知研究比较广泛,涉及到很多领域。就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来讲,多数研究集中在隐喻研究方面。本文将从认知的角度分析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六十首中关于时间的隐喻,并尝试讨论其时间隐喻的构成和运用概念整合理论来解释其可行性。作者尝试用时间的空间隐喻和实体隐喻来分析莎士比亚表达其时间主题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孙金凤 《湘南学院学报》2012,33(6):69-72,81
就对时间的认知策略来说,汉语侧重客体参照,英语则侧重主体参照。以认知隐喻理论为背景,在大量搜集和整合跨语言时间隐喻表述的基础上,从共时角度对比汉英语言中时间隐喻的异同,指出了这种差异与民族之间不同的思维方式、文化传统等有关。  相似文献   

6.
时间概念都是通过其他概念来认识的。从不同的来源看,汉语中的时间隐喻有以下几类:时间是空间;时间是金钱;时间是实体;时间流逝是运动。汉民族认知和建构时间概念的途径和方式是多样的,大量存在于日常语言中的时间隐喻证明了隐喻在人类语言尤其是在日常语言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宁波方言中存在大量的时间词汇。概念隐喻理论分析中有三类认知机制可以解释时间词汇的理解过程,分别是用空间认知时间、用人体认知时间、用民俗认知时间。宁波方言中时间词汇的隐喻认知机制证明了Lakoff关于“隐喻是人的认知手段”的理论,同时也指出在英语和汉语中对时间词汇的理解存在异同。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80年代,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本研究结合认知学,对英汉语空间隐喻维度下"前"与"后"的隐喻拓展所投射到的时间域、状态域和社会地位等方面展开对比研究,发现英、汉两民族之间就空间隐喻所投射到的上述域之间存在诸多异同,特别是时间域所体现的不同认知模式。准确把握这些异同,特别是时间隐喻的差异能够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英、汉两族人民在空间隐喻下对"前"与"后"的时间隐喻拓展之差异,提高驾驭"前"和"后"的时间隐喻差异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指导翻译工作和开展外语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9.
从认知语义学角度解释英语介词behind的多义现象,指出其意义包括空间意义和隐喻意义。空间意义是该介词体现的最基本的意义,不同的空间意义通过隐喻映射方式扩展为各自的隐喻意义,其多义性形成过程实际是由一个认知域向其他认知域,即由空间认知域向状态、时间等认知域的投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英汉有关时间的隐喻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时间的概念是通过其他概念来认识的,通过汉英有关时间的隐喻表达,从认知的角度对比探讨了两种文化认知和建构时间的途径和方式。这些隐喻概念的运用说明了隐喻在人类语言中的普遍性和各民族认知的共性,同时,隐喻概念因深受民族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跨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陆燕 《凯里学院学报》2009,27(2):112-115
隐喻是将本体直接说成是喻体的一种比喻,创造和运用隐喻,不是单纯的语言修辞,而是人类认知的进一步发展,是人类意义表达体系的重新建构。隐喻的翻译,应该遵循文化适应性原则,将隐喻作为一个传递的文化符号,是从文化上对原文喻源进行重新诠释的意义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2.
隐喻的认知研究成为最近三十年的热门话题。从汉语春节过年的食物、数字、装饰以及生肖等其他文化特征项目看隐喻,文章赞同认知观对于隐喻的认定:即隐喻是两个认识域的投射,概念隐喻存在并具有文化共核,以及隐喻普遍存在并对认知和思维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古代,人们对菱的认知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生物特性、自然属性价值及文化价值的认知.生物特性认知包括对其植物形态、种类、种群分布及生境的认知.自然属性价值认知,主要指其食用和药用价值.在对菱的生物特性和自然属性价值认知的基础上,菱又逐渐进入到祭祀文化、建筑文化和采菱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14.
隐喻的主要表现形式还是语言,英汉两种语言作为不同文化的载体,反映了人们不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不同的文化模式。由于两种思维和文化模式的不同,在隐喻的生成和理解上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一些差异。隐喻是语言的普遍现象,它普遍地运用于语言中,而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中隐喻运用有所差异,即普遍性中存在着差异性,本文从此角度出发来探讨隐喻的运用,并且探讨其对英语教学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刘娜娜 《怀化学院学报》2009,28(10):111-113
隐喻的翻译是一个与文化息息相关的复杂活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全球化已成了必然的趋势,这也必然会给隐喻的翻译理论注入新的血液。就文化全球化这一宏观背景,探讨新的隐喻翻译环境下异化是隐喻翻译的首选策略。  相似文献   

16.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和认知机制,根植于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了文化的内容.透过隐喻的文化性质,人们可以看到不同国家文化的共性和特殊性.本文从隐喻与文化的关系入手,分析了当前文化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加强隐喻文化教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由于文化差异,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语篇中的隐喻理解通常出现困惑。针对这一问题,文章以图式理论为指导并根据隐喻特点及某些相关的运作机制,从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ta)、语言图式(1inguistic schemata)及文化图式(cultural schemata)三个角度来分析英语语篇中的隐喻理解程序特点,并指出了相应的英语隐喻理解策略。  相似文献   

18.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它吸收了各个民族的不同文化。汉英语中许多词汇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隐喻是汉英语中的普遍语言现象,汉英语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基础,因而在隐喻使用上也有较大差异。为通过翻译有效地传递隐喻中的文化信息,人们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意识到汉英语中隐喻的重合方面,还应注重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思维方式。本文就隐喻在汉英翻译中的运用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9.
隐喻是语言系统的精华,是人类认知、思维和行为的方式,它产生于建立在相似形基础之上由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过程。概念隐喻是隐喻的具体表现形式;文化意象是概念隐喻的知识来源和建构基础。概念隐喻是由人类经验和文化意象衍生而来,其形成依赖于丰富的想象和类比。本文以以上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文化意象形成概念隐喻的跨文化取向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时间是抽象的,而近期的认知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隐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强有力工具。这些隐喻概念的运用说明了隐喻在人类语言中的普遍性和各民族认知的共性;同时,隐喻概念因深受民族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